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孙悟空大闹天宫,搅乱蟠桃会,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咤太子,点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普天星象,共十万天兵,布一十八架天罗地网下界,去花果山围困,定捉妖猴处治。从玉帝派的天兵天将看,都不是孙悟空的对手。我们知道,以上这些天兵天将,在《封神演义》中,不过都是阐截二教的三代四代门徒。在三代四代门徒中,又以杨戬最为优秀,而杨戬在《西游记》中和孙悟空不相上下。封神中说圣人之下皆为蝼蚁,同样,对于优秀的杨戬来说,这些天兵天将也不值一提。因此这些天兵天将对于孙悟空来说,也是不值一提的。自然天兵天将们捉不住孙悟空是必然的。
无论是《封神演义》还是《西游记》,道行高的神仙是不屑于显示法力,去和自己的下一辈打斗的,即使胜了,也有以大欺小,以强欺弱之嫌,颇有点儿胜之不武了。因此,三清六御诸佛菩萨,都不屑主动出手,去收服妖猴。太上老君能不能收服妖猴,当然能了。就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一个袍袖,孙猴子就跳不出了,更别说已达混元大罗金仙之境的太上老君了,就是他的那个金钢琢,就能收走猴子的金箍棒,伸伸手还不把孙悟空给治服?看二郎神久战孙悟空不下,太上老君才慢慢拿出自己的金钢琢丢向猴子,就这么一下,猴子就被打倒了。
二郎神捉住了孙悟空,用勾刀穿了孙悟空的琵琶骨,使其再不能变化,天上斩不了孙悟空,老君就自请煅烧猴子,说是在他的炼丹炉内,能把猴子烧化成丹。结果太上老君在将猴子推入八卦炼丹炉的一刹那,不但解去捆绑猴子的绳索,还放了穿猴子琵琶骨之器,你说这老馆究竟出于何心?以后猴子无论如何欺他辱他,他就是不恼,依然笑呵呵的,没事人一样。出炼丹炉的孙悟空,依然大闹不休,直打到通明殿里,灵霄殿外。
幸有值班的佑圣真君左使王灵官拦住,与孙悟空大杀一场,不分胜负。这时佑圣真君又差三十六员雷将,齐来助王灵官,把悟空围在核心,乱嚷乱斗,惊动了玉帝,方传旨请西天如来佛祖来降服妖猴。看看,直到这时了,三清六御五方五老等等已达圣人之境的大神们,依然没出现一个主动前来收服打闹的妖猴的。只有玉帝传旨,让西天佛老来降服孙悟空,西天如来佛祖方停了演讲,对众菩萨说:“汝等在此稳坐法庭,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可见如来佛祖根本没把猴子看在眼里,到那儿只是翻翻手的事,马上回来再继续演讲。
三清六御五方五老,个个都已达圣人之境,真的都不屑出手去镇压妖猴的。玉帝都不愿自己亲自出手,就更不敢命令三清了,因为三清是在其之上的。我们知道,在《封神演义》中,无论人仙妖,都是最讲缘份的,与哪方有缘,就由哪方的大仙前来收服。在《西游记》中,也许玉帝早已洞悉猴子的前因后果,知道孙悟空与西方有缘,因此就传旨其下的五方五老之一的西天佛老前来降服孙悟空。
那么玉帝为什么不让太乙救苦天尊的坐骑九灵元圣帮忙降服孙悟空呢?九头元圣难以捉住孙悟空。我们知道,九灵元圣虽为坐骑,却神通广大。九头擒拿是他的杀手锏,摇摆头,九口一出,必然擒敌,就连孙悟空也被其所擒,但第二次使用被孙悟空回头跳开;他的吼声,上通三圣,下彻九泉;还能掐会算,不过要低头半晌才能算出。因此,九头元圣和二郎神杨戬差远了。九头元圣只是一坐骑。九头元圣虽法力高强,但却未修成人形,一直以兽身行动。
其实天庭应该有很多可匹敌孙悟空的天兵神将,像二郎神、佑圣真君、王灵官、哪咤、青牛精等等,那么多人身神将不派,却派一个坐骑去战悟空,岂不被人看作天庭无将了,而被耻笑?玉帝根本没想到九头元圣。二郎神杨戬曾刀劈桃山救母,封神之战中战功显赫,又是玉帝的外甥,就是这样的一位大神,玉帝尚且没有想到,还是经观音菩萨推荐,才得到玉帝传诏,就更别说尚是坐骑的九头元圣了。
因此,九头元圣如果在《封神演义》中,不过就是截教一个三四代的门徒罢了,他的武功法力与孙悟空匹敌,还很困难,不要说天庭想几想也想不到会让九头元圣去捉拿孙猴子,就是想到让他前去,他也是捉不住孙猴子的。三清、六御、五方五老,其道行法力都远在孙悟空之上,但他们都不屑与孙悟空交手,那样太失身份,三清不屑,玉帝不屑,其他五御也不屑,五方五老也当小孩子耍闹。只是孙悟空与西方有缘,玉帝方传旨西天佛老前来镇压,结果我们都知道,一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猴子,竟没跑出如来的手掌心,再一翻手,孙猴子就被镇压在了五行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