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第三次北伐中原,大将陈式不听军令,在魏延的煽风点火下擅自出兵,损兵折将而回。孔明打败曹真后,斩陈式,以严军令。孔明听闻曹真兵败病重,书信一封令投蜀军卒给曹真,曹真看后气死。魏主大怒,令司马懿出战。两军对阵,互斗阵法,司马懿摆混元一气阵,被迫孔明识破。孔明摆八卦阵,司马懿令四将攻打此阵,魏军众将士入阵被俘。孔明令军士将俘兵脱去衣服,以墨涂面,放回魏营。司马懿大怒,指挥三军,冲向蜀军,被姜维、魏延从左右夹击,魏军大败,坚守渭河南岸,不敢出战。
曹真为何病逝?
- 曹真常打败仗,对魏帝心中有愧。曹真身为曹睿托孤重臣,素受魏帝信任与重用。曹真军事才能不强,军事谋略一般,执掌军中大权。魏帝对外姓领军大将,军权过高素有惮忌,曹真身为魏帝亲族,执掌军权,魏帝心中放心。但是曹真与蜀军数次大仗,屡战屡败,他深知自己军事才能有限,对司马懿的军事才能极为赞赏,为魏国,数次帮司马懿摆脱政治困境危机。屡次打败仗的曹真对魏帝心中有愧。
- 曹真心理素质差,经不起挫折。曹真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差,曹真与司马懿打赌,赌魏军退军时,孔明会不会兵两路从斜谷、箕谷出祁山伐魏,如果司马懿赌输,他面涂红粉,身穿红衣,来营中伏罪。曹真输了,将天子所赐玉带一条,御马一匹给司马懿。孔明确实如司马懿所料,兵分两路出祁山,并用军事谋略,打败曹真大军,曹真甚是惶恐,气成疾病,卧床不起。孔明知道他病因,写一封书,将他骂死了。
- 曹真恨自己太无能。曹真与蜀军屡次大战,屡次中孔明诡计,经常损兵折将。曹真恨自己太没用,太无能。
司马懿与孔明斗阵法,为何输?
- 孔明军阵才识比司马懿强。孔明与司马懿相互斗军阵,孔明一眼看出司马懿所摆的军阵是混元一气阵。司马懿看出孔明摆的军阵是八封阵,让将军攻打,全部成俘虏。孔明所摆军阵不是八封阵,司马懿不识孔明摆的阵法。
- 孔明先谋后行,先设埋伏。孔明与司马懿两军对峙之前,令姜维、魏延各领一军埋伏左右。当孔明问司马懿,你想斗兵、斗将、斗阵?司马懿想先斗阵,孔明就想擒魏军,惹司马懿生气,失理智狂攻蜀军。
- 孔明羞辱魏军俘兵,逼司马懿发怒进攻。司马懿派遣的魏军破不了孔明的军阵,全部被俘,孔明脱了俘兵衣服,以墨涂面,放回魏营。司马懿发怒,令魏大军狂攻蜀军,中孔明埋伏计,被姜维、魏延左右夹攻,魏兵十伤六七。
孔明收得胜之兵,回到祁山。运粮官苟安,好酒,怠慢军情,迟交粮草十日,孔明欲斩,被长史杨仪劝阻。苟安被杖打八十,前来魏营投降,司马懿令他回成都散布谣言,言孔明有对皇帝有抱怨,早晚欲称帝。苟安回成都,见了宦官,说孔明倚大功,早晚必篡国。宦官奏蜀主,蜀主大惊,问宦官怎么办,宦官建议蜀主诏孔明回成都,削其兵权,免生叛逆。孔明被诏回成都,被迫退军。孔明以日增军灶,使司马懿疑心有诈,不敢追袭蜀军,安全退军。孔明查明真相,将妄奏宦官诛杀,余皆废出宫外,深责蒋琬、费祎等不能察奸邪,规谏天子。
蜀主为何不信任孔明,听信谗言,诏令孔明班师?
- 孔明功高震主。刘备争霸天下,没有根据地,没有出色的军事谋士,前期被人打得到处跑。刘备被曹操打败,投靠刘表,那时只有几千战士追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在诸葛亮的辅佐下,联合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八十万大军。刘备得荆襄九郡,在庞统、诸葛亮的谋划下,刘备得川蜀。蜀国的建立,孔明立下巨大功勋。
- 孔明执掌军中大权。自从孔明效力刘备以来,一直任军师,蜀汉军权一直由孔明执掌。
- 孔明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孔明执掌蜀国军政大权,任丞相以来,不知提拔多少官吏将领。孔明权倾蜀汉朝野。
- 孔明权威过盛。孔明权威过盛,刘禅反而像个傀儡,孔明为报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尊刘禅为帝,但朝中军政大权还是在孔明手中。孔明更像汉朝时期的霍光,对少儿皇帝严加管教。
孔明整顿宫廷后,拜辞蜀主,来到汉中,严令李严应付粮草。二十万大军分二班,以十万大军为单位,轮流守汉中,准备四次北伐中原。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喜欢三国的朋友,请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