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用公孙胜不跟晁盖远征曾头市:晁盖获胜,梁山二次火并谁能赢?

吴用公孙胜不跟晁盖远征曾头市:晁盖获胜,梁山二次火并谁能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 访问量:4405 更新时间:2023/12/5 5:07:06

宋江能坐上梁山头把交椅并非偶然,这个郓城县大秘(首席押司)的权谋之术,比村长(保正)晁盖阴险多了。如果晁盖没有在曾头市之战中重伤不治,最后也只有两条路可走:第一,主动让位,自己乖乖地给比自己小十岁的宋江当小弟,这是瓦岗军翟让走过的死路;第二,带着阮氏三雄远走高飞,像混江龙李俊那样在海外建立自己的王国。

晁盖不会主动让位也不会出走,他亲征曾头市就是最后一搏,打赢了也可以有两个好结果供他选择:其一,证明了自己的指挥能力,把倒向宋江的梁山好汉重新拉回自己一边;其二,打下曾头市后不回梁山,而是以曾头市为基业,重演鸠占鹊巢,从村长变镇长,也算是大赚了一笔。

面对咄咄逼人的宋江,几乎被架空的晁盖一定已经看清了自己面临的危险,知道再不采取行动,他变成第二个王伦,那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有过火并王伦经历的晁盖,讲义气但不等于缺心眼儿,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他还是懂得的,所以在是否邀请宋江上山以及谁坐头把交椅这两个问题上很是纠结,所以宋江刺配沧州的时候,众好汉沿途迎接,晁盖却稳坐聚义厅不动,这就叫“帅不离位”。

晁盖摆足了架子,吴用当然也知道老大的心意,所以宋江刚一表示不想上梁山,他就转换了口风:“我知兄长意了。这个容易,只不留兄长在山寨便了。晁头领多时不曾得与仁兄相会,今次也正要和兄长说几句心腹的话。略请到山寨少叙片时,便送登程。”

宋江当时是真没想落草为寇,晁盖也是真没想留他,所以宋江“表明心迹”之后,晁盖还是很高兴的:“直如此忙?且请少坐。”

晁盖这句话,就像现在常见的主人跟客人讲套话:“忙啥呀?吃了饭再走呗!”

宋江吃了饭就走了,这在晁盖和吴用看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晁盖尽了情分,也不至于让宋江的铁杆兄弟花荣、王英等人不愉快:不是我不留你们的宋老大,而是人家另有打算,咱们也不能强人所难。

如果宋江刑满释放重回郓城县当押司(宋朝选拔官吏不要求没有犯罪记录,狄青韩世忠就是例证),梁山就在官府中多了一个眼线,而宋江收取晁盖等人的“酬谢”,别说再买一个阎婆惜,就是每月都到汴梁却李师师那里喝酒,也不用担心袖里无金。

宋江的遭遇,恰好是不作死就不会死:浔阳楼题反诗东窗事发,除了杀人放火受招安,宋江已经无路可走,而要想成功受招安,并在招安过程中掌握话语权,宋江就必须把晁盖从头把交椅上挤掉。

晁盖当时的情况就像武大郎面对潘金莲端过来一碗毒药——喝是死,不喝也是死:不救宋江,那就要提防花荣的暗箭,救了宋江,梁山的话语权就会被他夺走大半,二次火并,晁盖有输没赢。

宋江刚上梁山,就秀了一把肌肉:晁盖坐了第一位,宋江坐了第二位,吴学用坐了第三位,公孙胜坐了第四位,晁盖还想接着给其他头领排座次,宋江直接拍板:“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

新头领、旧头领,原本就没有明确界限,也不应该有明确界限,但是宋江说话就是比晁盖好使,两边一分,晁盖就傻眼了:左边一带旧头领,是林冲、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杜迁、宋万、朱贵、白胜;右边一带“新头领”,是花荣、秦明、黄信、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燕顺、吕方、郭盛、萧让、王英、薛永、金大坚、穆春、李立、欧鹏、蒋敬、童威、童猛、马麟、石勇、侯健、郑天寿、陶宗旺,九比二十七,晁盖处于绝对的劣势。

如果梁山发生第二次火并,晁盖的元老派肯定打不过宋江带了新锐力量,于是有过鸠占鹊巢经验的晁盖知道自己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所以他亲征曾头市,除了看起来已经投入宋江怀抱的智多星吴用和逍遥派入云龙公孙胜,带走了全部梁山老头领。

吴用和公孙胜为什么不跟随晁盖出征?是晁盖不带他们去,还是晁盖征求了他们的意见而他们坚决拒绝?

