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戊戌变法为何会失败?纸上谈兵,激进主张

戊戌变法为何会失败?纸上谈兵,激进主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667 更新时间:2024/1/19 18:22:04

中日甲午战争,导致中国进行了三十年的洋务运动以失败告终。清朝被自己昔日的学生打败,颜面扫地,被列强轻视。戊戌变法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爆发。外临强敌,内有守旧势力阻挠,注定这场变法不会风平浪静。而变法者的盲动和莽撞,无疑加剧了政局变动。

戊戌变法最终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光绪帝于瀛台而结束。慈禧很长时间被认为是扼杀变法的罪魁祸首。若说绝无改革诚意,联系后来庚子事变后,她积极推行清末新政,似不能将其归为保守派一列。而且,戊戌变法时,光绪帝虽已亲政,但慈禧仍以监督者的角色,大权在握。光绪动变法,很难想象没有得到慈禧的默许与同意。

事实上,即使在变法期间,光绪帝就曾12次前往颐和园向慈禧请安,并询问军国大计。而军机处也会向慈禧上呈重要奏折。据统计,在整个变法时段,军机处一共向慈禧上呈共计462件奏折,最多一天上呈了29件。

慈禧最终亲手扼杀了这次变法不假,但也应从变法派自身找原因。

首先变法的主持者光绪帝施政经验不足。空有一腔热血,不愿做亡国之君,但他自小长于深宫的经历,性格不免优柔寡断,且脾气暴怒无常。

变法时,光绪帝虽已亲政,大权仍在皇太后慈禧手中。这不免也透漏出慈禧对他不放心。也导致在变法前,光绪帝并没有多少独立的施政经历。戊戌变法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诸多方面,总共持续103天,光绪帝在这段时间发布诏书多达100多次。

在新法的执行者—清朝官僚们还在犹豫彷徨时,诏书雪片一样下达,很难不给人以皇帝心血来潮之感。变法的严肃性和系统性明显不足。

现在看来,一场旨在富国强兵的变革运动,至少体制内要做思想工作,进行一些舆论准备。然后从最容易达成共识的地方着手,由易而难,层层推进。这才能保持推动改革所必须的政局稳定。而不应急于求成,任凭个人好恶,希图短期即可除旧布新,反而适得其反。

再看戊戌变法中的变法派。康有为作为变法的领军人物,其弟康广仁曾如此评价:“伯兄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行太大。……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联系康有为在变法中的表现,确实书生气十足。

因鼓吹变法,康有为曾被邀去总理衙门谈话。大臣荣禄问变法成功之道,康有为直接回答:杀几个一品大员即可。

在变法过程中,康有为虽有尽量减少阻力的意识,却抓不住重点,提出不少令保守派忌惮而于改革无益计划。如“中日合帮”,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记载:“(我当时)与日本使矢野文雄约两国合邦大会议,定稿极详,请矢野君行知总署答允,然后可以大会于各省。”

变法期间,康有为还向光绪帝递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即减掉被清朝视为统治象征的辫子,将中国人穿了二百多年的长袍马褂换成西装革履,国号改为“中华”。

在变法经费不足的时候,他提出将西藏卖给英国。他的变法派同仁谭嗣同不仅同意康有为的想法,还提出将新疆卖给俄罗斯。

康有为等变法派的这些奇葩主张,无异是在变法环境本就不利的情况下,自掘坟墓。

也因为康有为等变法派本身的不“自重”,变法在一些实力派官员眼中就是一场闹剧。戊戌变法向我们呈现出这样一种历史场景:年轻的皇帝和书生们在激情澎湃谋划新政,而地方官员却在冷眼旁观、置身事外,静等闹剧收场,然后按部就班。

清末思想家严复在对变法运动失败寄予同情的同时,有言曰康梁改革“上负其君,下累其友”“书生误国,庸医杀人”。可以说,变法中纸上谈兵似的激进主张,最终突破慈禧太后的底线,引起了保守派的全面反动。

标签: 戊戌变法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射雕英雄传》中华筝最后嫁给了一个穷小子?据说铁木真聘礼都没要!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成吉思汗,野史秘闻

