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徐浩是谁 徐浩书法有何特点

历史上的徐浩是谁 徐浩书法有何特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387 更新时间:2024/2/16 10:13:12

徐浩是谁

徐浩是谁?徐浩,字季海,出生于703年,现在的浙江绍兴一带,是唐代有名的大书法家。其父亲名叫徐峤,也是当时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徐浩从小时候开始,就受到他父亲的教导,用功读书,用心练字。十几岁的时候通过科举考试,考取了明经。唐肃宗在位时,因为他书法遒劲有力,曾授予他中书舍人的职位,传递给四方的诏令,旨意,都由徐浩来书写。后来,徐浩辗转又进了国子监负责祭酒。

徐浩画照

了解了徐浩是谁,再了解徐浩凭借自己的书法优势,曾经写过《论语》和《朱巨川告身》等多部文学作品,受到了当时很多爱好写作练字之人的好评。除了在文学上,徐浩临摹过多部作品之外,在石碑雕刻方面,他也有着很高的造诣。徐浩最擅长写的字体是楷书,大历四年的时候,在今天的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徐浩写下了《大证禅师碑》这部作品,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好评。781年,为了纪念死去的高僧不空三藏,皇上又一次命令徐浩在今天的西安市,写下了《不空和尚碑》,以此来让后人记住不空三藏留下的贡献。这也是徐浩生平最有名的代表作品之一。

徐浩作为一名书法家,他的字迹遒劲有力,不管是字形,还是字的整体构造都是有骨架的,看起来给人一种意气风发,朝气蓬勃的向上之感。这也是徐浩能够盛极一时的原因所在。但不幸的是,在刻完《不空和尚碑》的第二年,徐浩便因病去世了。

徐浩书法

徐浩是唐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他的字迹从小时候开始,就受到他父亲的熏陶,再加上徐浩本身勤奋努力,因而练出了一手好字。他的名字在当时也是被很多人都知晓的。关于徐浩的书法,根据历史上书籍中的记载,同时也有一些相关的作品出土为证,当前大部分的观点是认为,徐浩是最擅长写楷书的,草书和八分排名则靠后一点。这种字体风格的形成和他父亲徐峤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徐浩书法作品

徐浩的书法风格笔力圆劲、混实,写作特点自成一家。但每一代人对于他的书法所持的观点,大多都是好坏皆有。在《新唐书·徐浩传》这本书中,关于徐浩的书法是这样描写的:怒猊抉石,渴骥奔泉。这几个字是说徐浩的书法非常有气势,有筋骨。但与此相反,唐代一位名叫吕总的人却认为,徐浩的书法虽然精炼成熟,但却缺少了一种趣味,看起来十分的枯燥无聊。每个人的欣赏眼光都是不同的,究竟徐浩的书法怎样,我们也无从对此加以判断。

但在当时,徐浩确实是凭借自己的书法而得到了重要。其中他的代表作品《不空和尚碑》,是徐浩死的前一年写的,至今这一石碑在陕西西安还被完好无损的保留着。关于徐浩在这一石碑上的刻字,历代的评价都是非常高的,认为石碑上徐浩的书法成熟稳重,字体的构架有筋骨,尽管看起来有一点笨拙的感觉,却也不失韵味。除了这部作品之外,《朱巨告身》也是徐浩书法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徐浩生平

唐代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诗歌盛行的朝代,同时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很多像颜真卿欧阳询以及徐浩等等这样的大书法家,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参考的真迹,也是很多收藏家的一直追求的收藏品。其中徐浩就是这样一个有名的书法家,下面来介绍下徐浩生平,703年,他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中,其父亲名叫徐峤,对书法以及文学创作等都非常有研究,在父亲的感染和熏陶之下,小时候的徐浩也便逐渐爱上了练字。再加上徐浩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踏实刻苦的孩子,不久他的书法便在当地小有名气。

更多文章

  • 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郡县制,行省,区别,郡县制,行省,区别,作为,一项,地方,行

    郡县制和行省制的区别郡县制作为一项地方行政制度被正式推行是在秦朝,行省制正式成为一种国家管理的政治制度是在元朝。行省制的成立建立在郡县制的基础之上,融合了魏晋隋唐时期的行台和之前金国的行尚书省的制度。行省制郡县制的影响范围比较大,它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管理制度,而行省制是从元代开始真正在全

  • 朱熹的诗句中名句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熹,诗句,名句,介绍,朱熹,诗句,南宋,时期,著名,学家

