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生平简介

清朝铁帽子王僧格林沁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933 更新时间:2024/1/24 22:57:26

铁帽子僧格林沁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是道光皇帝姐姐的过继儿子,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的晚清名将,在道光年间曾袭科尔沁郡王爵。

僧格林沁祠

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幼年家境贫寒,曾和父亲为富人放牧,到12岁时被送到老城文昌宫读书,1825年被选为君王嗣子,承袭郡王,此后曾担任后扈大臣、卫内大臣、顾命大臣等重要官职,1853年任参赞大臣,在太平天国北伐之际,亲自率军围剿,北伐军损失惨重,1854到1855年连续两次大败太平天国北伐军,数百战役无一漏网,声名远播。

1859年英法联军悍然闯入大沽口,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坚决反击入侵者,英法联军撤走,这场大沽口保卫战,是列强入侵中国以来被侵略的中国首次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入侵天津,僧格林沁兵败撤退,英法联军进而进攻北京,圆明园被毁,僧格林沁被革去郡王爵。1860年恢复郡王爵,1862年亲自率领蒙古骑士多次击败捻军,1865年被捻军设计陷入重围,突围后被捻军诛杀,终年55岁,同年七月灵柩北上被安葬于科尔沁左翼世袭旗陵,另外修建僧王塑像祠一座,赐谥号“忠”。

僧格林沁辅佐过三朝皇帝,被称为鹰獒之士,咸丰帝在听说他的骁勇事迹后,特别赐予他“湍多罗巴图鲁”的称号,僧格林沁为官40年,多次救清朝于水火之中,用生命诠释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

僧格林沁王府

僧格林沁王府位于南锣鼓巷南炒豆胡同,原名科尔沁郡王府,又名博王府,是东城区的文物保护单位。

僧王府

僧格林沁王府起初修建时府门在炒豆胡同,占地面积几乎是炒豆胡同整条街,规模非常宏达,僧格林沁在咸丰皇帝时因为剿贼有功,死后谥号“忠”,是王伯彦衲为其所修建,并不是公主的府邸。僧格尔沁因承袭郡王,且战功赫赫、食双俸,所以起初僧王府仅是一座一般的郡王府,规模远不能与世袭罔替的亲王府相比,道光年间僧格林沁认买房屋117间,并对原房屋及新购买房屋进行了改建,与西部原府邸合成一起,构成了东中西整体的四进院组成的王府,以符合亲王府制,王府的正殿仍在正院。

僧格林沁死后,这座王府由子孙继承,其曾孙在清廷退位后,又任民国国会议员,后家道中落,王府东部除了一小部分自留外其余卖给了西北军,西部成为了后来的温泉中学,昔日显赫的王府四分五裂,1954年原僧王府大部分院落又被煤炭部买下作为宿舍,到现在王府原貌已经看不出,但大约的规模还是能估算出来的。原王府正门外门旁有上马石装饰,分门别院都有抄手游廊想通,内还配备枪架子,院内还有亭台水榭等琳琅布置。2012年僧格林沁王府的复建工程动,在发掘工作结束后,复健工程的重建面积约4万平米,使王府的原貌得以修复,整个工期计划4年完成。

僧格林沁的儿子

伯彦讷谟是铁帽子僧格林沁的儿子,出生于道光十六年,于光绪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去世,迎娶怡亲王在垣长女郡主为妻,他的长子是出生于咸丰五年的那尔苏,长孙是生于光绪十二年的阿穆尔灵圭。僧格林沁死后僧王府由僧格林沁的儿子伯彦讷谟继承,所以称为伯王府,后由其孙阿穆尔灵圭所袭,又被称为阿王府。

伯彦讷谟剧照

自从僧格林沁死后,僧王府里的王爷就少有作为,大多时间都以养花鸟虫草消遣时间,一般王府正院都会挂着很多鸟笼子,还会养一些猫狗等小动物,每到冬季都会到各处斗蛐蛐,以此打发时间。有次那尔苏随伯彦讷谟进宫面见慈禧,慈禧一眼看中了那尔苏并把他留在身边,但皇宫人多眼杂谣言渐起,那尔苏与慈禧太后感情逐渐升温,伯彦讷谟非常担心此事暴露,家族会遭到灭顶之灾,便借回乡祭祖为名,将他带到现在的法库公主陵,命他吞金自杀。

标签: 清朝帽子王僧格林生平简介帽子王僧格林道光

更多文章

  • 揭秘清代龚自珍为什么要辞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揭秘,清代,龚自珍,为什么,辞官,龚自珍,为什么,辞官,浙江

