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被刺配,林冲、卢俊义被开水烫脚,武松、宋江为何好酒好肉?

同样被刺配,林冲、卢俊义被开水烫脚,武松、宋江为何好酒好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唐古看今1 访问量:1023 更新时间:2024/1/18 12:45:52

在水浒传中,共有七位梁山好汉因犯事被刺配过,他们分别是:林冲、杨志武松、宋江、裴宣、朱仝、卢俊义。

而在这其中,又有四位好汉的刺配过程被作者着重描写,也就是:林冲被刺配沧州、武松被刺配孟州、宋江被刺配江州以及卢俊义被刺配沙门岛。

接下来就来看看这四位在刺配过程中,都经历了什么?

林冲刺配沧州;

林冲因带刀误入军机要地白虎节堂,而被判刺配沧州,负责押解他的两位公差是大名府的差役董超、薛霸。

由于这两位差役在出发前,就已经被高太尉的心腹陆虞侯收买,所以一路之上,两人一直都在刁难林冲。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做得最狠行为就是用开水烫林冲双脚,对此水浒原文写道:

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呀!”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

要知道,前往沧州的这一路都是要靠双脚一步一步走过去的,将林冲双脚烫肿,不仅起到了折磨林冲的目的,同时还降低了林冲的行动能力,从而为除掉林冲做准备。

不过在野猪林准备动手时,却因为有鲁智深的及时出现,所以才让林冲躲过这一劫;

武松刺配孟州;

武松为替亡兄武大郎报仇,从而手刃了罪魁祸首潘金莲和西门庆,当然,武松也因此而被判刺配孟州。

在前往孟州的这一过程中,两位押差不仅一路好吃好喝地伺候武松,甚至说,到十字坡张家店时,还主动帮武松去掉枷锁,以便让其能够不受拘束地喝酒吃肉。

直到快进孟州城时,两位押差才又给武松戴上枷锁;

宋江刺配江州;

宋江因误杀阎婆惜而被判刺配江州,在这一路之上,宋江不仅没戴枷锁,还受到了两位押差的精心伺候。

当然,宋江也没亏待两位押差,一路之上,也都是他出钱好酒好肉地招待押差。直到快进江州城时,宋江才又戴上了枷锁;

卢俊义刺配沙门岛;

卢俊义因被人告发题反诗而被刺配沙门岛,在这一路之上,卢俊义跟林冲的遭遇类似,押解他的差役同样也是董超和薛霸,并且也出现了烫卢俊义双脚的情节。

当然,最终除掉董超、薛霸救下卢俊义的是浪子燕青

由此可见,这四人虽然同样都是被刺配,但林冲和卢俊义在被刺配的过程中却是饱受折磨,甚至说还被押差用开水烫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武松和宋江在被刺配的过程中,两人等同于就是在游山玩水,且一路之上都是大吃大喝。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被刺配,林冲、卢俊义被开水烫脚,武松、宋江为何却有好酒好肉呢?

先来说说林冲和卢俊义;

林冲得罪的是高俅,他在大宋是个能只手遮天的人物,而林冲虽为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但说白了只不过就是个武术教练,在高俅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高俅想要林冲的命,其实只要吩咐一下董超,薛霸就行,况且还给了两人钱财,两人自然要尽心尽力办事,因此半路折磨林冲也就在所难免了;

卢俊义是大名府的员外爷家大业大,但因为受到妻子贾氏和管家李固的背叛,从而遭受牢狱之灾。

当然,因为李固想霸占卢俊义的家产,所以便买通董超、薛霸,想要卢俊义的性命。

对于这种草菅人命的事,董超,薛霸平时应该也没少干,因此才会先烫卢俊义双脚进行折磨,然后在其行动不便时将其杀害;

再来说说武松和宋江;

武松打虎为民除害,在当地被奉为英雄,后来他又成为衙门里的都头,因此在衙门也有一定的人际关系。

还有,武松替兄报仇杀嫂斗庆,也是令人佩服的举动,因此出于对武松的敬重,两位押差才会一路好酒好肉伺候武松。

宋江在犯案前是郓城县的押司,也就是衙门里的文员,从之前郓城县两位都头雷横、朱仝争相开脱他,再到受审时县令处处维护他,就可以看出,宋江在县衙的人缘极好。

此时他落难被刺配,作为之前的同事,两位押差自然会精心伺候他,况且一路之上,宋江也毫不吝啬,拿钱铺路好酒好肉款待两位押差;

因此来说,林冲和卢俊义之所以会被开水烫脚,是因为有人要他们性命,再加上押解他们的同样都是董超和薛霸,所以他们俩才会有被开水烫脚的相同遭遇。

而武松和宋江则都是凭着自己此前在衙门的人际关系,从而做到了一路喝酒吃肉。

更多文章

  • 《水浒传》卢俊义这样的人物竟被自己管家戴帽子

    历史解密编辑:电影音乐经典分享标签:李固,吴用,宋江,卢俊义,卢员外,金圣叹,历史片,古装片,梁山好汉,小说改编片,水浒传(2011年电视剧)

    李固这样的秘书有一套,上梁山之前的卢俊义,号称“三绝”,河北驰名,名声远播。然而,卢俊义并未担任官方职务,只是一名富商豪绅,一位知名人士。民间也称其为卢员外。卢员外作为北京豪富, 家大业大,每天的收入开支,来往账目,迎来送往,各方应酬,不可能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这就需要秘书。李固既是卢员外府上“为头

  • 宋江多次让位,为何卢俊义董平都不敢接招?

