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本之争经过和结果到底是怎样的

国本之争经过和结果到底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67 更新时间:2024/4/23 5:50:12

国本之争经过

国本之争的经过,是一次帝王和大臣们之间的较量。以下就是国本之争经过。

郑贵妃画像

自从明神宗有了立朱常洵为太子的念头以后,朝臣们惊慌失措。纷纷上奏请求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万历十四年,首辅大臣申时行上疏朝廷,列举了明英宗和明孝宗幼年被立为皇太子的事情,请求明神宗立朱常洛为皇太子。但是明神宗以太子年幼为借口,拒绝了这个要求。大臣们对此惶恐不安,户部吏部等大臣纷纷进言,请求册立太子,甚至以强烈的语气跟明神宗对话。明神宗大怒,不仅将进言的大臣贬黜京城,还加封了郑氏。但是在处罚姜应麟的旨意上也说明了会遵循长幼秩序。

虽然明神宗驱逐了了部分要求册立朱常洛为太子的大臣,但是京城依然有不少大臣拥护朱常洛。在长达十几年的斗争中,这种请求屡见不鲜。并在万历十八年达到顶峰。

万历十八年,群臣杜门请辞,逼迫明神宗册立太子。无奈之下,明神宗只好推至明年。之后有借各种理由推脱。

到了次年,工部张有德提议册立太子准备,不被明神宗批准,还被罚了三月俸禄。首辅申时行与大臣对此表示反对,明神宗大怒。后来又因为申时行在暗地里表明辩白,最终名誉扫地,辞官回家。一起请求的大臣,也被弹劾或梃杖。这是明神宗暂时赢得一局。

明神宗认为已经减少了阻碍,就开始着手改立太子,先将三位皇子都封王,然后再其中选太子。但是由于大学士王锡爵既不想得罪神宗,也不想与大臣为敌,就请求皇后抚养皇长子。这使大臣们纷纷质疑了太子的合法性。这一次明神宗也没有成功。

经过了长达15年的斗争,最后在皇太后的直接干预下,明神宗终于立了朱常洛为皇太子。

国本之争结果

明朝的国本之争,使得原本就日暮西山的大明王朝更加脆弱,它消耗了明朝最后的一丝希望。那么国本之争结果如何呢?

朱常洛画像

1601年,也就是万历29年,在争斗了十五年之后,明神宗终于向大臣们妥协,立朱常洛为皇太子。同时立朱常洵为福王,封朱常瀛为桂王、朱常浩为瑞王。明朝的一些成年的皇嗣也被纷纷册封。浩久的国本之争看似结束了,但是福王朱常洵并不甘心。原本他应该立刻去他的封地。但是朱常洵并未起身,他还在寻找机会。

万历四十三年,宫廷之中发生了著名的“梃击案”。一个叫张差的太监拿着木棍进入太子所居住的慈庆宫,打伤了守门的太监。张差被抓住后,供出是郑贵妃所指派,郑贵妃想谋害太子。此事一出,虽然不知道这件事情的真伪,但是整个朝廷的舆论,让郑贵妃和朱常洛压力巨大,大家都以为朱常洵有取代太子的野心。无奈之下,朱常洵只能离开京城,远走封地。

国本之争,皇太子朱常洛最终获得了胜利。再也没有人能够威胁他的地位。

国本之争,虽然是明朝的“祖训”获得胜利。但是这次“胜利”,却最终加速了明帝国的灭亡。太子朱常洛,也就是明光宗,他在政治上的无能,跟他的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明神宗和明光宗两父子,将明朝最后的一点生机断送了,二十几年以后,明朝在农民起义军的呐喊声中灭亡。

标签: 国本之争经过结果到底怎样国本之争经过一次

更多文章

  • 国本之争简介 国本之争起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国本,之争,简介,起因,是什么,国本,之争,简介,明朝,后期

    国本之争简介国本之争,是明朝后期神宗皇帝册立太子的问题。因为太子是“国之根本”,所以这一事件就被称为“国本之争”。那么国本之争的简介是什么呢明神宗朱翊钧画像国本之争,是明朝神宗时期发生的最复杂的政治斗争。按照中国古代帝王皇位传递的法则--嫡长子继承制,皇长子朱常洛从法度上来说是明神宗皇位的继承者。但

  • 水浒传鲁智深简介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水浒传,智深,简介,资料,智深,简介,小说,作者,笔下,塑造

