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水浒传武松跟施恩的关系是现实还是浪漫,武松第一次出场时已经25岁了,没有工作,没有文凭,没有家境,也没有任何的手艺,别说是在水浒传就是在当代,哪个青年面对这样的状况,晚上都要睡不着觉的。以武松在小说中的现有资源,他那一辈子究竟会怎么样?
武松的人生
摆在他前方的只有三条道路,一条是当都头这样的刑警工作,这就已经是他的上限了,一辈子不会再有第二次的好运了,所以他格外的珍惜,从始至终规规矩矩的,但是他终究还是失去了这条上等道路。武松的中等道路就是凭借自己的身手和忠心义胆,被张都监这样的官员欣赏,成为他的心腹体己人,对于当时已经沦为罪犯的武松来说,这是他在正常社会中最后的一条好道路了,所以他已经不只是珍惜这次机会,而是害怕失去,以至于对张都监诚惶诚恐、俯首帖耳,成黄成孔俯首贴儿,但是他依然还是痛苦的失去了。上中等道路之外还有一条下等道路,这条路的前方站着一个人叫做金眼彪施恩。
从武松进了监狱的那一刻起,不管武松是否愿意,他都必须朝着施恩走去,又或者说如果武松不朝着施恩走过去,他会是什么下场会很惨的,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一幕,武松在施恩面前摆出一副铁血硬汉的气魄,就是告诉施恩我武松不是普通罪犯,你必须给足我待遇,这里我们就要明白一点。在宋代监狱里头一个囚犯进了牢房,要么有林冲那封柴大官人的书信,要么有宋江慷慨的银子和名气,否则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挨子杀威棒之后,从此在监狱里面求死不得。另一个就是我够狠,我不要命,那么你就有可能被施恩看中,成为他快活林中的那几十个打手之一。
但是武松不想低声下气,更不想当普通打手,他进了监狱就要当金牌打手会打架是他唯一的资本了。当时就算施恩突然发神经把他直接放走,他能去哪里,去卖炊饼嘛,所以武松替施恩打蒋门神是他唯一的选择,他要是选择拒绝,别说立即干掉武松,就这么在监狱里捱着,看他怎么熬,这就是施恩之于武松的本质关系。表面上是施恩捧着武松,也就刚好施恩当时极度需要武松替他报仇了。二来也是武松进入施恩的绝对领域中,他也只有选择当打手了,打蒋门神一不失江湖道义,二还能让施恩当爷爷供着,天天在快活林喝酒,巴适得很,让施恩的绝对领域中,的很,一个囚犯能靠武力混到这份上烧高香去吧,但是水浒传的作者是个天才。他不会让武松这般低声下气的去给施恩打下手的,而是通过一种只有武松干的出来的硬汉举动,来让读者感叹武松的气魄和等豪迈。
施恩对武松的感情
但是施恩终究是他躲不开的现实就只能出家去做和尚了,水浒传的作者写起人物就是这么的牛。他让武松把他所有可以走的道路都走了一遍,走的是这般的精彩非凡,这个文学史上顶峰级的角色就构成了。施恩这个人物没几个读者对他有所好感,武松那一辈子放声大哭过两次,一次为了武大郎,他是武松至亲,还有就是施恩了,对的,你没有听错,原著中张青,孙二娘死的时候,武松都没哭,可是当施恩战死之后,小说中写说武松念及施恩往日恩义放声大哭了一场,那是他那辈子最后一次的落泪。人如其名,施恩为了图报,但是他有一个优点很是动人,就是对友谊这个词的贯彻力度,在水浒传中他是最高的道德标准,特别是对于好汉来说,这个词的重量无与伦比。
梁山好汉的核心精神就是当他们同在一条船上之后便相依为命了,兄弟落难则赴汤蹈火,包括李逵,王英,董平这些恶名昭彰的好汉莫不如此,这就是梁山好汉之格,施恩在这一格调上是非常高的,在上梁山之前,他所处的生存环境就是弱肉强食的水浒丛林,他是在食物链条上的一环争雄斗狠,这是他的选择语与原罪,没什么好洗的,武松也确实是他的金牌打手,施恩作为武松的老大,两人在道义上就是同舟共济了,有许多人觉得他对武松就是纯粹的笼络和利用是很现实的,但其实又不然,他利用武松是真,但是对武松的真情也是极为纯粹,施恩甚至有点崇拜武松,这种崇拜是一种明净的祈祷姿态,这样的纯净在武松被张都监陷害坐牢后,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那时的武松对施恩和他父亲来说是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但是施恩父子并没有放弃武松,他们反复使钱给孔目节级牢头,全都是大钱,酒食管待更是不计其数。为了武松跑了无数趟监狱的各种的通融关系,真的是超繁琐的操作,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亲人被抓也就做到这份上了。在武松临行前施恩又挨蒋门神揍了,忍着疼痛来送行烧鹅,草鞋,衣服,银子武松过后全都用上了烧鹅补充体力,草鞋是行走装备,衣服在武松血溅鸳鸯楼之前还特意给穿上了银子则用来打赏张青的手下。
总结
施恩做到他所有能做的一切,这是超越了老大和小弟之间的友谊,他在临别前的饱含热泪,自身难保之下对武松的提醒与担忧,武松一下就明白了,这个人是真兄弟,是真好汉。施恩图报,这没有错,可是恩这个字,施恩图报亦带义。结语黑帮电影中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对于兄弟之间道义不再的缅怀与伤感,那个时候我总会想起施恩,因为这样的老大,于电影中,于现实中皆是一种浪漫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