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产数据 (董婷 摄)
储气库发挥“地下粮仓”应急调峰供气作用 (董婷 摄)
排查检修 (张辉 摄)
截至3月31日,长庆油田在为期5个月的冬季保供季,累计生产天然气22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近8%,保供期日均气量连续超百天保持1.5亿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极限峰值达1.68亿立方米(含储气库采气),各项供气数据再创新高,为天然气冬供交上一份“亮眼答卷”。
2022年,长庆油田牢固树立“上一轮保供期结束就是新一轮保供期开始”理念,提前8个月部署冬季天然气供给工作,固化保供专班“七个一”模式,抢先抓早、整体联动,集中资源力量推动增储上产。广大干部员工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忠诚担当的全局观,全力以赴稳生产、抓安全、保供应,守护千家万户温暖过冬。
这个冬供季,天然气消费需求快速增长,长庆油田锚定“年产天然气量突破500亿立方米,日应急保供能力再增1000万立方米”目标,科学分解保供指标,压实主体责任,按日落实钻井、试气、投产计划,雨雪不停工、设备连轴转、人员三班倒,全面推进气井投产进度,2022年先后投产2440口新井加入供气“大军”。同时,深化老气田精细化管理和低产井治理,系统排查清理井筒积液,运用排水采气、智能泡排、智能间开等措施增产技术,充分挖掘气井潜能,措施井日产水平保持2500万立方米以上,冬季高峰供气前完成低产低效井措施挖潜300口,高峰期日增产气量达300万立方米以上,确保天然气保供平稳有序运行。
全国历经多轮寒潮侵袭,面对极端恶劣天气,长庆油田直面挑战,统筹推进储气库应急调峰、重点工程建设和地面集输系统优化提升等工作,多措并举为冬季保供夯实“底气”。去年以来,长庆油田全力推进储气库群工程建设及生产组织,超前34天建成投运苏东39-61储气库,按照“应注尽注”原则优化陕224、榆37、苏东39-61储气库注采运行方案,加快采转注,冬供期间累计注气10.9亿立方米,形成工作气量7.5亿立方米,日冬季调峰产量最高达到847万立方米;梳理集输系统瓶颈问题,重点跟踪推进苏里格气田2022年冬季保供工程、佳县处理站至神木三处输气管道工程、新建集气站等重点地面工程建设项目,并完成17座处理厂(净化厂)、276座集气站冬防保温及检修工作,247条集输支干线清管作业,确保冬季气井产能正常发挥。
此外,冬供期间,多项数字化智能技术推广应用,2万余口气井实现数字化管控,加强产量“日监控、周总结、月动态”,科学掌控天然气产量运行节奏。通过安装智能气井,长庆油田多个生产单位实现了气井状态智能分析诊断、开采工艺优化、配产决策建议、故障预测报警等,形成差异化气井的智能化管理对策,节省了人力资源,极大地提升了天然气生产维护效率,向实时感知、自动控制、智能分析的一流现代化油气田迈出坚实步伐。
记者:成春晖
实习记者:杨洁
通讯员: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