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894年,杭州发现“武松墓”,墓碑记载武松生平,小说历史差很多

1894年,杭州发现“武松墓”,墓碑记载武松生平,小说历史差很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水墨疏窗 访问量:2410 更新时间:2024/1/8 21:58:23

引言

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亦是明代市井小说的典范,书中所绘梁山好汉敢爱敢恨、行走江湖,其血肉之丰盈令人拍案叫绝。

“行者”武松便是其中最富侠义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中小学教材中武松景阳冈打虎一文,更是成为不少人的童年记忆。

醉伏猛虎,刀斩耶律,此等豪勇之辈,似乎是“只应书中有”。

然而1894年杭州西湖畔的一项惊天发现,却将历史的疑云再次翻至人们面前:行者武松,究竟是文人杜撰中的“假传奇”,还是纵横史实的“真英雄”?

一、亦真亦幻,传奇故事中的历史真实

《水浒传》并非传说而是史实的观点,在中国史界早已有之。

宋朝诗人李若水曾作诗提及梁山草寇,连《东都史略》、《宋史》这样的重要文献中都有过关于宋江等人的记载。

不过,正史中可并没有一百单八将的传奇内容,历史上的宋江一众,只有三十六人次而已。

因此,在近现代的史料研究中,大多数学者秉持着水浒传“真假参半”的观点。即宋江起义是历史上存在的真实事件,但天星降临、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均为杜撰内容。

然而,正是在这若隐若现的三十六人中,武松之讳,赫然在列。

南宋的《宋江三十六人赞》里,武松排名十四,赞辞是"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

元代的《大宋宣和遗事》提到九天玄女赠宋江天书的故事,天书上写了宋江和手下三十五人的名字,在这部作品中,武松排名三十。

这两部书均提到宋江起义有武松其人,但都没有关于他的具体事迹。关于武松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也就成为了《水浒传》给人们留下的一大疑窦。

学者们也从观点上分裂成两大派,有些人认为,武松是确有此人、确有其事的真实英雄,而有些人则说,武松此人,不过是施耐庵罗贯中寄托愿望的理想化人物。

其英雄事迹,也仅仅是一种抗击现实、反对封建的文学表述。

那么,对峙之下的真相又究竟如何呢?

今人看史,犹如雾里看花,镜中觅蝶,其形貌往往于不经意中显现。

文人墨客们数百年的争论,最终没有付诸文笔,更没有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终结,而是被一群无心之失的工人掘出了答案。

二、神秘墓葬,武松之死解疑云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杭州涌金门因雨季蚀坏翻修城墙,一群工人在偏离城墙古址的地方下铲挖掘,结果起出了一具埋藏已久的棺材。

棺材的上端,正对头部的地方印有四个镶金宋体大字,上书“武松之墓”。

棺身遍涂朱漆,全棺木板已经腐朽,但总体保存良好,金字上的金箔也未见磨损或是脱落的痕迹。

完好的保存状况使得工人们以为此处只是衣冠冢,或者后人埋藏的寄予思念的纪念产物,结果从木头朽坏的缝隙里观看,发现里面赫然陈列着一具身量高大的白骨。

工人们连忙将墓葬恢复原状,报至官府。经过确认后,该墓得到保护,并在民国时期由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三人出资迁至西冷桥畔,并树立武僧墓墓碑。

到了1964年,西冷桥畔的武松墓遭遇毁坏后重修,工人们对其重新迁坟,修葺,在开掘坟墓时,专家们确认,武松墓中确有一具男性遗骨。

武松墓中虽然没有任何昂贵的陪葬,却伴有内置一卷经书及一枚印章。随之出土的,还有记载其生平的碑刻。

考古专家们将碑文与当地的地方志进行比对,并仔细研究印章和经书的来源,确定墓中正是真实存在于北宋杭州府一带的“义士武松”。

根据碑文内容,以及《杭州府志》、《临安县志》等地方史籍的记载,这位历史上的武松出生微寒,本是江湖孤儿。

成年之后四处漂泊,因身材高大、擅使力气,便经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虽武力过人,却从未行使偷盗抢劫等恶事。

后来杭州府知府高权路过涌金门内,见武松力大无穷,又正直侠义,遂心生欣赏之意,将其纳入衙门成为都头。

在公职时,武松尽职尽责,爱民如子,很快便立下功劳,被升为提辖。可惜好景不长,高权遭遇奸人陷害,远调他方;新任知府蔡鋆是大奸臣蔡京之子,腐败纨绔,上位后横征暴敛,鱼肉乡民,还时常霸占附近的良家女子。

