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孟頫写的墓志铭,用笔一丝不苟!

赵孟頫写的墓志铭,用笔一丝不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中国书法网 访问量:2099 更新时间:2024/1/19 13:52:03

赵孟頫总管墓志铭》

纸本 长卷 墨书 32.7x259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张总管墓志铭》是赵孟頫中、晚年期间书风改变过程中的佳作。其用笔一丝不苟,体势方阔开张,点画锋棱俱见,一变以往秀润隽永、柔清婉的特点,而追求刚劲端严、骨力洞达的艺术效果。这既是其审美标准从姿媚圆活转刚健挺拔的调整,更是刻意经营笔酣墨畅、健骨丰筋风格的书法实践。

书法名家应他人之请抄录墓志,无需书写具体的安葬日期。卷末赵孟頫在原本应该空缺的日期前误书“至大元”,反而明示此墓志写于至大元年(1308)。

全卷整图

—版权声明—

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原创内容 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编辑丨陈丽玲

主编 | 廖伟夫

标签: 赵孟頫书法长卷墓志

更多文章

  • 赵孟頫这幅小楷墓志,真是精到

    历史解密编辑:坦腹斋标签:荣禄,公讳,赵孟頫,大学士,小楷墓志

    赵孟頫 《卫淑媛墓志》释文:宜人姓衛氏。諱淑媛。世居崑山石浦。曾祖諱洽。宋進士及第。脩職郎。故參政魯國文節公諱涇之母弟也。祖諱楠。父諱然。俱隱德弗仕。母吳氏。宜人生大元至元十五年戊寅三月初七日。年十七。歸吳興趙氏。為承務郎松江府判官府君諱由晨之妻。從仕郎太平路繁昌縣尹諱孟頖之冢婦。集賢大學士榮祿大夫

  • 赵孟頫行书《致林道人尺牍》,洒脱妍美!

    历史解密编辑:双新颖爱娱乐标签:行书,东京,赵孟頫,博物馆,书法作品,致林道人尺牍

    赵孟頫行书《致林道人尺牍》25.1×34.7厘米东京国立博物馆藏赵孟頫《致林道人尺牍》高清大图

  • 赵孟頫此行楷,学书法极佳范本!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潘岳,赵孟頫,闲居赋,元好问,书法作品

    赵孟頫《闲居赋》是初学者不错的选择。闲居赋法度严谨,相对于那些不可捉摸、更加自由的手札,它具有更清晰明了的书写规范,更适合初学;而相对一些偏正式的书写内容,它又多了几分随性,写来变化丰富,美妙多姿。赵孟頫《闲居赋》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闲居赋》纵38厘米,横248.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

  • 大唐第一行书,对赵孟頫影响极大!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文赋,草书,行书,大唐,赵孟頫,陆柬之,书法作品

    她,被誉为大唐第一行书。 “该作品墨法、章法和气韵,一承二王,全篇十分生动,字体‘雨夹雪’,以正、行为主,间参草字三体并用,但上下照应,左右顾盼,配合默契,浑然天成。” 笔致圆润而少露锋芒,表现出平和简静的意境。笔法飘纵,无滞无碍,超逸神俊,深得晋人韵味,从中透露出深厚的《兰亭》根底。这幅惊世作品

  • 赵孟頫临《兰亭序》十种,您最爱哪款?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米芾,赵孟頫,兰亭序,兰亭帖,书法作品

    赵孟頫的兰亭临本,可谓遥接书圣传脉,全贴一笔不苟,颇有天然之趣,虽从规矩中来,却无一毫窘束之意,使人想见神仙蜕骨的风度。米芾有诗咏兰亭曰:“之字最高无一似”,试看赵氏临本中的“之”字,或舒展、或紧密、或出峰、或藏锋、或秀朗、或古拙,变化多而又浑然一体。《兰亭帖》中的一些细节,再赵的笔下屡有令人击节的

  • 赵孟頫楷书结字法,让你把字写活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楷书,行楷,赵体,书法

    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是在象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各种偏旁部首点画搭配、排列、组成,字形繁复数量庞大,但既然是排列组合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在汉字发展为书法艺术时,就有了书写的艺术性。因此,书法的书写就有讲究,不仅仅是简单的组合排列,否则就成了印刷体。尤其是楷书、行书或行楷,作为相对规整的楷书和行楷,

  • 这要是赵孟頫真迹,那刻匠时真够差劲的。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赵孟頫,书法,真迹

    小编看到此幅落款为赵孟頫的刻本,却看不出赵孟頫的影子。至于真伪,小编不敢妄测,只是希望大家在学赵孟頫时尽量选用公认的真迹作为范本!以下来源与网络:书法风格与赵差异明显又硬伤二处,时间、地点用法错误周密(公谨),是赵的好友,1232年生,长赵23岁,未仕元,居杭州,卒于大德二年,时赵45岁此书署至大四

  • 赵孟頫秋兴赋卷并序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赵孟頫,秋兴赋卷,临川

    听说转发文章会给你带来好运赵孟頫《秋兴赋卷》行书,纸本,纵25.7厘米,横284.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此卷未书年款,但用笔结体之工稳熟稔,通篇气息之蕴藉密丽,应为其中年之作。【1】《秋兴赋 并序》潘安仁晋十有四年,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以太尉掾兼虎贲中郎将,寓直于散骑之省。高阁连云,阳【2】景

  • 赵孟頫67岁行草书《种松帖》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书法标签:赵孟頫,种松帖,书法,行草书,钟繇,草书

    赵孟頫《种松帖》行草,吉林省博物馆藏。《种松帖》上有明代项子京收藏印记多方,尚有阮氏威伯等鉴藏印记。帖后附有另纸,为近代人阮鸿仪所跋。跋云:“不衡穴为管夫人墓地,夫人卒于仁宗延祐六年,子昂年六十六。此札言及东衡穴当是管夫人卒后所书。延祐七年庚申岁闰,公年六十七岁,公以六十九仙去,当属庚申书,垂老之笔

  • 赵孟頫行书《韦苏州诗帖》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行书,草书,赵孟頫,书法作品,韦苏州诗帖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通经济之学,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的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