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苗娟 李双涛 卢嘉恒 记者 郑玮)9月2日晚9时,随着塬平52-79井场光伏并网安全运行48小时,标志着8月初开启的长庆油田采油五厂第二批22个3.5MW井场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在一个月时间内就圆满完成建设任务。这不仅是采油五厂推动油田绿色低碳转型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更充分展现了采油五厂新能源建设的“绿色速度”。
分布式光伏的全面并网运行,让采油五厂的“清洁电力”地图再扩大,分布式光伏井站达到56座,预计年发电量能达到1100万度,替代标煤3361吨。
进入2022年,该厂抓住长庆油田将新能源业务列为三大主业之一发展的机遇,牢牢把握油田公司选定采油五厂“绿色低碳先行先试”的规划定位,主动出击,乘势而上,誓将姬塬油田打造成长庆油田高质量发展最亮丽、最有价值的绿色名片。
面对清洁电力建设这条无经验可复制的探索之路,在建设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之时,该厂就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韧劲,坚持“率先一步学、率先一步闯、率先一步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一方面积极组织人员学习集团公司各类文件、会议精神,紧抓每一次方案会审,每一次现场勘查,每一次建设交底等契机向参加的专家和技术人员请教学习,同时还积极与光伏行业先行者沟通联络,组织新能源提质培训班,全方位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水平;另一方面,成立由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新能源建设专班,积极部署安排,按照“一井一方案,一井一设计”的工作标准,坚持“能替则替、应替尽替、宜电则电”的建设原则,合理利用井场内闲置的每一寸土地资源,千方百计缩短每一道工序的衔接时间……最终,通过第一批4.6MW光伏“试验田”的精耕细作,初步“垦”出了一条进一步丰富“姬塬速度”“姬塬模式”“姬塬人”内涵的新能源发展之路。
为了缩短第二批22座井场分布式光伏的建设工期,该厂持续巩固拓展第一批建设成果和经验,全面梳理手续办理、施工监督等多项流程,优化完善“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三个机制,开启施工办理责任审批“绿色通道”,明确将任务图、施工图、责任图定义为“作战图”“行军书”“军令状”,督导责任单位责任部门每天晒动态每周见进度,让墙上的“图”、心中的“数”推动手中的“活”,确保光伏发电建设有力有序。
“以前没经验,得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是总结提升,需要更多的是吃苦耐劳和精益求精,这个咱们可不怕。”看着一排排光伏发电板整齐有序地在井场上方铺展开来,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银蓝色的光芒,晒得黝黑的生产运行部主管电力工作的副主任李双涛开心地说。该厂光伏专班人员立足现场、全程跟进,紧盯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从安全要求、材料要求、建设要求等方面,全力监督协调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百余次,现场严把安全关、质量关、施工关,确保3.5MW分布式光伏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见效。
“相对于第一批4.6MW分布式光伏建设,3.5MW分布式光伏建设工作从第一座井场的开工到最后一座井场并网运行,施工组织更加完善,建设速度大幅提升,这既得益于第一批的建设经验,更得益于姬塬人永不满足的完善提升。”生产运行部主任陈博感慨道。
下一步,该厂将继续发挥油区内丰富的风、光资源等独特优势,积极与油田公司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加快新能源方案制定、做好新能源现场管理、注重破解要素瓶颈,切实做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先行者”,持续丰富姬塬速度、姬塬模式、姬塬人的内涵,为油田绿色发展不断提供“五厂方案”,作出“五厂贡献”。
编辑: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