时任杭州府提辖的武松出于义愤,身怀利刃潜伏在车队当中,趁蔡鋆出行,当众打死贪官,却因此义愤之举被官府缉拿处死,抛尸于附近的山岗。

在武松死后,人们感念其恩,听说山上有豺狼虎豹,啃噬尸首,便偷偷趁着夜色携酒肉上山,祭奠武松,饲喂虎狼,防止尸身受损。

后来天下太平之时,更是自发上山寻找武松尸骨,将其收敛,为其修建墓葬。

由于武松曾是流浪江湖之人,百姓不知其故乡家小何在,而武松少时曾在涌金门一带卖艺,因此便将西湖畔涌金门旁作为英雄埋骨之地。

武松墓的发掘对于确认武松的历史原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比宋朝史书、元杂剧以及明清时的民间传奇,《水浒传》于其他作品最大的区别,便是对于武松归处的描述。

《水浒传》九十九回中,鲁智深圆寂后,武松亦看破红尘,加之其被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自称已成废人,不愿继续跟随宋江等人进入庙堂,遂留在杭州六和寺中出家,圆寂后被葬在西湖湖畔。

而武松墓中,又恰好出土了代表其提辖身份的印章,与一卷疑似超度的经文。

此二者,恰与文中武松曾担任地方武官、且晚年西湖圆寂的情节对应。

对于武松结局的详细描述,在且仅在《水浒传》中出现,可见此墓中人,极为可能正是《水浒传》中打虎英雄武松的历史原型。

三、以史观书:英雄豪情中的同与不同

《水浒传》一书中,武松行侠仗义的传奇经历,虽有许多是来自于历史原型的事迹参照,但小说和历史也有大相径庭之处。

血溅鸳鸯楼、醉打蒋门神,景阳冈打虎等水浒故事的本质,都是武松代表当地民众反抗贪官、以其高义自我牺牲,换得一方和平。

如“景阳冈打虎”,便是影射蔡鋆害民之深,怖如猛虎。

作者以猛虎败类喻贪官,先使武松在景阳冈除去猛虎,表现其勇武;再使武松报杀奸夫淫妇,以昭鄙夷。

后来蒋门神之死,更是作者对封建官僚势力最直接的质问与反抗。

《水浒传》中,在武松血溅鸳鸯楼后,曾到当地官府投案自首,当地地方官员感念其忠勇,将他下放了,不予追究。

在现实中,这位给予武松善终的父母官也有原型,其原型正是曾赏识作为孤儿的武松、提携他成为当地都头的杭州府前知府高权。

故事中的武松若天星下凡,勇武难当,以其传奇色彩令人拍案叫绝;而现实中的武松虽无武力气运的加持,其爱民如子的拳拳之心,则更加令人感动。

结语:

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曾为武松墓题词,称其“失意且伍豪客,得时亦一英公”,以赞武松英雄本色。无论美好想象抑或真实存在,行者武松的事迹都寄予了人们的敬佩向往之情,也以其侠义精神激励鼓舞着一代代后人。

更多文章

  • 宋江得知武松断臂后,对吴用说了句话,武松懂了,留下照顾林冲

    历史解密编辑:说个大事儿标签:吴用,柴进,宋江,武松,林冲,宋朝,鲁智深,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提起水浒,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梁山好汉锄强扶弱,疾恶如仇的形象。可惜梁山最终接受朝廷招安,大多数人的结局都是十分悲惨的。令人记忆深刻的梁山好汉武松也不例外,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武松失去了左臂。待到梁山凯旋之时,武松没有接受朝廷的封赏,而是毅然决然选择留下照顾病重的林冲。武松下此决心的原因在于宋江曾经

  • 武松是个狠人,有个梁山好汉却不待见武松,完全不把武松放在眼里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柴进,武松,宋江,林冲,卢俊义,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水浒传》是一部经典、厚重的古典名著。虽然梁山一百零八好汉已成为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固定称谓。可这里面,真能称得上“好汉”的人却不多,大部分都是魔头或者大恶人。武松虽然有很多杀气过重的时候,但他在梁山,算得上好人,起码比王英、周通好多了。武松一生快意恩仇,不讲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一般是有

  • 西门庆为何会被武松反杀,百年后谎言揭露,事实永远是残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答小霜趣闻标签:武松,西门庆,潘金莲,武大郎,金梅瓶,金瓶梅,中国古文献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一直都受到人们的追捧。书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书中英雄,108名好汉无一不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水浒传》里面的打斗场面,更是让人觉得非常过瘾,每一回合都让观众拍手叫好。第二十七回,武松大战西门庆,并将其斩于自己的刀下,这一幕更是让观众觉得大快人心。但小说是人们写出来的,一

  • 宋江得知武松断臂后,跟吴用说了句话,武松懂了,留下照顾林冲!