我们细看水浒原著,就会发现宋江刚上梁山,就以《九天玄女天书》为诱饵,把吴用拉了过去:“宋江与晁盖在寨中每日筵席,饮酒快乐,与吴学究看习天书。”

读者诸君都知道,在宋江编造的瞎话里,“九天玄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此三卷之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

看到这里,大家心中肯定要画一个问号:晁盖还没死,排名石碣也没出现,宋江咋知道吴用就是天机星?

以研究天书为名,宋江和吴用越走越近,而真正应该精于此道的入云龙公孙胜却被排除在外——宋江上了梁山,公孙胜就被挤出了三人核心圈,原本他是和吴用分坐晁盖左右的,现在只能到下面坐在林冲上首了。

晁盖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把宋江抬得太高,这让公孙胜很不舒服,也让他下山救世的任务变得困难起来。

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孙胜下山,可不是为了那区区十万贯生辰纲,他根本就不需要金银,即使需要,也无需跟晁盖合伙:从师父罗真人那里借一个黄巾力士,就把啥事儿都办了。

公孙胜奉师命下山历练,很可能是要汇聚起一股力量来应对即将发生的靖康之变——梁山聚义似乎是在宋徽宗宣和元年或二年,也就是公元1119年或1120年,而靖康之变发生于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和二年,也就是1126年和1127年,如果梁山军坚持个六七年,就有可能成为一支重要的抗金力量。

梁山不能乱,兄弟不能散,但是一山不容二虎,宋江的咄咄逼人和晁盖的太阿倒持,让公孙胜也很纠结:真要发生火并,自己应该帮谁?

道法自然,梁山好汉大多是江湖中人,江湖奉行的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公孙胜只能坐观成败而不好过多干预,所以他和吴用一样,对晁盖的亲征曾头市持观望态度:你打赢了打输了,回不回来,对梁山前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打赢了回来,你还是梁山之主;打输了回不来,宋江顺利上位。

公孙胜和吴用显然都不希望梁山再次火并,而避免火并的最佳办法,就是让晁盖战殁于曾头市——晁盖获胜回山,宋江肯定会想出新招儿来对付他。

这样一分析,可能有读者要提出异议了:按你这么说,吴用和公孙胜不跟晁盖出征,而是眼巴巴地看着他去送死,还是顾全大局?还是为梁山稳定和兄弟们的前程着想?

大家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和依据,半壶老酒才疏学浅,且习惯把人往好处想,所以根据水浒原著分析,认为公孙胜和吴用这样做虽然有些薄情寡义,但对梁山来说,也未必完全是坏事。读者诸君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晁盖不战殁于曾头市,而是擒斩或收降了史文恭和曾家五虎,并把他们一同带回梁山,那时候宋江发动夺位火并,双方还不得打个两败俱伤?

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如果公孙胜、吴用、鲁智深、武松置身事外隔岸观火,晁盖带着林冲、史文恭一班人,跟拥有花荣李逵的宋江集团火并,哪一方胜算更大?

标签: 吴用公孙胜曾头市花荣

更多文章

  • 林冲明白晁盖没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广西笑客侠标签:晁盖,林冲,宋江,王伦,生辰纲,水浒传,中国古文献

    晁盖的死因,也一直都是被人们频频提及的话题之一。那么晁盖的死究竟是否存在疑点呢?其实林冲在当时就已经开始怀疑了。晁盖被“逼”上末路的晁盖如果说水浒传众好汉上梁山的引子,那一定是因为黄泥岗上的那一场有预谋的抢劫案。正是因为晁盖为首的那一群人劫了生辰纲,宋江原本的安稳生活才被打破,以王伦为首的梁山旧势力

  • 晁盖为何成了反面教材?做人最不能暴露的三大死穴,他都没藏住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萌萌哒标签:吴用,史文恭,晁盖,宋江,好汉

    《水浒传》这部书之所以成为众多农民起义中被广泛歌颂的一部经典著作,更是被奉为我国流传已久的四大名著之一,其内涵价值自然是有其特定意义的。作为梁山中最为重要的108位好汉,他们每个人的独特性格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施耐庵更是通过一个个故事和情节为读者详细刻画。不过在这108位英雄背后,还有一个英雄好

  • 吴用自杀前一刻恍然大悟,梁山真正的老大,不是宋江、也不是晁盖

    历史解密编辑:甬说标签:吴用,王伦,宋江,晁盖,宋朝,梁山好汉,中国古文献

    《水浒传》是中国人民闻名遐迩的四大名著之一,里面的一百单八将让许多人心生向往,颇为喜爱。有忠肝义胆的林冲,鲁莽冲动的李逵,胆大心细的鲁智深,还有那个足智多谋的智多星吴用。吴用在里面刻画出来的形象是非常聪明的,地位不亚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在梁山中发挥出来的作用不比任何人差。看似平时只是出出主意

  • 水浒原著中的宋江和晁盖存在明争暗斗吗?

