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缘由是什么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缘由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558 更新时间:2024/1/18 19:57:00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去学习确实有点晚,相传苏洵从小不喜读书,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的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游山玩水,加之他小时显出优于同龄人的聪慧,更是不将读书放在眼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呢?

苏洵雕像

一个原因来自他的夫人。苏洵的妻子程氏是大家闺秀,学过诗书,她终日劝谏苏洵好好读书,但苏洵并不知悔改,于是程氏自己教孩子们认字读书。苏洵看到程氏对孩子们的管教,又想到自己的顽劣,渐渐意识到如果自己还这样不思进取,将来是要被孩子们耻笑的,他这才考虑起自己的学习来。

直接让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事件,发生在他的母亲去世之年。奔丧的二哥让他写一些章来赞美一下游览过的名川大山,但苏洵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如才能将肚子里那些壮丽景色写到纸上,看着焦急的弟弟,二哥让他编写苏家族谱。在编写的过程中。他看到祖先的事迹,不觉羞愧难当,这才拿起书看了起来。

后来,苏洵多次赶考失败,愤懑的他看了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一气之下将它们焚烧殆尽,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来。这就有了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故事。

苏洵从一个顽劣的少爷变成享誉后世的文坛巨匠,周围的人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见只要想成功,无论什么时候踏出第一步都不会晚。

苏洵妻子

苏洵妻子程氏,是苏轼苏辙的母亲,虽然在当时,女性的地位并不高,但毋庸置疑的是,她对“三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毫不夸张的说,苏洵、苏轼、苏辙能占据“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个名额,程氏的功劳不可磨灭。

苏洵家人剧照

程氏是大理寺程文应的女儿,当时的程家是一个名望大户,程氏从小就生活在富足的环境中,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经文史实也有一定的了解。在程氏18岁的时候,嫁给了19岁的苏洵,成为苏洵的妻子。当时的苏洵并不喜欢读书,整日游山玩水,不仅不挣钱养家,更不思悔改,不图上进。程氏多次苦劝终未果。直到有天,苏洵游玩回来后,发现程氏在教儿子读书,这使得苏洵十分羞愧,也间接促成了苏洵发奋读书。

苏洵妻子程氏看到丈夫幡然醒悟,自然非高兴,她用自己的行动支持着丈夫。不仅把琐碎的家事治理得仅仅有条,更是经营织物生意,补贴家用。程氏的贤惠使苏洵可以专心攻读,终于在散文、论文中取得了极大的造诣。

程氏不仅持家有方,更是能够教书给自己的孩子,这在古代妇女中是很难得的。苏洵妻子并不是没有文化的小家姑娘,而是在富足大家庭中受过教育的人,虽不能说饱读诗书,但也是能拿得出手的,因此她可以在苏洵游山玩水时教孩子识字读书,在苏洵发奋读书时相夫教子。所以,苏洵、苏轼、苏辙的成功,有一部分是来自程氏的功劳啊!

苏洵名二子说

苏洵《名二子说》是苏洵写给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的文章,教育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文章篇幅不长,寄寓了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期盼,也给他们提出了一些意见。

苏洵画像

苏洵《名二子说》分为两段,第一段分别借两个儿子的名字对他们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巧妙地将车子和儿子的名字结合在一起。苏洵认为大儿子苏轼生性旷达,有什么事情都会说出来,因此苏洵给大儿子区明年为轼,希望他可以放低自己的身段,不要因为性格去无意得罪别人。小儿子苏辙沉静内敛,性格平和,苏洵给小儿子取名为辙是希望他可以更加自由洒脱,不要太多的担心祸福。

更多文章

  • 《如梦令》李清照得意之作 巧赞大自然之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如梦令,李清照,得意之作,巧赞,大自然,之美,如梦,李清照

    如梦令李清照李清照一生跌宕起伏,经历了一个女人不应该承受的磨难。虽然生活饱经风霜,但是李清照却坚强的承受着生活带给她的负累。她的内心深处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着她行走在人生的路上。《如梦令》是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所做,所以整首词没有忧伤之意。李清照画像作如梦令时李清照才十七八岁,正是大好年华,所以无忧无

  • 公孙策与包拯一生挚友 相辅相成携手办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孙策,包拯,一生,挚友,相辅相成,携手,办案,公孙策,包拯

