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班朱尼河盟誓简介资料

班朱尼河盟誓简介资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48 更新时间:2023/12/23 5:32:59

班朱尼河盟誓简介

班朱尼河盟誓,是历史上著名的一次盟誓事件,泰和元年即公元1201年中,当时铁木真的大军已经把竞争对手札木合率领的联盟打败,但是在次年遭遇乃蛮的联合镇压,势力渐微,并引起当时汗的忌惮。

班朱尼河盟誓画像

在公元1203年,王汗突袭铁木真部,被打到班朱尼河附近,此时的铁木真处镜也极为艰难,与大部队失联,只剩下随行人员一共19人,没有吃没有喝的,铁木真有感而发,他把班朱尼河的浊水同随行人一一共喝,他忠实的追随者们宣誓,“使我克定大业,当与诸人同甘苦。苟渝此言,有如河水。”于是,班朱尼河盟誓事件在以后,就象征了艰苦创业时,同甘共苦的精神。

班朱尼河盟誓,对当时蒙古各阶层人民来说,很具有象征意义,因为当时班朱尼河盟誓的二十人中,不仅有不同部落的蒙古族人,还有四个穆斯林族人和几个佛教徒,而且铁木真的亲信,算起来只有他自己的亲弟弟哈撒儿,班朱尼河盟誓建立在共同忠诚跟随铁木真的基础下,超越了部落区域,种族仇恨,宗教信仰,比血缘还亲密,比部属还忠心的关系,班朱尼河盟誓已经具有现代个人选择,对彼此忠诚的契约关系,而班朱尼河盟誓的十九个人,都为铁木真的蒙古帝国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他们各自背后的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也看到了蒙古帝国的统治包容天下,共克时难的精神。

班朱尼河盟誓的评价

班朱尼河盟誓,发生在公元1201年,铁木真及一行人共20人在班朱尼河附近,共饮浊水,共同盟誓,以此表明效忠铁木真,共创大业,同甘共苦。班朱尼河盟誓对处于绝境的铁木真而言,是一个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的行为,但是在后世,班朱尼河盟誓已经成为了兄弟之间的,同甘共苦的象征。

班朱尼河盟誓战役图

班朱尼河盟誓的评价,在蒙古帝国内非常高,当时班朱尼河盟誓的十九个人,在铁木真开创蒙古帝国大业的过程中,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而且功勋非凡,深得铁木真的信任,这十九个人跟随铁木真的帝国大业而名垂千古了。班朱尼河盟誓隐含的象征意义,也深得后世的研究。

当时参与盟誓的十九个人中,只有一人也就是铁木真的亲弟弟哈撒儿和铁木真同出一个部落,其皆是外族人,而且还有四个穆斯林几个佛教徒,这种不同部落不同信仰的组合,能共同盟誓效忠铁木真,是建立在对铁木真能力认可的基础上,充满了人格崇拜的因素。

班朱尼河盟誓后,铁木真和盟誓的众人践行誓言,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班朱尼河盟誓在帝国内部引起的震动,大家看了铁木真对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包容,班朱尼河盟誓凝聚了不只是十九个人的人心,而是整个蒙古境内不同部落的人心,所以,班朱尼河盟誓可以说是铁木真为人处世的一个写照,也正是这种性格,铁木真才能收服不同人才,降服甚至原先敌对的人,才能成就伟业,开创蒙古帝的大业。

标签: 班朱尼河盟誓简介资料班朱尼河盟誓简介历史上

更多文章

  • 后蜀高祖孟知祥是一位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后蜀,高祖,孟知祥,一位,明君,高祖,孟知祥,一代,明君,曾

    高祖孟知祥高祖孟知祥是一代明君,他曾是我国四川成都的一名皇帝,其在成都创立的功绩一直被人们所纪念,孟知祥原本是河北人,出生贵族,但是有专家通过历史考证发现孟知祥继承了少数民族的血脉,其见于孟知祥的陵墓建筑。高祖孟知祥画像孟知祥曾经是在后唐时期备受朝廷的重用,但是后来心中起了独霸一方的念头,于是经过了

  • 王昌龄采莲曲原文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王昌龄,采莲曲,原文,翻译,采莲曲,王昌龄,作为,一名,边塞

    采莲曲王昌龄王昌龄作为一名边塞诗人,一生当中创作的边塞诗数不胜数。但是,王昌龄除了创作边塞诗,同样也创作了很多其他种类的诗词,《采莲曲》王昌龄这首就是其中最受人喜爱的一首诗。采莲曲诗画图《采莲曲》原文:“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正如大家所见,《采莲曲》是一首