    历史解密编辑:呼延犇标签:花荣,雷横,史文恭,宋江,晁盖,林冲,水浒,水浒(电视剧),宋朝,小说剧,梁山好汉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江和晁盖作为梁山的一、二把手,存在很多明争暗斗,一个想诏安,一个不想,宋江功高震主,想架空晁盖,晁盖不甘心当个傀儡,带兵去打曾头市就是想扳回一局。甚至还有人说,宋江让花荣用刻着史文恭名字的箭射死晁盖,晁盖临死前不想让宋江当寨主,就说谁抓住射死我的,可以当梁山寨主。其实,以上情况在

  • 晁盖为什么不听众人劝,执意要亲自带兵攻打曾头市

    历史解密编辑:北上城南标签:曾头市,戴宗,石秀,晁盖,宋江,祝家庄

    自宋江上梁山后,晁盖这个老大俨然成为摆设。如果宋江在上山伊始就接受了晁盖的禅让,也许晁盖还能自在些。可是,明明让他当老大,却又被架空,放在任何一个不呆不傻的人那里自然都会心不甘情不愿。晁盖也在寻找机会,渴求自己“一战成名”,于是有了攻打曾头市这一出,因此怎么“拦”也拦不住。立功树权威宋江在梁山做“二

  • 晁盖究竟被谁害死,遗言指明凶手就在梁山,可惜无人敢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卢俊义,吴用,李逵,晁盖,宋江

    疏财仗义聚风云,人生文章费寸心。尽忠报国春秋梦,直教褒贬论到今--《水浒传》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当属宋朝第一大民间势力,世人纷纷被梁山豪迈的生活所吸引,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也成为了大家向往的生活,但实际上,在梁山的内部并不太平,梁山老大的位置也曾三次易主。在梁山第二任老大晁盖临死前,曾发出复仇令,他声

  • 梁山首领晁盖死前暗示的接班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之南标签:花荣,吴用,蔡京,王伦,晁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就有权力纷争!梁山集团也不例外,为了权力有的赤裸裸地抢,有的暗渡陈仓。王伦是梁山集团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任领导人。占山为王,开荒土地,手下还有一群小喽啰负责抓经济收入,自己则可以坐享其成,小日子十分惬意。但有一天一伙贼人逃至梁山,打破了这里的平静与美好。这伙人就是晁盖组织的

  • 晁盖到底被谁害死,遗言早已挑明凶手就在梁山,可惜无人敢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晁盖,宋江,史文恭,吴用,林冲,王伦

    在名著《水浒传》当中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和传奇故事,而他们各种的结局也不同,这当中死得最为蹊跷的当属晁盖,他的死因一直是大家争议的热点。在原著当中,晁盖是在攻打曾头市的时候被毒箭射中,不久便毒发身亡。而那支箭却又偏偏刻着“史文恭”三个字,这本是一件证据确凿的事情,但却引发了学者们的疑虑。虽然在交

  • 梁山权柄易主:晁盖做错了两件事,宋江连出三招,就把吴用摆平了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吴用,公孙胜,刘唐,花荣,晁盖

    宋江每次下山打劫,梁山好汉都踊跃参加,智多星吴用更是如影随形;晁盖亲征曾头市,只能“请启”二十个好汉相助,其中还包括一半战五渣,不但公孙胜隔岸观火,就连晁盖的发小好友吴用,也不肯同去——谁都知道以五千喽啰去打金人(曾头市疑似金人据点)经营得铁通一般且有五七千人马的曾头市,肯定是有去无回。公孙胜跟晁盖

  • 除了宋江吴用,还有四位好汉看出晁盖出征必死,为什么都不出声?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吴用,公孙胜,鲁智深,杨志,好汉,晁盖

    晁盖带着五千人马二十个头领去打曾头市,摆明了是去送死。怒火攻心的晁盖是气糊涂了——那么好的马,段景住这狗才,照夜玉狮子马送给黑三郎,偏偏不肯送给我,看我拿下曾头市夺回宝马,那黑厮好不好意思要!晁盖怒气冲冲,宋江沉默不语,只有吴用苦苦劝阻(经修改的版本说宋江阻拦了,明清时期的版本宋江一言不发,金圣叹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