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 赵孟頫 | 高清《右军四事帖》荐赏

元 赵孟頫 | 高清《右军四事帖》荐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闻是文化 访问量:4377 更新时间:2024/1/29 6:58:03

作品:王羲之轶事帖(行书)

作者:赵孟頫

朝代:元

收藏: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尺寸:帖芯24.4×117cm

全卷含题跋26.5×851.2cm

材质:纸本

赵孟頫《王羲之轶事帖》,又名《右军四事帖》、《王羲之书事卷》等,书于元代大德年间,是赵氏传世作品中的精品佳作。 原为美国顾洛阜旧藏,现藏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羲之四事帖》书风,以《阁帖》中王羲之书和《兰亭序》为主,兼以《十七帖》笔意,布局精严。 赵孟頫学王羲之书,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赵孟頫的唯美主义书法整整影响了元、明、清三代,明人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曾云: “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

释文

羲之书在始未有奇殊,不胜庾翼、郗愔,迨其末年,乃造其极。尝以章草答庾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罢会稽,住蕺山下。旦见一老姥,把十许六角竹扇出市。王聊问:“比欲货耶,一枚几钱?”答云:“二十许。”右军取笔书扇,扇五字。姥大怅惋云:“老妇(妇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举家朝餐,俱仰于此,云何书坏。”王答曰:“无所损,但道是王右军书字,请一百。”既入市,人竞市之。后数日,复以数扇来诣,请更书,王笑而不答。

羲之曾自书表与穆帝,专精任意。帝乃令索纸色类,长短阔狭,与王表相似。使张翼写效,一毫不异,乃题后答之。羲之初不觉,后更相看,乃叹曰:“小人乱真乃尔。”羲之性好鹅,山阳昙镶村有一道士养好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看之。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之。道士言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若能自书老子(老子原作屈,据明抄本改)《道德》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停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

更多文章

  • 赵孟頫酒后佳作,笔法秘密一览无余!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王世贞,董其昌,王羲之,陈继儒

    提起赵孟頫,我们都知道赵孟頫下笔神韵直逼王羲之,二王笔法在赵孟頫笔下简直熟透了!熟只是一方面,赵孟頫对于二王笔法的汲取才是关键所在。我们很需要一件生动细腻的高清作品,去观摩赵孟頫笔法的细节。首推《太湖石赞》,作为赵孟頫酒后佳作,兴之所至,笔下全是自家功夫。尤其此帖墨色微淡,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赵氏笔法

  • 赵孟頫74字小行书,妥妥的美极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行书,设色,传世,通篇

    《万松金阙图》,绢本青绿设色画,南宋画家赵伯骕创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的出现,成为宋代山水画的表现对象,从北方雄浑的山川转移到江南的青山绿水的重要标志。赵伯骕《万松金阙图》南宋赵伯骕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元代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对于高祖父的传世之作,赵孟頫见到后,自然颇为欣喜,也十分

  • 赵孟頫:只要看一眼,你就会深深爱上它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千字文,书家

    据说,智永和尚写过《真草千字文》八百本,赵孟頫不像老和尚那么悠闲,但也写过百来本。千字文是古代认字范本,也很考验书家的功力,因为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只给书家一次机会。因此自从千字文诞生以来,书家们都想拿千字文挑战自己,就像登山家如果不冲击一下珠峰,就不好意思说自己登山一样。严格说起来,赵孟頫这篇《真草千

  • 赵孟頫的书法是如何炼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赵孟頫,书法,王羲之,小楷,行书

    在湖州那所深宅大院里,赵孟頫从5岁就开始了对书艺的练习。每日习《千字文》,每天要写足500字,达一万字,十数年几乎从不停歇。但这样的训练只是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而已,书艺自成一家,还要等到他遇见“二王”的法帖以后。赵孟頫行书《趵突泉诗》局部在吴兴隐逸的时候,好友牟应龙的父亲、前朝高官牟巘对他的提携,让他

  • 赵孟頫巅峰时期行楷书,老辣弥坚!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临池标签:行书,隶书,赵孟頫,行草书,行楷书,书法作品

    赵孟頫五十七岁书行楷书法《淮云通上人化缘序》赵孟頫与夫人管道升同为中峰明本和尚(1263-1323)弟子。精通音乐,善鉴定古器物,其诗清邃奇逸,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楷草书俱佳,以楷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赵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赞誉很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书法早岁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

  • 想与赵孟頫书法“分庭抗礼”,他也是清秀典雅中的一枝独秀

    历史解密编辑:杨亚龙聊科普标签:董其昌,赵子昂,书画家,信心铭,书法作品,赵孟頫书法

    董其昌 ,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明朝后期大臣、书画家。董其昌书法作品《信心铭》,全文诗体,146句,每句4字,共584字。该帖是他书法的代表作之一,通篇清秀端庄,在赵子昂的书法称霸书坛几百年后,能够以清秀自立一宗,董其昌的书法也是颇有造诣。清朝的康熙皇帝特别喜欢临摹董其昌

  • 赵孟頫《苏轼-次韵僧潜见赠》

    历史解密编辑:京师书苑标签:赵孟頫,苏轼-次韵僧潜见赠,董其昌,行书

    赵孟頫《苏轼-次韵僧潜见赠》拓本,董其昌跋语:赵吴兴为中峰书此卷,全类李北海...释文参见:赵孟頫行书字帖《苏轼古诗卷》 大德十年十月初,余谒中峰老师,适它出。与我月林上人话及东坡次韵潜师之语,出纸墨索书一通,以为禅房清供。呵呵。三教弟子赵孟頫...

  • 学好赵孟頫楷书有技巧,看完本文终于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小教程标签:赵孟頫,楷书,行书,笔势

    欧颜赵柳楷书四大家的楷书字,传世经典。 想在最短时间内写出漂亮的字,可以选择赵孟頫的楷书字试试。 在学习赵孟頫楷书字之前,要细致研究一下赵体字,这是必不可少的路子。赵孟頫楷书吸取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褚遂良等等大家的技法,形成自己的流动秀美、端庄优雅的字体。当然,赵孟頫还吸取了唐李邕的劲挺力健之势

  • 赵孟頫大楷《淮云院记》

    历史解密编辑:小迷糊的小世界标签:赵孟頫,楷书,淮云院记,草书,王羲之,兰亭序

    《崑山州淮云院记》为赵孟頫代表作之一。此帖是赵书成熟时期的大楷书代表作。书法风格以“唐楷”为主,同时也吸收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某些成分。变大德时期的扁阔厚重为清朗疏宕,在笔法的运用上也更为圆润精致,富有弹性。中国的楷书艺术,在唐代达到鼎盛后,逐渐失去在书坛的主流位置,直到赵孟頫出现后,楷书才得以复

  • 元代书法劳模!比赵孟頫日书万字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之海标签:书家,赵孟頫,谪龙说卷,书法作品

    相传赵孟頫一天能写一万字堪称书法劳模元代著名书家康里巎巎听闻赵孟頫一天能写一万字不服气地说自己一天能写三万字康里巎巎《谪龙说卷》高清大图—版权声明—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