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三才为什么要辞呈

李三才为什么要辞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807 更新时间:2024/1/17 15:47:34

三才辞呈

李三才是明朝一位为人高调的官员,也是一位仗义执言,敢于犯颜逆鳞的官员,李三才虽然是为官多年,但是始终没有被官场之上的尔我诈磨掉自己的棱角,始终是一位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凭着自己的肝胆做事的人。正是因此,所以李三才的为官之路坎坷异,李三才更是多次提出辞呈,下面就说一下李三才提出辞呈的事。

明神宗画像

1599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诸府。神宗为了搜括民脂民膏以供自己挥霍,派遣出大量的矿监税使,弄得各地怨声载道。李三才所在的辖区也不例外。李三才心疼自己的百姓,于是多次上疏言辞激烈的要求明神宗撤销矿监税使,但是明神宗置之不理,虽然是置之不理,但是心中已经非常厌恶李三才,在心中已经想要找机会好好修理一下这个敢于逆鳞的官员李三才。

机会终于来了,李三才辖区内运河清口一段河水干涸需要开浚并建立新闸,明廷无力支出这笔费用,李三才就请朝廷留下北运的漕粟暂时用作工费。这一建议遭到户部督储侍郎赵世卿的反对,为了对赵世卿施加压力,李三才借口有病神宗提交了辞呈,早就对李三才不满的神宗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后来由于朝廷没有派出合适的官员来代替李三才,所以李三才一直留任。李三才一直与东林党走的比较近,所以被当做了东林党人,于是李三才的任用与否实质上演变成为一个东林党与浙党等反对党之间的党争问题了,并且成为万历朝东林党与反对党之间最为激烈的一次直接交锋。

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李三才无能为力,只好请求罢职。李三才一连十五次提出辞呈,但是都没有得到回音,于是不等神宗允许,李三才自动离职卸任,回到通州定居了。结果明神宗也没有为此责罚李三才。

李三才简介

李三才是明朝后期的一位著名官吏,李三才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李三才经在朝廷中引起党争,而且李三才本人为人又是非常的高调,这使得李三才虽然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是却有能力在明朝朝廷之内引起了几次轩然大波,李三才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位褒贬不一的官员,正是因为有争议,所以越争越出名。下面做一下李三才简介。

李三才画像

李三才,字道甫,号修吾,生于哪一年不是很清楚,祖籍陕西临潼,世代为武功右卫的军官,落籍顺天府通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通州。

1574年,李三才中了进士,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入仕,授户部主事。不久,又升为郎中。

1583年,李三才因为替遭到明神宗严旨切责并且外迁的魏允贞鸣不平被降职为山东东昌的推官,从此,李三才在朝野中声名大。在东昌的时候李三才颇得民心。后来屡有升降,任过山东佥事、河南参议,进为副使,先后两次管理山东、山西学政,最后被提拔为南京通政司参议,召任大理寺少卿。

1599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诸府。连连上疏陈述矿监税使给地方带来的危害,要求明神宗停止这一遣派,但是明神宗置之不理。但是明神宗却将李三才的事情记在心上了,后来李三才看到上疏无效,请辞官职,明神宗竟然应允了,后来关于李三才的任用问题引起了明朝廷的东林党争。后来李三才在明神宗没有批准的条件下辞官回到了通州,开始讲学授徒,置办起双鹤书院。但是李三才为人非常高调,使得很多官员揪住其不放,屡次上疏弹劾李三才,最总李三才被明神宗落职为民。

1621年,围绕李三才的任用问题,又掀起了轩然大波,党争一场激烈。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对同光中兴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同光,中兴,评价,同光,中兴,评价,清朝,末年,同治

    同光中兴的评价同光中兴是清朝末年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统治期间出现的一段社会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获得了发展的时期。同光中兴是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式的存在着很多隐患的“繁荣”,同光中兴是无法称之为“盛世”或者是“治世”的,下面做一下同光中兴的评价。同治皇帝画像同光中兴的评价一:同光中兴是我国的

  • 李三才王锡爵的异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三才,三才,王锡爵,同点,李三才,三才,王锡爵,都是,明朝

    李三才王锡爵李三才和王锡爵都是明朝著名的官员,李三才生于哪一年不是很清楚,卒于1623年,1674年中进士之后入仕。王锡爵生于1534年,卒于1611年,1562年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二入仕。从生卒年月和入仕时间上来看两个人是同一时期的人。两个人存在着某些相同的地方,但是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下面就比较