    历史解密编辑:孤风婉史标签:吴用,宋江,武松,林冲,宋朝,潘金莲,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不仅以极高的文学价值彪炳史册,更因为其传奇跌宕又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故事情节而饱受历代人民喜爱。其中最有名的几位英雄好汉的事迹和个性早已是家喻户晓,例如有勇有谋的宋江、神机妙算的吴用和正直无畏的武松,都广受民众喜欢,多次出现在戏曲和影视等作品中,被不停地赞扬和传颂。而

  • 武松的克星是谁?水浒里谁能打过武松?

    历史解密编辑:去闻历史标签:武松,林冲,水浒,鲁智深,卢俊义,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武松是我们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是水浒中的好汉,武功高强,善于秒杀对手。武松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等故事我们可谓是熟悉不过了。有关武松故事也是以打斗为主,我们了解到的武松也是一个战斗力极为出色的好汉,在水浒中很多人都不是其对手。但是水浒中还是有不少人可与武松一较高下的。下面我们来看一

  • 按武功高低排序,谁可以做梁山马军五虎将?鲁智深武松能否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镜头下的文化标签:秦明,董平,马军,武松,鲁智深,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梁山马军五虎将的选配,既不是按座次,也不是按武功,甚至可以说就是宋江模仿蜀汉五虎上将搞出来的面子工程:关胜是关羽后裔,林冲跟张飞一样都用丈八蛇矛,秦明马超全家都被杀光,董平有赵云的英俊潇洒却无战云人品,至于双鞭呼延灼,年龄不详,是不是一员老将,书中没有交代——在电视剧里,呼延灼是有一把花白胡子的。五

  • 宋江得知武松断臂,对吴用说了句话,武松懂了,留下照顾林冲

    历史解密编辑:史不位为标签:吴用,方腊,宋江,武松,林冲,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四大名著可以说是我国文学历史上的瑰宝,只不过其中三本读起来都有一定的约束性,《西游记》中虽然降妖除魔,但孙悟空在唐僧面前没少受委屈,《三国演义》中蜀汉的灭亡可能是多人心中的意难平,而《红楼梦》四大家族的灭亡更是显得压抑。水浒传所以在相比之下,只有《水浒传》之中落草为寇的一百单八位好汉活得最自由快活,

  • 《水浒传》中的武松为什么不娶妻

    历史解密编辑:季依晨动物谈标签:武松,潘金莲,武大郎,西门庆,蒋门神,孙二娘,古装片,小说改编片,中国古文献,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武松是施耐庵《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作者最喜欢的一个人物,仅仅是关于武松的故事,就占了十回之多,武松相貌英伟,身长八尺,仪表堂堂,浑身上下有百斤力气,他武力非凡,曾经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是一个极具阳刚之力的男人。而就这个男人,却一辈子没有娶妻,最终在梁山招安,征方腊之后隐居六和寺,活了

  • 武松不怕一百杀威棒,为何被竹片打得求饶?原著:武松真大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武松,施恩,竹片,蒋门神,水浒传,大丈夫,张都监,中国古文献

    武松,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标准的硬汉,他没有被景阳冈店小二“三碗不过岗”的说法吓倒,整整喝了十八碗酒,并借着酒劲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尤其是在孟州牢城营中,许多囚犯都说一百杀威棒非常厉害,凡是新到配军都会挨一百杀威棒。但是有一种情况可以避免被打一百杀威棒,那就是给差拨和管营送礼,假称途中生病,将一百杀威棒暂

  • 栾廷玉复仇之战:他能打败关胜等十员梁山大将,为何打不赢武松?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关胜,索超,李逵,武松,宋江,栾廷玉,梁山好汉,超常现象题材电影,变形金刚:复仇之战

    看水浒传,我们总是有一点遗憾:梁山一百单八将之外的英雄好汉,曾头市史文恭的武功大家都知道,但是祝家庄教师爷栾廷玉的武功,却一直是一个谜,就连他的结局,也只有宋江的叹息之言一带而过。但是在古本水浒传中,栾廷玉却是大出风头,并且对梁山展开了复仇之战。栾廷玉在复仇之战中连败关胜等十员大将,但却奈何武松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