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洵在《心术》里阐述了什么观点

苏洵在《心术》里阐述了什么观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62 更新时间:2024/4/13 20:25:52

心术苏洵

心术是苏洵写作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论述的是兵法的知识,而作者认为治心是最重要的,因此将文章的名字命名为心术。在苏洵看来,一个将领最重要的是修身养性,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战争中获胜。

苏洵雕像

苏洵在心术中指出,将领要有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就像古代经常说的,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了,也不要惊慌。一个将领,在战争中会处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不管是打了胜仗还是打了败仗,都要心平气和,只有平静心情,才能在以后的战斗中发挥自己的正常实力。

苏洵在心术中还指出,了解敌人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特别是敌方将领与君主的信息,他在文章中举出了一个例子,三国时期的邓艾在灭蜀国的时候选择了一条没人烟的道路,将士兵从悬崖上用绳子放下山谷。苏洵认为邓艾的这种作法是明显看准了刘禅懦弱,不敢交战。

苏洵在心术中也说到了勇气的问题。在文章中,黄帝的军队被提到,黄帝的军队很有勇气,打了很多次战斗都没有掉士气,之所以没有掉士气,是因为黄帝所进行的战斗都是正义,不管是同蚩尤大战,还是剿灭四方蛮夷。

苏洵的这篇文章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正确的,很符合封建社会的军事理论。但是把他的这篇文章拿到当代来说,里面有些观点却成为了封建糟粕。他在文章中指出,要让士兵为欲望而战,这个明显是封建时代的糟粕。

苏洵散文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散文,苏洵散文具有鲜明的观点,引用的论据很有说服力,笔风犀利雄健,观点明确独特,被欧阳修、曾巩等大师大加赞扬,也被后世铭记学习。下面介绍几个比较著名的苏洵散文。

苏洵雕像

《送石昌言使北引》在艺术和思想的层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写给即将分手的朋友的赠别,称为“赠序”,这篇文章又不同于普通的赠序,通过回忆描写了与友人的情义,在如述家常的文字中表现出了两人真挚的情谊。再通过二人的成长轨迹,即表现了苏洵本人对人生的看法,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这篇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段的“赠序”,成为当时的一大杰作,也是苏洵散文的代表作之一。

《木假山记》是苏洵的另一力作。虽然题目是“木假山记”,但这篇文章绝不是局限于描写木假山的制作过程,也没有刻意得去赞美雕刻艺术。苏洵通过木假山,抒发了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情怀。苏洵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对知识分子抱有崇高的敬意,但在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并不高,有的人甚至被无端毁掉。苏洵借树木的遭遇,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但又表现出了自己的独立品格,不卑不亢、刚正不阿,这正是苏洵对自己品德的写照。

苏洵散文还有很多,从以上的两篇简介中,可以看出苏洵是一个独特的散文家,他的散文在古文界独树一帜,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洵什么时候中的进士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他是著名的文坛巨匠,文章别具一格,笔风独特,深受人们的喜欢。那么苏洵有没有中进士呢?苏洵什么时候中的进士呢?

苏洵雕像

其实,苏洵并没有考中过进士,虽然他参加了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还有他的二哥苏涣都中了进士。所以,虽然苏洵的文章享誉千古,但他却有没有考中进士的遗憾。

标签: 苏洵心术阐述什么观点心术苏洵写作一篇文章

更多文章

  • 《利玛窦中国札记》了解其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利玛窦中国札记,了解,中国,所见所闻,利玛窦,中国,札记,属

    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属于最早认识中国的传教士之一,而传教的过程中他一直有记录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之后这份日记被另一个传教士金尼阁翻译成拉丁文,整理后出版成书,书名叫《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中国引进翻译时改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在中国居住并传教近三十年,期间虽然辗转多处,但不变的

  • 赵普独相凡十年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赵普独,相凡,十年,做了,哪些,赵普独,相凡,十年,一篇,文

    赵普独相凡十年赵普独相凡十年是一篇文言文故事,而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赵普曾经单独担任宰相一职总共十年。赵普在这担任宰相的十年里一直刚毅果决,不畏强权,并且始终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己任。影视剧中的赵普有传闻,在赵普独相凡十年期间,一次有一个皇帝厌恶之人立功劳,这在当时立功就可以升官,但是因为皇帝非常不喜欢这