    鲁智深简介鲁智深是小说作者笔下塑造的一个英雄人物,本名叫做鲁达。他在作者的笔下第一次出场的他头上裹着一个头巾,脑袋后面有两个金环,身上穿着的是绿丝战袍,腰间还系着条青绦,脚上穿的是鹰爪皮的靴子,身份是经略相公手下的提辖,被人们尊称为鲁提辖。鲁智深泥塑当然生性豪爽的他,也有着一番大的作为,首先是为一对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目的,政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孝文帝是北魏政权的第六位继承人,拓跋宏五岁时登基为孝文帝。在母亲冯太后的帮助下,孝文帝亲政后,在北魏实行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孝文帝之所以有坚定的信心来实行改革,原因在于孝文帝看到了北魏社会暴露的弊端,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让北魏恢复活力。孝文帝雕像孝文帝意识到了吏治的弊端,在政治上颁布

  • 人们对伊犁条约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人们,伊犁,条约,评价,怎么样,伊犁,条约,评价,人们,对于

    伊犁条约的评价人们对于《中俄伊犁条约》都有怎样的评价呢?下面来看看伊犁条约的评价。左宗棠雕像对于伊犁条约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伊犁条约》和其他不平等条约一样,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后却屈服于俄国的威逼胁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伊犁条约》,致使国家主

  •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民族,融合,关系,分析,北魏,孝文帝,改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后人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孝文帝在推行改革中,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项措施便是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这是由于这两项政策,才得以促进民族融合,为后来民族统一奠定了坚实、强有力的基础。孝文帝雕塑孝文帝5岁登基后,母亲冯太后便为孝文帝找来了汉族老师

  • 周必大的成就有什么 对周必大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必,大的,就有,什么,评价,如何,周必,大的,成就,就是

    周必大的成就周必大的成就是非常大的,他在政治上有很好的建树,深得皇帝的敬重。南宋时期,国家内忧外患,周必大位高权重,一心为国操劳。他主张对外平等相待,不亢不卑。对内主张强兵、富国、安民、政修,不畏权贵,在保持国家安定团结方面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周必大作品周必大的成就也体现在文学方面,他文学修养极高,为

  • 宋朝崔与之的生平事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崔与之,与之,生平事迹,介绍,崔与之,与之,生平,字正

    崔与之的生平崔与之,字正子,号菊坡,谥清献,广州人,南宋进士。崔与之的生平充满着辉煌,最终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宵宫致仕,爵位封至南海郡公,写有《崔清献公集》一书,享年八十二岁。崔与之雕像崔与之的生平中一开始也是充满挫折,他出生在清贫之家,幼年丧父,但他不怕苦难,立志于救国济民。他虽然读书刻苦,但命运

  •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什么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什么,时间,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间为了改革的持续和深入,孝文帝改革共分为两个阶段了执行。前期主要由冯太后主持改革,改革时间为公元471年至公元490年。孝文帝五岁时候登基为皇帝,朝政大权都由冯太后主管。在冯太后的主持下,前期主要进行了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孝文帝剧照冯太后意识到了朝廷官吏的黑暗,为了不让北魏朝廷腐败和

  • 历史上是谁去签订的伊犁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上,谁去,签订,伊犁,条约,谁去,签订,伊犁,条约,可以

    谁去签订的伊犁条约可以说伊犁条约对于中国的损害相比之下没有其他条约那么大,那么,是谁去签订的伊犁条约呢?曾纪泽画像签订伊犁条约的这位清政府大臣就是曾纪泽,他是曾国藩的儿子,清朝著名的外交家。1880年2月19日,清政府任命大理寺少卿、驻英法公使曾纪泽为钦差大臣出使俄国。曾纪泽此去俄国的目的就是希望通

  • 南宋名臣崔与之简介 崔与之的成就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宋,名臣,崔与之,与之,简介,就有,什么,崔与之,与之,简

    崔与之简介崔与之是一名著名的历史人物,他给世人不仅仅留下了光辉的德行,还留下了高雅脱俗的文字与一片赤诚的爱国之情。在崔与之简介中说道,崔与之是一个很洁身自好和努力精进的人,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是他从来都不会放弃自己,一直坚持着努力进取。崔与之雕像从崔与之简介中我们可看出,崔与之一直都是一个清官,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