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雕刻历史上的一幅巨作之“石守信报功图”的相关探讨与学习

中国雕刻历史上的一幅巨作之“石守信报功图”的相关探讨与学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风雨同度嘟嘟 访问量:2506 更新时间:2024/1/11 9:42:10

中国雕刻历史上的一幅巨作之“石守信报功图”的相关探讨与学习

玉兔说史2022-08-2516:46新疆关注明初,广大人民由于摆脱了蒙元的残酷统治,手工业工匠,从工奴的地位解放出来,生产热情就大大提高,这是促成明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冶铁、纺织、陶瓷、漆器及雕版印刷等方面,都呈现出显著的进步。特别是雕版印刷,突飞猛进,它的成就,成为了中国版画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既超过了宋元,也为清代所不及。明代雕版业的发达,当时如安徽、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都是盛极一时。明代徽州版画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作品传播之广,及于全国各地以至日本。绘刻最多的,便是戏曲传奇的插图,但也大量绘刻民间日用如历书等的插画,至明代中叶之后,休宁胡正言(日从)十竹斋画谱笺谱等画集的出现,更是十分有力的表明着,明代徽州的版画,确是丰富又多朵。

“石守信报功图”,无论在历史上,或是在艺术上,都有其很大的价值,在中国版画史上,无疑是一幅具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现在,就其内容、历史意义、表现特点及创作年代等问题,提出初步的看法,作为简略的介绍,希望能引起美术界与史学界对这一作品的重视。并望对本文亦有所指正。“石守信报动图”的内容“石守信报功图”图中绘刻的,主要是描写宋初大将石守信及其祖先如何英勇作战并建立功勋的故事。标题之下,刻该图题记及石氏世系,题记为溥仪所撰。在此题记中,有三点值得注意的,照此题记中得知,该图创作的原意是这样的:石守信因有功于宋之立国,当他交出兵权之后,太祖赵匡胤便赐以田地,并“亲送还乡”。

于是到了太宗赵光义时,刊赐了这幅“报功图”,给白氏子孙永宝。而且,并知此图原版只印了二幅即已焚毁,说明其严肃又珍贵,至于创作年代,虽然明白的标出是宋代初年,然而,这是不可靠的,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在第三节作专门的讨论,这里不加赘述。现在,先谈石守信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石守信是后周禁军将领,与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等交往甚密,曾结拜为兄弟(号称十兄弟),赵国胤在陈桥译策动兵变,石守信便是力拥赵匡胤做皇帝的“功臣”之一。然而当宋代立国后,赵匡胤只恐石守信等军权太大,又来一个兵变,篡夺了自己的皇位,于是便以“杯酒催兵权”之计,将石守信等的兵权要回,所谓“效忠于大宋之开国首将”石守信便是首先交出兵权的将领。石守信的事略,宋史列传第九中有较详的记载。图分三段,即是下段(前)中段(中)上段(远)。每段用云隔开,表现得极其自然,然而看去又是一派相连,人物以下段较大,中段次之,上段较小。下段间画“救赐御书楼”,楼有匾额曰“开国首将”,两旁有对联,上联为“诰救历朝承靠”,下联是“经耗奕一世庆流芳”。中画端坐的石守信,受各大臣广贺,但大部残缺。右边所画,亦以厅堂为主,中坐石守信之妻,其旁有许多广贺者,题名是“报封高氏荣祥夫人”。

左边所画,也以厅堂为主,画“石守信迎恩赐刊报功图”,便是全图有情节的描写的开头。在此段之上,即是中段,皆画石守信及石氏祖先在历朝作战的立功事绩。所画事迹都相连续,自中段左边向右边发展,再发展到上段。每画一个故事即有一行标题,似连环画,但又不加以机械的划分。每个故事的分隔,或以云,或以树,分隔得自然而不生硬。所画内容,仅中段与上段,计有二十五个标题,就标题所示,也可以知道所画内容。这些标题是:“石守信口北汉主口凯还”、“北汉大惊领兵跪降信”、“石守信大破泽州擒口口”,“太租观书石守信第一”、“石先择口斩契丹七大将”、“太祖观石守信大战李筠”、“唐璐王领兵伐石敬塘”、“敬塘打彦章,落马吐血走”、“石敬塘九赏计擒彦章”、“唐明宗城观敬塘胜彦章”、“晋王重赏契丹众将”、“石苞将军领伐魏”、“孙策石苞分兵出阵”、“石苞大破曹兵十万”等。图中(稍偏右上角),有宋太宗赵光义的御笔:“此图付大将忠济侯石守信子孙永远口传以承国之口口朕笔”上盖太平兴国时的夔印。