  • 对清朝时期的戊戌变法该怎样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时期,戊戌变法,怎样,评价,戊戌变法,评价,生在,18

    戊戌变法的评价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之间,因为时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百日维新”。这是一场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在这次运动中资产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充当了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运动领导人的角色。历史上对戊戌变法的评价是比较高的。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评

  • 鬼脸儿杜兴在水浒中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脸儿,杜兴,水浒,中的,故事,介绍,脸儿,杜兴,水浒传,四十

    鬼脸儿杜兴鬼脸儿杜兴是《水浒传》在第四十七回出现的人物。他身材魁梧,性情刚烈,在蓟州做小生意的时候打死了一个同伙人被扣,随后被杨雄所救。他知恩图报,在三打祝家庄后上了梁山,成了梁山好汉之一。鬼脸儿杜兴长相粗狂,长着一张阔脸,有着一摞络腮,眼睛突出,耳朵偏大,样貌丑陋。喜欢带着一顶头巾,下面穿着一双油

  • 清朝大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大臣,林则徐,虎门,销烟,故事,始末,林则徐,虎门,销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林则徐是清朝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之所以说他是民族英雄就是因为林则徐则广东进行了一场虎门销烟,将毒害国人的鸦片付之一炬,同时抗击英国侵略者成功,因此这件事情直到现在还被人们记住和传颂。林则徐画像清朝中期,社会上的鸦片泛滥,人们在吸食鸦片以后就会上瘾,导致身体瘦弱难以为继,慢慢死亡。

  • 晴雯判词内容解析 晴雯判词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晴雯,判词,内容,解析,有何,深意,晴雯,判词,中国,四大名

    晴雯判词晴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的重要人物,她是贾宝玉的四大丫鬟其中的一个。晴雯长得非常好看,风姿绰约,有点像林黛玉,年纪很小的时候父母双亡,被卖到了贾府,死的时候仅仅十六岁。她位列《金陵十二钗》中的第二副册里。晴雯判词晴雯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首位,晴雯判词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 红楼梦薛宝琴究竟是个怎样的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红楼梦,薛宝琴,究竟,是个,怎样,女子,红楼梦,薛宝琴,中国

    红楼梦薛宝琴薛宝琴,中国古典著作《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她是薛宝钗和薛蟠的堂妹,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查看《金陵十二钗》的时候,并没有她的判词。后人经过整理,将薛宝琴编入了《金陵十二钗·副册》。新版《红楼梦》薛宝琴剧照在《红楼梦》一书中,薛宝琴在全书总的表现非常的突出,她虽然在《红楼梦》所有的戏份中并

  • 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汉,时期,并行,主要,特点,是什么,并行,主要,特点,西汉

    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在西汉初期的时候,出现了一种新的地方行政制度叫做郡国并行制,这种新出现的制度是为了适应刚刚建立的朝代万废待兴的状态。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在实行秦朝就已经出现的郡县制的同时还实行分封制。而郡国并行制的主要特点是兼具了两者的优点。刘邦雕像分封制的特点是国君至高无上,可以说是“普天之

  • 扑天雕李应是为什么上梁山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扑天,雕李,应是,为什么,梁山,扑天,雕李,应在,梁山,排名

    扑天雕李应扑天雕李应在梁山诸将中排名第十一。李应是山庄庄主,他的武器是枪,又在背后藏了五把飞刀,在五十米内都能准确无误地射中目标。李家庄与旁边的另两个庄是同盟,互相支援。杨雄和拼命三郎打算投奔梁山,路上遇见了鼓上蚤。三人路经祝家庄酒店,时迁偷吃了人家报晓的公鸡,在古代没有钟表,公鸡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 闭关锁国的两方面影响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闭关锁国,两方面,影响,分析,闭关锁国,影响,分为,两个,方

    闭关锁国的影响闭关锁国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正面影响是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海上走私和海盗侵略沿海地区的行为,也对维护明朝和清朝封建政权的稳定起到过一定积极作用,同时也让一些心存不轨,企图造反的汉人得不到海外势力的支持,暂时缓解了国内尖锐的民族矛盾。闭关锁国提出者朱元璋画像然而闭关锁国的影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