    龚自珍为什么辞官龚自珍是浙江仁和人,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他在道光十九年辞官南归,那么龚自珍为什么辞官呢?龚自珍像龚自珍自幼好读诗文,从八岁起开始研究经史文学,十三岁作《知觉辨》,十九岁应顺天乡试得第二十八名,在嘉庆二十四年落选后他又参加了五次会试,在第六次会试中进

  • 日本圣德太子改革的历史背景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日本,圣德,太子,改革,历史背景,分析,圣德,太子,改革,背

    圣德太子改革的背景说起日本社会的改革运动,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明治维新和大化改新,然而在大化改新之前也又一次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那就是圣德太子改革。圣德太子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想通过改革来挽救社会危机。那么圣德太子改革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圣德太子改革的背景。圣德太子堂旧址首先

  • 洋务运动时期的皇帝是哪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洋务运动,时期,皇帝,哪位,洋务运动,时期,皇帝,是在,一些

    洋务运动时期的皇帝洋务运动是在一些有实权的地方官员的带领下开展的一种社会活动,而且在当时所带来的效应还是比较轰动的。但是因为封建专权的统治制度,最后洋务运动理所应当的失败了。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时朝政上专制的制度,不管是洋务派还是统治阶级,对于当时的政权和社会实情都都没有真正的了解,反而是当

  • 真实的龚自珍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龚自珍,是个,什么样,龚自珍,什么样,祖父,龚褆,在朝

    龚自珍是什么样的人龚自珍的祖父龚褆在朝为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并著有《吟朦山房诗》,其父亲龚丽为官至按察使,并著有《礼图考》等,那么龚自珍是什么样的人呢?龚自珍画像龚自珍自幼学习诗词,在文学上表现出了非凡的创作才华,他在十三岁时写了《知觉辨》,十九岁时便能倚声填词。他的诗词风格不拘一格,语言新奇,将抒

  • 晚晴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晚晴,丁戊奇,解决,方法,分析,丁戊奇,解决,方法,晚清,发

    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丁戊奇荒在晚清时发生,一场特大灾难的降临使得当时百姓死于饥荒的人数多达千万,关于当时的凄惨状况在史书中可以清楚知道:光绪三年五月,山西大旱,人相食。从这只字片语中我们就能清楚的感受到当时恶劣的环境和惨绝人寰的景象。灾情的发生,清政府十分的重视,那么关于丁戊奇荒的解决方法又是什么呢?

  • 慈禧太后与洋务运动之间的关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慈禧,太后,洋务运动,间的,关系,介绍,慈禧,太后,洋务运动

    慈禧太后与洋务运动许多人都说洋务运动之所以不能够成功,原因就是因为这次运动居然掌握在一个封建女子慈禧的身上,不管这种说法对与不对,都说明了慈禧太后与洋务运动之间存在着联系。大家都知道慈禧太后是一位掌控欲非常强的人,当然这种情况和她自身所处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慈禧太后图片慈禧太后是洋务运动中的顽固派,

  •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异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洋务运动,明治维新,间的,同点,洋务运动,明治维新,清朝,开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清朝洋务运动开始之前,日本也出现了一场创新维新的运动,而这场运动就是人们常说的明治维新。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都是一场以新兴科技还有近代工业为内容的的活动,而且目的都是为了使国家跨越一个困苦的鸿沟,然后达到工业经济都比较发达和完善的局面,但是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结局却不大相同。明治维

  • 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怎么,死的,龚自珍,怎么,死的,字璱人

    龚自珍怎么死的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是清朝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改良主义的先驱。1841年距离农历的中秋节还有3天时,龚自珍在云阳书院暴死,享年49岁,那么龚自珍怎么死的呢?对于龚自珍的死因众说纷纭,有种说法是他和清朝亲王奕绘的小老婆顾太清私通而被奕绘的儿子下毒身亡,也就是历史上的丁香花公案,

  • 浅析龚自珍与顾太清之间的绯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浅析,龚自珍,顾太清,间的,绯闻,龚自珍,顾太清,道光,年间

    龚自珍顾太清清道光年间,京城里谣传着一件爆炸性的绯闻,历史上称之为“梅花香案”。这故事里的两个主角分别是已逝贝勒王奕绘的侧王妃顾太清和一代文豪龚自珍。顾太清自小父母双亡,跟随姑父姑母长大所以便随姑父姓顾,她自幼学习诗词更因天资聪颖,所作诗词非常清奇精巧,在江南文坛中可以称得上魁首;因江南山水的滋润,

  • 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有什么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洋务运动,军事,工业,什么,发展,洋务运动,军事,工业,是什

    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是什么原因诱发人们开始洋务运动并建立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呢?十九世纪中,两次的鸦片战争,让整个中国陷入战火中看到了西方所用的武器的威力,清政府阶级内部的同权达变的人,如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这些人为了拯救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开始引进西式武器,开展洋务运动,开始建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