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王羲之轶事帖(行书)
作者:赵孟頫
朝代:元
收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尺寸:帖芯24.4×117cm
全卷含题跋26.5×851.2cm
材质:纸本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又名《右军四事帖》、《王羲之书事卷》等,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氏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 原为美国顾洛阜旧藏,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羲之四事帖》书风,以《阁帖》中王羲之书和《兰亭序》为主,兼以《十七帖》笔意,布局精严。 赵孟頫学王羲之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赵孟頫的唯美主义书法整整影响了元、明、清三代,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曾云: “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
释文
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尝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旦见一老姥,把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比欲货耶,一枚几钱?”答云:“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五字。姥大怅惋云:“老妇(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举家朝餐,俱仰于此,云何书坏。”王答曰:“无所损,但道是王右军书字,请一百。”既入市,人竞市之。后数日,复以数扇来诣,请更书,王笑而不答。
羲之曾自书表与穆帝,专精任意。帝乃令索纸色类,长短阔狭,与王表相似。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乃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后更相看,乃叹曰:“小人乱真乃尔。”羲之性好鹅,山阳昙镶村有一道士养好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之。道士言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若能自书老子(老子原作屈,据明抄本改)《道德》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