    相信许多人都看过《射雕英雄传》这部武侠小说,其中华筝公主与郭靖从小一同在大漠上长大,可是你知道历史上的原型是谁吗?她最后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射雕英雄传》中华筝公主小说中,华筝与郭靖从小一同在大漠上长大。华筝是大汗铁木真汗的女儿,而郭靖是流落他乡的平民,但华筝就是爱上了郭靖,任谁

  • 清朝时期七公主和九公主的称号有何区别?为何会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七公主,清朝,风云人物

    令妃魏氏是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清朝在皇太极继位之后开始效仿明制、习汉礼,皇帝的女儿开始被改成公主,同时规定皇后所生的女儿被称为“固伦公主”,妃子所生的女儿和皇后的养女则被封为“和硕公主”。因令妃魏佳氏生前并非皇后,乃死后加封,因此按理来说七公主和静公主和九公主

  • 李白与王维同在长安为官,但为什么两个人就是没有结交?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李白和王维之间有什么恩怨?李白和王维为什么不来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桂林保卫战——令鬼子胆寒,却被国人遗忘的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桂林保卫战,近代,战史风云

    人们一般提起广西,就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提起桂林,就会想到美丽的漓江、象鼻山、七星岩等等美景。但是在桂林城下曾经爆发了一场令鬼子胆寒却被国人遗忘的战役。这场战役十分的壮观却也凄惨,这场战役就是桂林保卫战。日军在1944年发动了被中国称为“豫湘桂战役”的大规模作战,连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阳遭到

  • 刘秀手下的开国功勋为何没有出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刘秀手下的开国功勋为何没有出名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想开创盛世,不仅皇帝本人要拥有治国之才,还需要一批有真才实干的文臣武将辅佐在旁,出谋划策。刘备之所以能力克西楚霸王项羽,在西汉初期开创盛世,正是因为身边有萧何、张良、韩信等人辅佐,成为他的左膀右臂,为他建立功勋奠定基础;朱元璋之所以

  • 历史上把酷刑腰斩废除的是那个朝代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古代酷刑,野史秘闻

    关于这个故事是怎么样的?一起来看看。清代雍正年间,有个叫俞鸿图的人,他49岁时死了老婆。后又花了一千多两银子娶了21岁的女子林氏,这林氏,外表长的如花似玉,内心却水性杨花。这一年,俞鸿图奉旨出任湖北学府主考官。任职期间,规定不准携带家眷。可是,他刚到湖北,林氏就专程赶至武昌,租下一间客房,暗地里和他

  • 刘备称帝后,任命张飞为司隶校尉而不是赵云,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三国,风云人物

    公元221年,刘备选择称帝,建立了蜀国。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蜀汉五虎上将之说,虽然不见于正史记载,但是陈寿《三国志》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合为一传,也等于承认了赵云可以跟四方将军相提并论。赵云以后来曾任“中护军”,这样一来,东西南北中五大将军各守一方,并称五虎上将也不为错。刘备入主西川先称王后称帝,难

  • 赵云、关羽、吕布都是超级勇将,他们的表现为何有所不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英俊的赵云,仁义关羽和勇猛吕布都有非常自豪的功绩,赵云战胜了长坂坡战役,关羽有过温酒斩华雄跟折斩颜良战役,吕布则战胜了“三英大战吕布”。从个人力量的角度来看,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勇将,但是由于他们的个人能力非常强大,为什么面对重重围攻,他们的表现有所不同?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死诸葛走生仲达”是什么意思?诸葛亮司马懿相持五丈原!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三国,诸葛亮,司马懿,战史风云

    蜀汉丞相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魏明帝曹叡派大将军司马懿(字仲达)抗击汉军。司马懿抵达渭河,在渭河北岸扎下营寨。他对部将们说:“如果诸葛亮从武功出兵,顺山势向东挺进,确实可怕,要是他向西到五丈原,大家就没事了。”诸葛亮果真屯兵五丈原。司马懿传令全军只守不战。他告诉将士们说:“让汉军耗光粮草,他们就

  • 两宋之间还有一个王朝 北宋人为什么不愿意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北宋,南宋,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北宋与南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北宋与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吗?这个政权是什么?北宋人为何不愿承认?按照现在大多数人的理解,北宋灭亡后,南宋就像两个王朝无缝衔接一样产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两宋之间还有一个王朝,就是楚。为了差别于以前的楚国,我们通常把它叫做“伪楚”。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