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徐州相王是怎么回事

历史上的徐州相王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021 更新时间:2024/1/29 23:03:53

徐州相王是怎么回事

徐州相王是怎么回事呢?是指在战国时期的时候,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在徐州相会,互称为王,史称“徐州相王”。

徐州相王影视剧照

话说魏国和齐国其实原本都是接受周王加封的诸侯国,在徐州相王以前他们国君的地位都是公爵,众诸侯国都是朝周天子的。在战国初期的时候,魏国的国力强盛,最是强大。但魏国自持强大,常常进攻其他国家,魏国的国力也日趋减弱。

魏国先在进攻赵国的时候,大败于齐国“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军力受到重挫。但是真正让魏国走向下坡路的严重打击是在公元前342年的马陵之战,当时魏国进军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委任田忌田婴为将,孙膑为军师,魏国委任太子申为上将军,庞涓为主帅,迎战齐军,齐军用孙膑的计谋,诈败,魏军紧追,追至马陵,中了齐军的埋伏,数十万魏军全线被歼灭,死者无数。而当时的野心勃勃的秦国,乘机攻打魏国,并占领了极具重要战略意义的河西之地。

魏国腹背受敌,东西方分别受到齐国和秦国的夹击,魏国国君不得不改变对外策略,向中原各小国示好,共同对抗强秦,而诸小国也害怕强秦来攻,接受了魏国的示好。而当时的周朝只是名义上是国君了,实力以及利用价值日渐微弱。周天子令诸侯也到了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于是,在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以及一些小国到徐州(如今山东滕县东南)去朝见齐威王,尊齐威王为王,齐威王不敢独自称王,也同承认魏王为王,魏惠王后改此年为后元年。徐州相王的本质其实是魏惠王和齐威王签定同盟条约,承认对方王的地位。在这以后,后面诸国也纷纷称王。

齐魏国国君称王,否定了周天子在他们之上王的地位,他们与周天子在名号和地位上是一致的了,这是历史的选择,是历史迈进了进了新的阶段的里程碑。所以说徐州相王是战国时代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

在徐州相王后,在战国中后期,各国君主的谥号都是某王为多,而战国前期各国君主的谥号几乎都是某公。

徐州相王的过程

徐州相王是发生在战国时代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在公元前334年,魏惠王率领韩国以及山东的一些小诸侯国到徐州去朝见齐威王,和齐威王互相承认对方王号。

徐州相王政治背景图

徐州相王的过程是这样的:

在战国初期的时候,由于魏国是变法最早的国家,社会改革进行较快,魏国的经济力量日益雄厚,魏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但是,魏国自恃强大,不断进攻其他相对弱小的国家。

随着历史的推移,齐国也实施改革,齐国也逐渐强大起来,齐不甘心受制于魏国,于是与魏国不断发生冲突。

魏国在赵国的南边,魏国的强大阻止了赵国向中原发展但是又迫于魏国的强大,赵国不得不追随魏国。齐国和赵国都对魏国的霸业不满,因此就出现齐、赵联合对付魏国的局面。

赵成侯十八年(公元前357年),赵国派赵孟往与齐国联络,次年赵成侯与齐威王在平陸相会。对齐、赵的接近,魏国准备先对赵国以武力打击,魏惠王十七年(公元前354年),魏以大军围攻赵国邯郸,十八年攻下邯郸。

当魏攻下邯郸后,齐国出兵相救。魏因长期的战争,兵民已疲困,被齐军用计“围魏救赵”在桂陵伏击,魏军大败,军力重创。

然而,公元前352年魏国却转与三晋之另一国韩国结盟,扭转局势,合攻仍在包围襄陵城的齐军,齐军在此战中大败,齐威王于是收兵,并请楚国出面调停。而秦军则乘魏齐对战之机,袭击魏国,魏国因为秦国偷袭,只得与齐休战。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曹丕篡汉反对者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曹丕篡,反对者,都有,曹丕篡,反对者,曹丕,篡位,指

    曹丕篡汉反对者曹丕篡位指的是公元220年魏王曹丕代汉自立的事件。曹丕篡汉影视剧照这改朝换代虽然说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进程,但是曹丕篡汉到底有没有反对者呢?他们对曹丕篡汉有着怎样的看法呢?曹丕篡汉反对者是谁呢?事实上反对曹魏取代汉氏江山的反对者是肯定有的,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首先,第一种反对者是东汉的拥护