    公孙策与包拯公孙策是《三侠五义》里的文学人物,属于那种完全架空的,是虚构出来的人物,他是开封府的六品主簿,说到包拯的助手,除了王朝马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公孙策。少年包青天公孙策剧照公孙策是开封府三口铜铡的设计者,公孙策的研究范围很广,他精通各种断案方法,熟知犯罪心理学,对疑犯的审查手段犀利,公孙策对

  • 唐朝著名诗人元稹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著名,诗人,元稹,生平,简介,元稹,简介,说起,不得

    元稹简介说起元稹,不得不说其相貌,在唐朝这些个诗人中,元稹算是相当帅的,而且这种帅在小时候就有苗头,所以,他年轻时,那绝对是个万人迷,能以一个小官就能攀上了韦夏卿这个高枝,不光有才,帅也是他征服韦丛的一把利器。元稹雕像再说元稹的才,那绝对也是翩翩公子,才华横溢,年少既有才名,从流传至今的诗篇来看,他

  • 水浒传卢俊义是为什么加入梁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浒传,卢俊义,为什么,加入,梁山,水浒传,卢俊义,施公,所

    水浒传卢俊义卢俊义是施公所著水浒传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原本是名富裕的员外郎,后来上了梁山当起了反贼。这完全不是出自他本意,是被人陷害的。卢俊义高大威武加之武艺高强。宋江看上了卢俊义的才能想要拉他入伙。他派吴用装成算命先生为卢府算命。央视版《水浒传》卢俊义剧照卢员外听信了他们说的谎言,认为自己在

  • 书画大师米芾简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书画,大师,米芾,简介,什么样,米芾,简介,大多,画上,成就

    米芾简介米芾简介大多和米芾在书画上的成就离不开。米芾图片米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书画大师,他的作品中最出名的就是他的行书作品。他出生在北宋时期的山西省太原市的一个小地方,长大后由于个人原因搬家到湖北省襄阳市。米芾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受过良好的教育,再加上他自身天赋异禀,他的成就就可想而知了。他小时候

  •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故居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代,文学家,蒲松,故居,什么地方,蒲松,故居,也就是,现在

    蒲松龄故居蒲松龄故居也就是现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城东约8华里,至今还保留着的一个小村落,蒲家庄,为什么世人对于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会这般的留意,原因就是一部蒲松龄穷其一生所编著的这本《聊斋志异》享誉海内外而名声大震。蒲松龄故居照片蒲松龄故居蒲家庄,原名三槐庄。始建于宋代,这个村子的得名是因为村子里面

  • 四大名之《水浒传》中的西门庆人物形象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名,水浒传,中的,西门,人物,形象,分析,水浒传,西门,中

    水浒传西门庆《水浒传》中的西门庆是山东阳谷人士。西门庆是宋朝人,于1086年出生,卒于1119年,是一位贪财好色,奸诈忘义的小人。西门庆原来是一个破落的财主,后来凭借家中不多的财产,在当地开了一个药铺。西门庆在阳谷县是一个典型的地头蛇,因药材生意做的比较成功,西门庆一跃成为了当地的暴发户。西门庆剧照

  •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时期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昭,帝刘,弗陵,在位,时期,事迹,简介,汉昭,简介,也就是

    汉昭帝简介汉昭帝也就是刘弗陵,他是西汉时期的皇帝,也是刘彻的儿子,在八岁的时候就继承了皇位,在位期间有霍光等大臣帮助他处理朝政,所以做出了许多有利于国家发展的事情,可以说在他统治时期西汉的经济和国力都有很大的发展。关于这个人物的信息在汉昭帝简介中有所介绍,那么汉昭帝简介中是如何介绍这个人物的呢?汉昭

  • 清朝后期的戊戌变法具体是在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后期,戊戌变法,具体,在哪,一年,戊戌变法,一年,中国

    戊戌变法是哪一年戊戌变法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一次资产阶级维新运动,这次变法颁布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法令,在这次变法中变法诏令几乎是每隔几天就颁布一个,让人目不暇接,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变法遭到了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阻挠,最终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是哪一年?这一

  • 西门庆究竟是怎么死的 西门庆之死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西门,庆究,竟是,怎么,死的,之死,揭秘,西门,怎么,死的

    西门庆怎么死的西门庆这一人物分别出现在《水浒传》和《金瓶梅》中。相同的是,西门庆在这两部著作中都已淫荡、奸诈、好色的形象示人,所以他的下场也比较凄惨。《水浒传》中,西门庆最终被武松杀死。话说,西门庆是当地的地痞流氓,在王婆的介绍下,他和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暗中私会。西门庆剧照后来,西门庆为了永远地与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