历史意义与艺术价值巨幅版画“石守信报功图”,确是艺木道产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虽然,它是在封建社会中用以夸耀宗族门第为目的的,但是,由于这一艺术品的创作与形象的塑造是出于民间艺人之手,因而就朴素的反映了民间对于战争胜负的看法。在这幅版画中,鲜明的表现了胜利者是如何紧紧的团结着;将军是如何位靠着战士的大多数。这说明了,那是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一种理解。一件艺术品的题意,只有把提出来的问题,置于历史的基础上来处理才是正确的。因此,对于这件艺术品,我们所不能忽视的,便在于它对我们解决历史问题上的某一方面的发性;以及用以阐明社会发展规律的形象化的重要性。在这一艺术品的本身,还直接表达了民间艺术家对于历史现实的态度,艺术家通过了他们的作品,运用着各种不同的形式、方法,解决了他们面临的、在生活中所想象的社会力量—典型的封建英雄人物,如何起着战胜敌人的主要作用和战士多数的团结作用。

在这幅作品中,还使我们深深的感觉到,我们古代的艺术家,如何匠心独运的突破了工具与其他条件的局限性,创造了规模宏伟而大气磅礴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古代民间艺人卓越的成就。从这里,使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在这个创作的时代里,民间还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潜在的力量。因为在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来,它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形式,还充分地显示出艺人们尚有不可抑制的创作热情。因此,仅就这些,也足以说明这幅作品的可贵,以及它在历史上的意义。对于在艺术上的价值和它的表现特点,当然,这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这幅画的结构严密,单纯之中又富变化,而且又是大胆经营,精心细作的艺术品。所刻“千军万马”正是“出入穷奇”,颇具气势,所作人物,多至千人以上。

画以连环形式,在同一画面描写石氏祖先各个时代的战功;画也以同一空间来表达并处理了各个不同时间内所发生的各种事件。这种构图形式,在我们古代传统绘画中是常见的,也是中国绘画艺术表现的特点之一。这是我们古代的画家,善于经营位置,在对造型艺术的创作上,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更能大胆又巧妙的处理了时间与空间在造型艺术上的这一矛盾与冲突,并使之妥善的得到和谐的统一,因而创造了这一种艺术形式。但在版画艺术上,充分地运用并发展了这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石守信报功图”自然是最突出的例证,它继承了民族的传统并发展了这一传统形式的特点,不难理解,这当然是它在艺术上成就,也是它在艺术上的重大价值。

这幅作品,对主要人物的刻画,生动有致,而且极富表情。但是,对于一些陪衬人物的刻划,却嫌大体相似,对于队伍行列、成是旌旗的变化,却只在每个情节中,表现出稍有不同,但也只是改换方向,更动位置而己。尤其是对兵士的行列的绘刻,只用同一形象链接而成,就是处理交战,这一处与那一处的战斗,次要人物一一兵士,其式样、动态、武器等都有相似的地方,固然,对巨幅术刻的制作,有着客观的困难,作为艺术创作来要求,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之处。但是,这也不仅“石守信报功图”是如此,其实,这在传统的版画上,如一般戏曲传奇中的插图,都普遍的存在着这个现象(个别的作品例外)。傅刘松年所绘“兰亭雅集图”,人物众多,主次分明,对次要的人物,作者何尝不按题旨作精心的巧绘,但也不见其减弱了主要人物的鲜明和突出。因此,对于“石守信报功图”,作为艺术创作的宝贵借鉴外,对于这一点,我们是应该有所批判地吸收,使这一传统的表现特点,能得到美好的发展。

结语“石守信报功图”在刻和印的手法上,也显得很别致,采取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在图中,有的不仅是刷印,而是采取捺印的办法,如旌旗,或战士肩上所荷的武器,都是另外刻了一套,用捺印的方法盖印上去,这在所印的痕迹上,若能细致检阅,都是可以辨别出来的。有的连续成行列的人马,也都用捺印的方法处理的。图中一排排的小树,更是明显地用捺印塑笔得。这些,自然都是这幅版画在表现上的显著的特点。而且,这幅画的成功,还在于使人们有这样一个总的印象,那便是对这幅画,感到在平凡之中,显出画师雕工的创造得巧妙;作者掌握了情节,也掌握了紧张的故事性,更重要的,还在于掌握了人马最有力的动势与运动的节奏;作者运用简捷的表现手法,收到了变化丰富,意思绵密而又主题明朗的艺术效果。的确,这幅作品,不只是在中国版画史上的重要遗产,在世界美术史上,都应该有它一定的价值。

更多文章

  • 武功超越张三丰的高手有几人?不多,就3人

    历史解密编辑:闲话文武标签:张三丰,张无忌,少林派,老祖,武当派

    在整个金庸武侠中,要找出一个像张三丰这样划时代的人物,实在是不多见。说张三丰划时代,主要在于张三丰既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也是理论上会武的人物,还是金庸武侠当中的顶级高手。在整个金庸武侠中,是否有人比张三丰的武功还高呢?都有谁呢?张三丰开创了武当派,而武当派,不仅是仅次于少林派的最强武林门派,而

  • 以张三丰的武功,他保不了张翠山?真相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谢逊,张翠山,张三丰,殷素素,张无忌,俞岱岩,小说家,金庸笔下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射雕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是笔者非常喜爱的一部武侠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很有特点,有时候读者一眼就能看出书中主角是谁,有时候看了七八章,看着看着突然就发现主角变了。《笑傲江湖》如此,《倚天屠龙记》也如此。《倚天屠龙记》中,前九章主要是以张无忌的父亲张翠山为第一视角。笔者读《倚天屠