  •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割让,燕云,十六,人究,竟是,割让,燕云,十六,在历史上,又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人是谁燕云十六州在历史上又被叫做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这里易守难攻,而在历史上,燕云十六州曾经被割让,把这样的军事重地拱手让人,我们不禁好奇,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人是谁?石敬瑭剧照在混战当中,燕云十六州作为军事战略地,被强大的军队抢来抢去。在史书上记载的燕云十六州

  • 揭秘明朝胡惟庸案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揭秘,明朝,胡惟庸,历史背景,胡惟庸,背景,明朝,一个,人们

    胡惟庸案背景胡惟庸案在明朝是一个人们缄口不言的案件,因为胡惟庸案的真相一直都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胡惟庸究竟害死因何而遭到了株连九族的惩罚,胡惟庸案又是在怎样的政治背景之下发生的呢?说起胡惟庸案背景,就不得不说一说胡惟庸与朱元璋的关系了。朱元璋像胡惟庸和朱元璋可以说都是明朝的中流砥柱,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

  • 孔子还乡祠在哪 孔子世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孔子,还乡,在哪,世系,介绍,孔子,还乡,位于,今天,河南省

    孔子还乡祠孔子还乡祠位于今天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城北七公里的王公楼村,关于孔子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宋国人,因此孔子的祖坟以及祖宅还在这个地方。关于这个还乡祠曾在2008年的时候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乡祠”图片关于这个还乡祠,它的规模非常宏大。整个词的占地面积就有50亩地的面积,周围有

  • 三国演义火烧新野遗址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演义,火烧,新野,遗址,在哪里,火烧,新野,遗址,三国演

    火烧新野遗址火烧新野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讲的是诸葛亮在曹操率领八十万大军南征的时候,诸葛亮决定放弃新野,然后在曹操的军队入驻新野的那一天的三更十分,命士兵用火箭射入城内早就准备好了的易燃物上,导致曹操军队损失大半,重创了曹操一行。而火烧新野遗址也因为这个故事描写的惊心动魄,而成了国家级旅游

  • 揭秘野合而生孔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揭秘,野合,而生,孔子,真的,野合,而生,孔子,作为,世界文

    野合而生孔子作为世界文明的的圣人--孔子,关于他的身世也只是一个不解之谜。自千百年来,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真原因,引来不少人的关心。虽然历史资料中有些记载,但大部分都是被神化或者是大概的描述,总之也给我们可留下了破解孔子身世之谜的依据。孔子身世之谜对孔子身世的记载,最为详细的是在《孔子家语》一书中,在这

  • 割让燕云十六州经过 割让燕云十六州的影响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割让,燕云,十六,经过,影响,分析,割让,燕云,十六,经过

    割让燕云十六州经过在历史上,那些易守难攻的地方,往往是兵家的必争之地,燕云十六州就是其中一个。燕云十六州的割让对于国家和民族来说,是重大的损失,那么,割让燕云十六州经过又是怎样的呢?石敬瑭画像历史上燕云十六州第一次被割让,是割让给了北方的少数民族,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石敬瑭。石敬瑭原来是后唐的一个官

  • 五国相王的标志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五国,相王,标志,是什么,五国,相王,标志,是指,公元前,3

    五国相王的标志五国相王是指公元前323年魏国的公孙衍提议魏王发起的为对付秦的合纵策略,请魏、韩、赵、燕、中山相互称王。其目的是贯彻合纵的策略,试图以此联合五国的力量与秦、齐、楚等大国对抗。那么五国相王的标志着什么呢?五国相王影视剧照五国相王对魏国而言是一大胜利,自从五国国君行相王仪式以后,齐国担心这

  • 孔子典故分享 孔子老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典故,分享,老婆,孔子,典故,并不,是从,刚出生,就是

    孔子典故孔子也并不是从刚出生就是圣人,他也是经历了一些磨难才会有今天的成就,才会成为我们伟大的圣人。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就要数他拜师的故事了。孔子拜师的典故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的知识并不是那么的渊博。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家乡曲阜,来

  • 孔子闻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闻韶,齐国,韶地,到了,当地

    孔子闻韶乐孔子在齐国韶地,听到了当地最著名的韶乐之后,发出一声感慨“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后来,他的弟子就将他的这句感慨,写入了《论语》之中,“三月不知肉味”的说法,就开始流传了开来,后人一直将这句话比作是对音乐的美好赞美。孔子闻韶乐纪壁雕韶乐,史称舜乐,是汉族传统宫廷音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