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治学态度如何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谁

孔子治学态度如何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56 更新时间:2024/3/4 2:13:49

孔子治学

一说起古圣先,在人们心中一闪而过的就是孔子。孔子弟子三千,其中约有72位贤人。时至今日,世界各地没有不知道伟人孔子的。在西方各国很多地方都树立孔子的圣像,可见人们如仰慕这位伟人的高风。

孔子治学

关于这位伟人的的学说博大精深,若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发掘孔子的治学思想,从中受益,肯定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他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对社会现实也是秉着积极的态度,希望在世能够有所作为。或许是出于对社会的关注,在孔子的治学领域中,偏重的是社会政治,人伦理等方面。在他的治学成就上,不仅仅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还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家,他自己始终是以自己的治学之道作为教人于己的蓝本,换一种说法就是,他之所以能够在教育上面取得成就,还要来自于他的治学之道的思想。曾在《论语》的开篇就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看得出来他的观点,他认为治学育人是两个相通的一面。后来又在“学而不厌,会而不倦”中能够读到孔子不但乐学而且还乐教。

在治学和与人方面,他认为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并且还非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生活与治学中,他也常常发出感慨,注重训练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有教无类”算的上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没有提出教育机会均是相等的概念,但是从他的教育思想和种种实践却体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理论。

孔子最喜欢的弟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私立教育的创始人,从孔子开始,平民百姓才有了享受教育的机会。孔子什么也没有改变,但最终还是留名百世。作为一个教师,他的身份与其他教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他也有喜欢的学生,有不喜欢的学生。

孔子弟子图像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说,颜回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可是,这个答案也未必是全对的。当时的颜回身性格沉稳好学,从来不与他人相争。并且每次在上课的时候,他都是不会主动举手提问。但相反的,下课之后的他确实是另一副样子,他与同学们积极谈论,善于发挥,还把上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得非常好。孔子一开始以为他比较愚钝,后来发现他非常聪明。

有的时候孔子认为颜回是比自己还要贤的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骄傲的孔子这样高看颜回呢?原因就是,孔子是一位理想主义者,而颜回则比他更有理想主义。孔子是用自己的思想想把自己的理想主义加于这个世界,颜回则恰恰相反,他更愿意先用自己来实践这个理想主义。甚至有的时候孔子对自己的话都持怀疑的态度,可是颜回确是坚决的信从他。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颜回就是孔子完美的一面。

在《论语》一书中,也能看的出来孔子对颜回的赞赏也是最多的。但事实上,颜回还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过于死板,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孔子学术上的一些问题,颜回是帮不上任何作用的。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身为教育家的名声与作为思想家的名声一样大,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生精力的人,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行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孔子像

孔子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在对每个人的教育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应该要根据每个人个人的特点以及能力来施行教育,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他还提倡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孔子还强调在教育学生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标签: 孔子治学态度如何喜欢弟子孔子治学说起古圣先

更多文章

  • 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参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巨鹿,之战,项羽,多少,参战,巨鹿,之战,项羽,多少,秦二世

    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秦二世元年,项羽和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抗秦起义。此时,项羽才二十四岁,自从以后项羽开始带领吴中男儿起义反秦,开始登上追逐权利的舞台,在此过程中,许多战役都展示了他无双的武艺。巨鹿之战是项羽的成名战役之一,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呢?项羽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大起义中,项羽

  • 揭秘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揭秘,吴起,变法,败的,原因,吴起,变法,败的,原因,作为

    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吴起变法,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一场变法运动,但它的持续时间却短的还来不及追忆便结束,那么吴起变法为何时间会这么短,吴起变法为何最终以失败告终,吴起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吴起图像谈到吴起变法失败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吴起这个人了。吴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吴起,出生于前440年,诞生的国

  • 孔子适郑是什么典故 孔子九思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适郑,是什么,典故,九思,说明了,什么,孔子,适郑,生

    孔子适郑生活中有一句“丧家之犬”的成语,它意在比喻那些无家可归的狗,但实质上是比喻那些失去靠山,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关于这个成语的出处,是来自于《史记·孔子世家》中“孔子适郑”的典故。孔子周游列国图故事内容大概是:有一天,孔子来到了郑国不巧和他的弟子走散了,孔子很是焦虑,在城墙东门旁很是着急,这

  • 孔子故居介绍 孔子坟墓位于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故居,介绍,坟墓,位于,何处,孔子,故居,众所周知,我

    孔子故居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为我国文化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他的故居也成为山东一大著名景点,令不少游客争相前往,只为欣赏和感受故居中依旧存留的文化气息。孔子故居孔子故居位于山东曲阜市,孔子故居分为孔庙、孔府、孔林,无一不是令人称赞的建筑

  • 揭秘扶苏和项羽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揭秘,扶苏,项羽,是什么,关系,扶苏,项羽,关系,秦朝,末年

    扶苏和项羽的关系秦朝末年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耳熟能详的的英雄都在这个时代出现过,扶苏、项羽、刘邦都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许多人都很想知道扶苏和项羽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一段故事呢。公子扶苏扶苏,嬴姓,赵氏,所以应该叫做赵扶苏,世人都称公子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大儿子。扶苏在秦朝统治时期具有儒家思想的

  •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分别是什么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书同文,车同轨,行同,分别,是什么,政策,书同文,车同轨,行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政令。政令内容包括统一文字和语言,统一车轨的轨距,统一道德与规范,还有统一度量衡等相关举措。秦统一文字表关于这个大型改革运动,在两千多年前的华夏大地是首例,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先例。“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

  • 孔子为何崇尚易经 孔子思想和道德经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孔子,为何,崇尚,易经,思想,道德经,关系,孔子,易经,中国

    孔子易经中国人一般的观念认为,只要学了《易经》,就可以天上地上无所不知了。但实际上到底能不能达到这个程度,还是个未知的问题。从古到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把《易经》全部读懂。孔子画像《易经》这本书也是指《周易》,值得大家注意的就是,这本书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

  • 孟子养气章述如何养成浩然之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孟子,养气章,如何,养成,浩然之气,孟子,养气章,人们,常说

    孟子养气章人们常说,君子善养浩然之气。这句话就是孟子说的,被记录在孟子与他最得意最看重的学生公孙丑的对话之中。浩然之气在这段对话中,孟子用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学生不要想着不劳而获,不要动歪门邪道的心思,要有浩然正气,一个人的思维格局要非常广阔,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境界。君子要把时

  • 孔子属相是什么 孔子过而不式说明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属相,是什么,不式,说明,什么,孔子,属相,生于,春秋

    孔子属相孔子是生于春秋时期,是我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政治家。他从开创了私人讲学到风气,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当然位居现代,他的身世之谜自然成为了众人所好奇的一面。孔子雕像据历史上记载,孔子从出生到他去世一共有73年,虽然历史上有过许多的争议,但现在已经基本确定,他的生卒年为公元前551年——

  • 孔子有多高 孔子孝道主张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多高,孝道,主张,什么,孔子,多高,关于,史上,著名

    孔子有多高关于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来说他的一生为世界文化做了巨大的贡献。他,大概是人类文明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了。生前培养过数千弟子;死后,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影响甚大,甚至成为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主流思想。石雕孔子像作为一个个体来说,他的一切都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因此就延伸出来他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