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理学大家程颢书院位于何处

北宋理学大家程颢书院位于何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004 更新时间:2024/2/27 17:20:58

程颢书院

程颢书院是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程颢所创办的学堂,创办于公元1065年,程颢出任泽州晋城令的时候。程颢非常重视教育,因此创办了七十二所乡校、数十所社学。程颢书院就坐落于晋城市的古书院社区,是程颢创办的第一所书院,曾因战火而遭到毁坏,现在看到的书院是明清时期在原来的基础上重修的,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程颢书院

程颢书院主要有四个院落,现今能够看到的只有两个院落,二院和四院,这两个院落呈相对布局,四院在书院的北面,二院则在书院的南面,至于另外两个院落一院和三院早已经被毁于战火。为了重现书院原来的风貌,在2013年开始晋城开始了修缮工程。

由于书院内曾有住户,所以四院院内堆满了杂物,现今院内的住户已经搬出,东西两间侧方已经无人居住,院内西边的屋子二楼的楼梯口因为被杂物阻塞而很难上去二楼。据传,院内的西屋曾被抗日战争牺盟会驻扎过。

程颢书院不管是对晋城还是历史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程颢书院是晋城的文脉,特别是书院内的壁画和标语不仅展现了晋城拥有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见证了晋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那些壁画和标语使早已过去很久的历史重新鲜活了起来,让世人看到了更加真实鲜活的战争,因此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已被国家纳入文物保护范围。

程颢简介

程颢,字伯淳,被学者尊称为明道先生,北宋时期人士,曾居住在中山,之后从开封迁移至现今的河南洛阳。程颢此人成就颇大,是颇为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及诗人,同时还是北宋时期理学的奠基者。

程颢画像

程颢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先历代都是出仕的官。程家时代都住在中山府,后在他的曾祖父出任尚书部员外郎时迁居至开封府,他祖父时期迁至河南府。程颢从小就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颇受家学熏陶,在政治思想方面更加受到他父亲程珦的影响,因此非常反对王安石的变法行为。

北宋嘉祐年间,程颢考中进士,就此踏上仕途,先后出任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等官职。到了神宗年间,程颢担任御史一职,因为与王安石在政治见解方面不合,而不被受到重用,于是程颢就开始专心于研究学术。潜心研习之下,程颢与他的弟弟程颐两人开创了“洛学”为北宋时期的理学奠定了基础。之后他又在嵩阳等地设立学校,孜孜不倦地研究教育,创作出不少关于教育理论的巨著,形成了一套教育思想体系,并且程颢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程颢的诸多成就中,最主要的成就还是他的理学主张。程颢认为天理是世间万物的本源,并且先有理之后才有世间万物;将天理与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认为天理是伦理道德的总称;同时程颢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认为只有通过深入研究世间万物,才能得到其中所蕴含着的理。

程颢的诗

程颢的诗和程颢的理学成就比起来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因此程颢流传于后世的多为其杰出的理学理念,而人们对他的诗词歌赋却鲜有耳闻,但事实上,程颢除了是一个哲学家之外,在当时还是一个十分有名的诗人,这个身份和他哲学家的身份一样饱受关注。

程颢画像

程颢的诗多是关于风景、四季、日月等自然景物的,然而因为其哲学家的身份,在其诗中或多或少都会掺杂一些诗人的哲学理念以及一些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但有些诗也单纯只是为了咏物罢了。

标签: 北宋理学大家程颢书院位于何处程颢书院北宋

更多文章

  • 花和尚鲁智深的人物形象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尚,深的,人物,形象,分析,和尚,智深,因为,拳打,死了

    花和尚鲁智深因为三拳打死了郑屠的鲁达在逃亡的过程中,再次遇见了自己所救的那对父女,此时这对父女已经有了好的归宿。所以作为他们的救命恩人,鲁智深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款待,同时得到了被救女子的丈夫的介绍,前往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鲁智深像鲁智深身材高大,很有气势,不想普通的僧人那样长得很文弱,因此他的那些师

  • 谢玄究竟是不是谢道韫的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谢玄,究竟,是不是,谢道韫,弟弟,谢玄,是不是,谢道韫,弟弟

    谢玄是不是谢道韫的弟弟谢道韫,字令姜,为东晋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宰相谢安的侄女,是当时著名的女诗人,后来借给了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谢道韫的生卒已经无法考证了,她的故事流传下来的也不多。不过因为谢道韫才华横溢,神情爽朗,被人赞有竹林七贤的风气。谢道韫画像在《世说新语》中记载着这样的一则故事,