    历史解密编辑:小伟搞笑社标签:宋江,董平,晁盖,吴用,宋朝,卢俊义

    宋江有个特点,也是绝招,就是在招募关键人才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一招,就是让位。大体套路是,两人谈到关键时候,见对方还有点不放心,然后声音突然降低,神情疑重地说,只要你上山,我的位置你来干,怎样?对于这一招,宋江是充满信心,他相信会绝对奏效,所以多试不爽。老实说,作为梁山的领导,要带领这么一群乌合之众,

  • 李逵大闹忠义堂,宋江颜面扫地,鲁智深卢俊义吴用为何袖手旁观?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逵,吴用,宋江,宋朝,鲁智深,卢俊义,梁山好汉

    作为梁山头等恶人,李逵之罪擢发难数罄竹难书,但是这黑厮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做过,比如他误认为宋江和柴进抢了刘太公的女儿,不但砍倒了梁山标志性的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还差点把宋江剁为两断。李逵暴怒揭老底,只说了宋江和阎婆惜、李师师关系令人不齿,却没提一丈青扈三娘,那是因为在三打祝家庄后,

  • 梁山108将武艺排行前十位,武松位列前三,卢俊义走下第一宝座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卢俊义,武艺,鲁智深,关胜,花荣

    10、青面兽杨志杨志是忠烈杨家将的后代,他早年考上武举,官至殿司制使官。可后来时运不济,押送生辰纲时被晁盖、吴用等人给抢了,他不敢回京赴命,只好浪迹江湖。林冲下山纳投名状时,正好碰见了路过这里的杨志。在梁山脚下,杨志和林冲打了四十回合都没分出胜负,最后被赶来的王伦劝开。步战四十回合平林冲,足见杨志武

  • 从五场恶战中找答案:卢俊义鲁智深并非无敌,梁山第一高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关胜,凌振,恶战,卢俊义,鲁智深,公孙胜,梁山好汉

    马上林冲步下武松,林冲骑着武松,能打孙悟空。这当然是个笑话,熟读水浒原著,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我们就会发现梁山第一高手,既不可能是林冲,也不可能是武松,连卢俊义、关胜、鲁智深也可以休矣:真正有资格竞争梁山第一高手桂冠的,也就是一位天罡和一位地煞而已,其他好汉似乎只能争夺探花之位了。武松豪气干云,鲁智深

  • 吴用自尽前才突然明白,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不是卢俊义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吴用,卢俊义,宋江,高俅,梁山好汉,晁盖

    在我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可谓是一个十分神奇的存在了,里面的头领都是江湖上一无所有的豪杰好汉,但他们居然能够白手起家,缔造出一个连朝廷都要头痛的造反势力,简直是不可思议。能够打下这么一大片家业,梁山上的108号头领也自然都是桀骜不驯的当世豪杰,所以梁山根据谁是老大这个问题进行了很

  •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后 林冲才明白, 晁盖之死 就是宋江吴用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十月观察标签:吴用,刘唐,林冲,晁盖,宋江,卢俊义,史文恭,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在中国,有关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那基本上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小说《水浒传》流传到现在的几百年间,他们的故事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改编加工,以评书、快板、河北梆子、京剧、相声、电视剧、电影等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由此也出现了许多的评论家,从自己的观点出发,对这部书进行品头论足。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清朝时

  • 如果梁山发生二次火并最后干掉宋江的绝不会是鲁智深林冲卢俊义

    历史解密编辑:深夜情感之驿站标签:鲁智深,卢俊义,吴用,李逵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不招安,那么等到梁山好汉发现宋江伪君子的真面目之后,就会发生第二次火并,并猜测鲁智深会因为道德高尚人脉广泛而当上梁山老大;有人猜测玉麒麟卢俊义应该按照晁盖遗言继位;也有人认为林冲坐头把交椅才是顺理成章的,因为那个位置本来就是他让给晁盖的。但是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点:托塔天王晁盖之所以能

  • 没有卢俊义的话,梁山有人能对付得了史文恭吗?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卢俊义,史文恭,关胜,秦明,吴用

    在老版的《水浒传》中,晁盖死之前,留下遗言,要让人为他报仇,还说谁若能捉住射死他的人,就让他做寨主。后来,宋江、吴用想到了卢俊义,并赚卢俊义上了梁山。等卢俊义上了梁山之后,他果然活捉了史文恭,替晁盖报了仇。在新版的《水浒传》中,宋江也是为了给晁盖报仇,因此招卢俊义上山,最后卢俊义也确实干掉了史文恭。

  • 战胜方腊后,宋江卢俊义只被封为大夫,为何张顺却被封为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古文人物坛标签:宋江,方腊,宋朝,卢俊义,梁山好汉,张顺(水浒传)

    征方腊这一战役,算是《水浒传》梁山好汉打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了,牺牲了快一半的梁山好汉,很多好汉竟然都不是方腊的对手。就是在这样的一场战役里,宋江和卢俊义只能被封为大夫,但是战死的张顺却被封为将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梁山好汉这次征方腊,和以往对抗官府的战役很不一样,这是好汉们在接受诏安之后,打的一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