  • 刺史制度是在什么时候设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刺史,制度,是在,什么时候,设立,刺史,制度,什么时候,设立

    刺史制度什么时候设立的关于刺史制度什么时候设立的这个问题,其实刺史制度是在西汉时期就设立了,但在西汉之前也已经有这种模式的工作机构了,只是叫法不同,在西汉时期正式命名为叫做刺史制度。实行刺史制度的汉武帝图片之所以在西汉时期设立刺史制度是有一定的原因,首先在西汉之前的朝代就有刺史制度的模型了,当时的皇

  • 刺史制度的意义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刺史,制度,意义,分析,刺史,制度,意义,西汉,汉武帝,时期

    刺史制度的意义刺史制度是西汉汉武帝时期正式设立的一项制度,那么刺史制度的意义有哪些呢?刺史制度图片刺史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刺史制度的意义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刺史制度之所以在这个时期设立,是因为在刺史制度确立前,国家曾设有监御史,这个机构没有像皇帝所希望的那样的,反而是利用权

  • 李三才请停矿税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三才,三才,请停,矿税,怎么回事,李三才,三才,请停,矿税

    李三才请停矿税李三才是明神宗时期的一位著名的官员,李三才出身于官宦世家,后来中了进士,从此入仕,曾经在京师为官,但是后来因为替自己的朋友仗义执言而被明神宗贬谪去了山东东昌,在东昌期间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后来官职屡有升降,1599年,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诸府,从此开始了李三才请停矿税的

  • 著名官吏李三才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著名,官吏,李三才,三才,简介,李三才,三才,简介,李三,才

    李三才简介李三才是明朝后期的一位著名官吏,李三才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李三才曾经在朝廷中引起党争,而且李三才本人为人又是非常的高调,这使得李三才虽然官职并不是很高,但是却有能力在明朝朝廷之内引起了几次轩然大波,李三才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位褒贬不一的官员,正是因为有争议,所以越争越出名。下面做一下李三才简介

  • 质古公主与奥姑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质古,公主,奥姑,是什么,关系,质古,公主,奥姑,辽国,当时

    质古公主奥姑质古公主是辽国当时的皇帝耶律阿保机和皇后述律平唯一的女儿,她饱读诗书,长相倾国倾城,继而,她嫁给了自己的亲舅舅萧室鲁,在当时的辽国皇室看来,侄女和舅舅联姻是最好的。同时,质古公主也是奥姑,那么,奥姑在辽国当时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呢?《寻龙诀》中的质古公主剧照其实奥姑乃是萨满族的神女,拥有着

  • 吴越王钱镠究竟过得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越王,越王,钱镠,究竟,过得,怎么样,吴越王,越王,钱镠

    吴越王钱镠在中国浙江临安市,锦城镇,太庙山的南边,有一处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浙江唯一保存完好的帝王陵墓,也就是吴越王钱镠的墓地。那么吴越王钱镠的一生究竟如何呢?吴越王钱镠图片钱镠,生于公元八百五十二年。相传钱镠出生时有满屋的红光,还有兵马的声音,正因如此,他的父亲钱宽认为这是不详之兆,要把他丢到

  • 质古公主墓到底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质古,公主,到底,怎么样,质古,公主,西辽,皇帝,耶律,阿保

    质古公主墓质古公主是西辽皇帝耶律阿保机和当时的皇后述律平唯一的女儿,因此她备受宠爱。并且她还是当时萨满族的神女奥姑,她是辽国281年以来唯一的一个成为奥姑的公主,因此,她在辽国人民心中的地位非常高。而且她嫁给了自己的舅舅萧室鲁,述律平的亲弟弟,在当时的辽国,侄女和舅舅乃是最亲的婚姻,因此,她的父皇和

  • 钱镠钱学森究竟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钱镠钱,学森,竟有,什么,关系,钱镠钱,学森,钱镠,吴越,创

    钱镠钱学森钱镠是吴越国的创建者,钱学森是两弹一星创造者。那么钱镠钱学森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钱学森图片钱镠和钱学森两人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都曾为世界做出过卓越的贡献。根据资料记载,钱镠与钱学森之间存在着莫大的关系,钱学森是钱镠的第三十三代世孙,可是两人不仅有着血缘的关系,更是都与世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