    朱熹的诗句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还是一个诗人,曾经做过南宋朝廷的知府,巡按,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文人仕官,政绩蜚然,在治理百姓,救灾赈灾上很受百姓的爱戴,他一生写过很多诗句,诗词歌赋都有涉历,是一个全面型人才。朱熹像朱熹的诗句有很多,随便都能说出几句,比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

  • 钱俶名字读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钱俶,名字,读音,是什么,钱俶,读音,吴越,地区,最后,一位

    钱俶读音钱俶是吴越地区的最后一位帝王,他开始的时候名字为弘俶,后来才改为现在一直用的这个名字。在后晋时期他开始的时候担任过台州地区的刺史这个职位,后来才被立为国王,在宋太祖时期曾经发动平定江南的战争,那个时候他因为献上了良策因此而受到了重视。看到这个人名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钱俶读音,那么钱俶读音是什

  • 五胡乱华吃女人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胡乱,华吃女,人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胡乱,华吃,女人,我

    五胡乱华吃女人我们所有人都知道,中国的疆域辽阔,历史上曾存在数十个国分裂的局面。即使是在后来变为一国之后,西北地区放牧的少数民族等也是难以控制,他们经常作乱,而我们却无可奈何。历史上的五胡乱华就是这样,在这段悲惨的历史中,整个汉族人民都经历了无比屈辱的时光,现在看来,简直让人唏嘘不已。胡人雕像五胡乱

  • 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教育思想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宋,学家,朱熹,教育,思想,概述,朱熹,教育,思想,号晦

    朱熹的教育思想朱熹,号晦庵,晚称晦翁,世称朱文公,亦称朱子,是宋朝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他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洲知府等官职,为官清正廉明,颇有政绩,还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书院,紫阳书院,后来陆陆续续的还有武夷书院,白鹿书院,岳麓书院,朱熹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他为这些书院制定的

  • 东汉开国名将王常的故事 王常的评价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汉,开国,名将,王常,故事,评价,怎么样,王常,故事,说起

    王常的故事说起东汉开国名将,山桑侯王常的故事,多见于《后汉记》、《资治通鉴》等著名的历史典籍上,其中记述的内容,大半是有关王常追随光武帝刘秀建功立业的故事,然而民间广为流传的王常的故事,则是有关王常归顺刘秀的主要经过,比之王常为东汉立下不朽功业的典故,自然是要早得多。东汉山桑侯王常铜像王常的故事中,

  • 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度量衡,是指,什么,度量衡,是指,什么,中的,测量,物体,重

    度量衡的衡是指什么度量衡中的衡是指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在中国古代,铢、两、斤、钧、石五者都为用作重量的单位,但中国古代对重量单位的说法仍旧复杂不一。铜秤图片《孙子算经》卷上:“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但在《说苑·辨物》一书中又是另一种说法,其中提到“十粟重一圭,十

  • 诉衷情黄庭坚的代表词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衷情,黄庭坚,代表,之一,衷情,黄庭坚,北宋,时期,著名,书

    诉衷情黄庭坚黄庭坚,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号山谷道人,字鲁直,生于公元1045年8月9日,卒于1105年5月24日,是书法大家“宋四家”之一,也是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在北宋时期文学成就和苏轼齐名,人称“苏黄”。黄庭坚画像《诉衷情》是黄庭坚描写江南春景的一首代表词作,原文“小桃灼灼柳参参,春色

  • 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刘植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云台,二十八,之一,刘植,评价,如何,刘植,评价,综观,历代

    刘植的评价综观历代竟文学典籍,对东汉著名将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刘植的评价内容并不多,只在《枣林杂俎》等少数几部汉书中有过寥寥数语,内容记述刘植的评价为“其效力于王国者,要皆为社稷之翼卫者”,可见刘植在东汉诸将之中,具有上佳的历史口碑,为光武帝刘秀的帝业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刘植画像翻开刘植的人物简

  • 钗头凤陆游和唐婉的凄美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钗头凤,陆游,唐婉,凄美,爱情,钗头凤,陆游,唐婉,一共,有

    钗头凤陆游和唐婉《钗头凤》一共有两首,一首是陆游写的,一首是唐婉写的。看过的人没有不感到悲伤的,里面有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钗头凤》图片两人从小两小无猜,长大后经父母双方同意结为夫妻,婚后二人的感情非常好,一起看书写字,一起谈天说地。唐婉是陆游喜欢的女子,但是陆游的母亲不喜欢她,因为在陆母看来,儿子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