  • 爱国诗人陈与义的诗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爱国,诗人,什么,特点,义诗,宋代,诗人,北宋,之交,因此

    陈与义诗宋代诗人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诗人,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可以以金兵入侵为主要的分界线,分成了两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在前期的时候,诗人主要是写了个人生活的相关事情,但了南迁之后,诗风转变,将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陈与义作品陈与义前期的作品主要是写了自己生活情趣方面的事情,风格明朗,诗风轻

  • 王昌龄最擅长的是哪种文体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昌龄,最擅,长的,哪种,文体,王昌龄,最擅,长的,我国,唐

    王昌龄最擅长的是王昌龄是我国唐朝时期最为著名的一位诗人,在王昌龄的一生当中,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篇。那么,王昌龄最擅长的是哪种文体呢?王昌龄石像照在我国的《全唐诗》当中,给予了王昌龄极高的评价。我们都知道,李白可以说在我国唐宋时期的诗人当中,成就绝对是最高的一位诗人,被后人赞誉为“诗仙”。而在《全唐诗

  • 后蜀君主孟知祥儿子有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蜀,君主,孟知祥,儿子,几位,孟知祥,儿子,几位,在的,四

    孟知祥儿子有几位在现在的四川首都成都又有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蓉城,而蓉城之所以叫做蓉城,是因为当时的后蜀国的开国皇帝孟知祥。下面主要来介绍一下孟知祥儿子有几位。孟知祥三子孟昶画像孟知祥在一辈子的努力拼搏之后,终于登上了皇位,在登上皇位之后七个月,孟知祥就病逝了,他死后由他的儿子来登基为皇继承父业,那

  • 井木犴郝思文是什么人 井木犴怎么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木犴,郝思文,思文,是什么,怎么,木犴,郝思文,思文,水浒传

    井木犴郝思文郝思文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是井木犴,他和关胜是拜把子兄弟,更随关胜一起讨伐梁山,被抓后投降梁山,在梁山大聚义的时候上应地雄星,在征讨方腊的时候战死在杭州。井木犴郝思文传说郝思文的母亲在怀他之前梦到井木犴投胎,所以有人称他是井木犴,他精通十八般武艺,是个出色的武将,但是一直没有做官的

  • 后羿与嫦娥得到不死药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嫦娥,得到,不死,故事,嫦娥,羿因,射下,九个,太阳,人间

    后羿与嫦娥后羿因射下九个太阳,在人间享有很高的美誉。很多百姓慕名而来,希望后羿能收自己为徒,教自己精湛的箭法。有一个叫蓬蒙的少年乘机混了进来。不久之后,后羿娶了美丽的嫦娥为妻,除了日常狩猎和教习之外,后羿和嫦娥经常在一起。嫦娥剧照俩人十分相爱,众人都称赞后羿和嫦娥是郎才女貌。一次,后羿去了昆仑山,准

  • 上古时代后羿的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上古,时代,资料,资料,后来,人们,说到,后羿射日,故事,指

    后羿的资料后来,人们在说到“后羿射日”的故事时,后羿指代的就是“羿”。后羿是上古时代尧时期的人,他的妻子是赫赫有名的嫦娥。在当时,后羿是有名的神射手,他帮助尧射下了九个太阳。从此,尧得到了百姓的拥戴,后羿得到百姓的称颂。后羿雕塑以今天的地名来时,后羿家住于河南省商丘市。传说,帝尧时期,八百姓深受九个

  • 南楚皇帝马殷墓真是马王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南楚,皇帝,马殷墓,真是,马王堆,马殷墓,楚王,马殷,五代十

    马殷墓楚王马殷是五代十国时期占据湖南、广西等一带的独立政权。他所建立的楚国是受梁太祖认证的官方政权。马殷对楚国的贡献是十分大的。是他让一个穷乡僻壤之地发展成为了一个富饶的商贸中心。楚国的百姓都十分爱戴他。那么马殷死后,马殷墓又在什么地方呢?马殷雕像我们纵看五代的历史,可以发现:五代时期的帝王都会将自

  • 早行陈与义的七言绝句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早行,七言,绝句,分析,早行,首诗,宋代,诗人,义所,创作

    早行陈与义《早行》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主要是写在没有天亮之前,诗人孤身一人在路上行走的感觉,在诗中运用很多的感官描写,比如听觉、视觉和感觉登相互融合,从中描写出一副早行的场景,凸显出了诗人意境高远和孤独寂寞的感觉。陈与义画像第一句交代了气候的凉意和早行的时间。那时候刚好露水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