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
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绍兴二年(1132年),复起用为湖南宣抚使兼知潭州,旋即又遭免职。他多次上疏陈诉抗金大计,均未被采纳。绍兴十年(1140年)病逝,追赠少师。淳熙十六年(1189年),特赠陇西郡开国公,谥号“忠定”。
靖康元年,金兵南侵,直逼北宋京城汴京 (今河南开封),当时李纲官拜兵部侍郎,又以尚书右丞兼亲征行营使,负责保卫首都。他调兵遣将,严阵以待,李纲亲自督战,几次打败攻城的金军。河北、山东义军也奋起抗金,形势对孤军深入的金军十分不利,死伤又多,金军被迫撤退。军民共同胜利地保卫了开封城。
岂料仅月余,即以“专主战议”被贬。当时正值金兵急攻,京城危在旦夕。太学生陈东率群众直抵皇宫,要求起复李纲,闻风而至者十余万人。皇帝不得不从。宦官朱拱之奉命宣召李纲稍迟,被愤怒的群众当场打死。李纲复职,积极备战,金兵被迫撤退。 金兵撤离之后,李纲即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靖康元年 (1126年) 五月,宋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赶他出朝。
半年后,金兵再次南侵,攻破汴京,徽、钦二帝被掳,是为“ 靖康之难” 。宋徽宗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 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南宋一位皇帝宋高宗。逼于朝野舆论压力,赵高不得不起用李纲为宰相。可是高宗昏庸无能,比他的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心只想求和苟安。李纲只当了七十五天宰相,便被免职。所有抗金措施,全被废除。太学生陈东、布衣欧阳澈上书请留李纲,竟惨遭杀害。为使耳根清净,赵构竟把李纲远贬海南岛。
▲ 李纲画像
李纲离开朝廷,迤通而行,从江西到湖南,进入广西,然后顺西江而下,但见烟水茫茫,云物凄凉,心情沉重。待到进入康州境内,只见“锦石江山一带长”,“风吹草木送天香”,不禁心潮起优,那位以三寸舌说服赵伦归汉,以锦铺石的陆贾大夫,如今安在?眼见山河破碎,凭谁收拾?感概所系,化作一首首诗歌。到了悦城,举目远眺,服眼前“日染波江红洒洒,风摇浪影碧粼粼”,又见“五山秀峙,蜿蜒有飞跃之状”。听从者说,山有神媪坟和五龙庙,乡人礼拜甚诚。李纲心有所动,即离船登岸,前去参拜神媪。江头求福的人,成千上万。到了庙前,抬头细看,“孝通庙”三字赫然人目,原来是宋大观戊子年所钦赐,距今正好二十年整。想到徽、钦蒙难,半壁江山落入金人之手,李纲眼中垂下泪来。他举步进庙,向着神媪下跪,礼拜再三,心中默默祝祷,别无他求,但求“神明扶正气”而已。他又挥笔写上五首《送迎词》,送给乡人,其中一道写道:
风雨潇潇云气浮,五龙归觐到灵湫。
星霜换易江山在,尚忆当年水际游。
这时,在临安的高宗皇帝正在起草《罪己诏》,准备向金人请降,愿作藩臣,又准备大赦天下,独不赦李纲,以表示死心塌地乡金人投降的决心。
李纲平安到达海南岛。使他一直忧国忧民,心底无限事,却天不假日月,终至英年早逝,享近58岁。
附:李纲《迎送词》
送迎词(五首)
端、康之间地名悦城,五山秀峙,有蜿蜒飞跃之状,山有五龙庙,当秦时神媪临江,五龙从之游,殁葬山上,庙祀至今,灵响甚著,乡人以风雨候龙之归,固作送迎词五绝句以遗之
(—)
风雨潇潇云气浮,五龙归觐到灵湫。
星霜换易江山在,尚忆当年水际游。
灵湫:有神灵寄寓的深潭。这里指五龙山下的泉潭。
(二)
五山秀峙若飞腾,下有澄潭百丈清。 ‘
不用然犀窥秘怪,从来神理恶分明。
然犀:古人说点燃犀角可以看见奇物。
然,同燃。
(三)
万霰千霆霹雳飞,潜藏神用济蒸黎。
何须箫鼓祈膏泽,肯为乡人有所私!
黎:老百姓。
何须两句:何须奏乐打鼓祈求行云播雨,神龙为了造福乡人怎肯有半点私心!
(四)
贝阙珠宫不可子,时因风雨听清吟。
叶公好画真龙出,却恨今无好画心。
却恨句:李纲被贬,忧国忧民,因而无心画龙。
(五)
日染波光红洒洒,风摇浪影碧粼粼。
神龙来去初无迹,多少江头求福人。
综合:《龙母文化润心田》、《康州古色》,有修改
德庆文史创建于2015年9月,专注于发掘德庆乡土历史文化,分享泛德庆地区风土史情。你关注我,我致力于追寻历史本源。本公众号原创作品需取得授权后方可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