  • 西汉鄂邑长公主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汉,邑长,公主,在哪里,邑长,公主,陕西,考古,2014年

    鄂邑长公主墓鄂邑长公主墓是陕西考古队在2014年发现的。而鄂邑长公主墓在被确定是她的陵墓之前,一直都被人们误认为是荆轲的陵墓。鄂邑长公主墓之所以确定是鄂邑长公主墓有几个原因。首先这座墓光是封土的高度就超过了十米,这种封土的级别证明至少也是列侯以上。其次,在这座墓中发现了五铢钱。根据这个推断出来这座墓

  • 云中歌鄂邑长公主是谁扮演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云中,歌鄂,邑长,公主,扮演,云中,歌鄂,邑长,公主,汉武大

    云中歌鄂邑长公主鄂邑长公主是汉武大帝刘彻的女儿,也是汉昭帝的同父异母的姐姐,因为在汉昭帝幼年时曾经抚养过他,所以和汉昭帝关系很好,对长公主多有赏赐。但是鄂邑长公主却因为一个男人而终结了她的一生,这个男人就是河间下人丁外人。鄂邑长公主由于对丁外人的列侯之位求而不得,便对一直阻挠她的霍光起了怨恨之心,之

  • 浅谈李清照与赵明诚相识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浅谈,李清照,赵明,相识,过程,李清照,赵明,相识,本来,一

    李清照与赵明诚相识李清照与赵明诚本来是一对十分亲密的夫妻,可是却因为赵明诚的一念之差,做出了抛弃城池独自逃亡的事情而导致夫妻关系逐渐冷淡破裂,李清照是个十分清高的人,她始终没有办法容忍自己心仪的丈夫是个懦弱自私的人,在二人关系降至冰点的时候赵明诚因病离开了人世。从李清照与赵明诚相识之后二人便因为志趣

  • 禁榷制度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禁榷,制度,起源,是什么,禁榷,制度,起源,起源于,春秋,时

    禁榷制度的起源??禁榷制度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齐国,在齐国的齐桓公时期,管仲作为齐国的丞相,实施了盐铁专卖的制度,盐铁专卖的制度就是禁榷制度。这种制度就是将某些专有产品纳入国家的专营之中。禁榷制度就是在春秋时期起源的。管仲画像禁榷制度起源于齐桓公时期,管仲当时在齐国大力发展制盐业,制盐业在管仲时期发展很

  • 什么是禁榷制度解析 禁榷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什么,禁榷,制度,解析,影响,哪些,什么,禁榷,制度,指的

    什么是禁榷制度??禁榷制度指的是国家将一些类型的商业纳入国家的管控范围内,由国家来执掌这些行业。一般被纳入禁榷制度的行业有制盐、制铁,这些行业的特点是,利润高,流程简单,因此国家将这些行业纳入专营范围,只需要很少的资源就可以获取很大的利润。这就是禁榷制度。管仲画像要了解什么是禁榷制度,首先要了解古代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现在,哪些,方面,北魏,孝文帝,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对北魏社会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首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有利于北魏统治者政权的稳固,并且缓和了社会和阶级的矛盾,促进了北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孝文帝画像其次,北魏孝文帝实行的汉化政策,有利于提高鲜卑人的文化水平。从根本上来讲

  • 太康之治的评价到底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康,之治,评价,到底,怎样,太康,之治,评价,被称为,盛世

    太康之治的评价太康之治又被称为太康盛世,是晋武帝在位期间年号为太康的这一段时间内出现的盛世景象。一般历史上认为太康之治是从280年到289年这十年时间内的盛世景象。太康之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内就像是昙花一现那样短暂,但是即使是这样短暂的太康之治也为那个时期的人民生活生产提供了宝贵的安泰。下面做一下太康

  • 揭秘赵成明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揭秘,赵成明,死因,是什么,赵明,死因,宋朝,时期,一位,金

    赵明诚的死因赵明诚是宋朝时期的一位金石学家,从小对于金石方面就十分的感兴趣,一生都致力于研究金石,因此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尽管他在1103年的时候担任了官职,但是他的官路却并不是很顺利,再加上父亲在朝廷中树立了敌人,他也因此而受到了一些阻碍。和李清照结合之后,两人的关系保持的非常好,在赵明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