  • 明明武学配置更高,为何读者觉得张无忌不如张三丰?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寻梦冀鲁豫标签:明教,武当,纯阳,张三丰,张无忌,阳顶天,小说家,金庸笔下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喜欢武侠小说的读者,经常喜欢讨论书中人物武功的高低。比如说《倚天屠龙记》这部作品,大多数读者觉得张三丰实是第一人。那么问题来了,张无忌不但会全本“九阳神功”,而且还学了“乾坤大挪移”甚至是“圣火令”武学,以及“太极”。反观张三丰“九阳真经”都没学全。自创的“太极”又传授给了张无忌

  • 为什么朱元璋一脉16代人都在苦寻张三丰?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张三丰,朱元璋,朱棣,明朝

    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来,朱元璋以及他的子孙们就在持续地做一地做一件事,那就是找人。他们不计代价地想要找到这个人,并且从他的身上得到一个让无数人都渴望的秘密,那就是长生,而他们寻找的这个人就是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然而,就算穷极朱元璋一脉16代人的力量,举国寻找,仍然没有找到张三丰的踪迹,更别提获得他的

  • 张三丰和高手对决之际,白眉鹰王为何担心张三丰会被活活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金宝哥讲故事标签:张三丰,白眉鹰,张无忌,金庸,赵敏,降龙十八掌

    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素来有武学退化论之称,只因兵荒马乱、恩怨仇杀让各门各派流失了不少武功。好比降龙十八掌,这门丐帮绝学在射雕、神雕时代大放异彩,不过随着蒙古鞑子入侵了中原,丐帮帮主史火龙只练成了降龙十八掌的12招,还因为根抵不足,内力不济,导致上半身瘫痪。然而倚天时代也有两位“逆流而上”的高手,一个是

  • 吴樾的《张三丰》,网友评价“拍得很好,以后不要再拍了!”

    历史解密编辑:文娱阁四当家标签:魔教,掌门,张三丰,张君宝,无极派,动作片,时代片,武侠片,金庸笔下,吴樾(演员)

    吴樾的《张三丰》很早便在网络上看到了,因为太多的网友吐槽,豆瓣评分仅有4.3分,妥妥的一部“烂片”,影迷根本就不认可,所以小编就一直没看。但是最近重温了一遍李连杰的《太极张三丰》,与之相应的这部《张三丰》总要看看差距有多大。殊不知想的有多差,现实只会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糕!当年王晶搞了一部《倚天屠龙记之

  • 张三丰为何被雪藏近百年?金庸:太早出场,3位魔头无法为所欲为

    历史解密编辑:金宝哥讲故事标签:杨过,郭襄,明教,编剧,张三丰,张无忌,小说家,民国作家,金庸笔下

    作为《射雕三部曲》的完结篇,《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张无忌可谓是坐拥一身神功。就连金庸本人也在采访中承认,如果让张无忌参加奥运会,以他全面的武学配置,能够夺得最多的金牌。尽管张无忌是“金书”里的最强主角,不过看过《倚天屠龙记》的读者会知道,武当派的开山鼻祖张三丰才是倚天时代的武林至尊。加之张三丰又是真实

  • 张三丰为何终身不娶,将他七个徒弟的名字连起来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宥沐说史标签:武艺,道家,张三丰,武林中,武当派,小说家,金庸笔下

    张三丰,他武功盖世,名动江湖。他的徒弟有很多,但其中一个徒弟的名字却让人疑惑不已——谷虚。在江湖中,很多人都认为谷虚是张三丰的私生子,因为张三丰终身未娶,谷虚的名字中还藏有“虚”的字眼,让人不禁联想到张三丰对自己婚姻的态度。但其实,这个故事并不是那么简单。据传,谷虚并不是张三丰亲生儿子,而是一个被他

  • 张无忌加上张三丰,能否打赢天龙三兄弟?张无忌:还需要我出手?

    历史解密编辑:史书凌轩阁标签:虚竹,段誉,乔峰,张无忌,张三丰,小说家,金庸笔下

    金庸先生是著名的武侠大师,他创作了很多非常经典的武侠小说。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流传度最广的应该就是射雕三部曲、《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了。《鹿鼎记》虽说是金庸的封笔之作,但其风格已经多少有些脱离武侠。在金庸的众多武侠作品中,尤其以《天龙八部》一书的武功体系最为复杂,也最为精彩。《天龙八部》中,降龙

  • 张三丰为何瞧不起杨过,却在与他人的谈话之中大力赞扬郭靖?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杨过,郭靖,张三丰,郭襄,觉远,郭大侠,小说家,金庸笔下角色,金庸笔下

    张三丰是元朝乃至于明朝初年的一代武学大师,他据说有上百年的修行,内力和外功都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到处都流传着他的传说。虽然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可是张三丰出生于南宋末年,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金庸老先生的笔下,他是继郭靖和杨过之后,整个武林之中第三代高手。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