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代的断案奇人,就不得不说黑脸包公包大人,他的身边也有一群得力助手。如展昭,字熊飞,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首次登场就是以武生打扮,整个人都充满英雄气概,面带着侠气,气宇轩昂,他四救包拯,不为荣华富贵,之后包拯御前保举,展昭实在是"盛情难却"才入朝供职,为什么包拯死后,何展昭也一夜之间消失了呢?
黄金搭档的结识过程
据《宋史》记载,包拯二十八岁进士及第,围观期间不畏强权,清正廉洁,被百姓视作“包青天”,清代小说家石玉昆借鉴史料和民间故事,以包拯作为故事主线创作了《三侠五义》,展昭的人物形象也受到好评。
故事中二人的相遇也是一次机缘巧合,当时包拯进京赶考发现借宿的金龙寺中僧人企图杀人越货,幸亏有展昭相助才免于一场劫难,之后二人越来越熟悉,包拯也越来越欣赏一身胆识的展昭,仁宗对展昭的功绩大加赞赏,封他为御前四品带刀护卫,赐封号“御猫”,“三侠五义”因敬佩包拯的性格于是重出江湖帮助包拯惩恶扬善,除暴安良。
包拯为了保护展昭
包拯破案向来刚正不阿,主持正义无所不能,满足了专政制度下的封建社会人民对清朗政治的美好向往和期盼,不畏强权,多次严惩贪官脏吏维护了国家和百姓的合法权益,甚至还上章弹劾并直接指责皇帝宋仁宗,这样的行动力和魄力也让他清正廉洁的好官形象深入人心。
但是正是这如同爽文一般的经历,得罪的显贵也不在少数,在包拯和展昭的对话中,包拯就用“是非之地”来形容自己秉公办案了一生的开封,要说包拯得罪了人还不被报复,背后少不了宋仁宗的庇佑,宋仁宗早年在养母刘太后的影响下,性格有点文弱却并不昏庸,只是,他知人善用,在位期间施行仁政,能臣辈出。同理,包拯在世时尚且能护展昭安全,包拯离世展昭也失了他最大的保护伞,让展昭消失离去也不失为一种爱护。
遂了展昭个人的意愿
展昭一开始本不愿进入官场,入职也是因为包拯的“盛情难却”以及与包拯之间的友谊,为了保护包拯才愿意追随在包拯身侧,协助包拯办案,多年来一直忠心耿耿,包拯逝去后,展昭失去了精神支柱,也就更没有了留下来的理由,展昭也可以重新拾起自己的初心,想来他本人性格还是比较喜欢自由的、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游走江湖、行侠仗义,号称南侠展昭,这样看来离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