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时期齐桓公带领齐国消灭了哪三个诸侯国?

春秋时期齐桓公带领齐国消灭了哪三个诸侯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969 更新时间:2023/12/19 17:35:19

齐桓公(前725年~前643年),姜姓,吕氏,名小白,临淄人。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母为卫姬。对于齐桓公来说,早年在鲍叔牙的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随着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齐僖公孙无知相继去世,抢先回国,夺取齐国君主的宝座。在成为齐国君主之后,齐桓公励精图治,任用管仲为相,推行变法,促使齐国逐渐强盛。在此基础上,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

因此,对于齐桓公来说,一匡天下,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鲁僖公十七年(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对于齐桓公来说,在称霸中原的过程中,也没有放弃扩张齐国疆域的目标。比如齐桓公刚刚即位的时候,就派出大军进攻鲁国,想要蚕食鲁国的疆域。当然,在长勺之战等战役中,齐国败给了鲁国,没能占据鲁国的疆域。不过,虽然在鲁国身上没有讨到什么便宜,但是,齐桓公还是在春秋初期消灭了三个诸侯国,以此扩大了齐国的版图。

一、谭国

谭国,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少昊氏后裔。西周穆王时期,分封了谭国,位置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子爵爵位。谭国故城,古史记载繁多。《春秋.庄公十一年》杜预注:“谭在济南平陵县西南。”今城子崖在平陵西南两公里处。《齐乘》:“东平陵在济南东七十五里。春秋谭国,齐桓灭之。古城在西南,龙山镇相对。”今城子崖隔武源河与龙山镇相对。《水经注.济水》:“关芦水来源马耳山,北经博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陵城与武源水汇合,水出谭城南平泽中,世谓之武源泉。北经谭城东,俗谓之有布城也。又北经东平陵县故城西,故陵城也,后乃加平,谭国也。”

对于谭国来说,爵位为子爵,这在春秋时期,无疑是一个爵位相对较低的诸侯国。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子爵和男爵都是爵位比较低的档次。比如楚国、越国、莒国等诸侯国,都曾是子爵诸侯国。春秋初期,齐国发生内乱,当时还是公子小白的齐桓公,曾逃到谭国。但是,谭国国君不予接待。后来小白回国即位(是为齐桓公),谭国亦未有派人祝贺,这让齐桓公怀恨在心。于是,到了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消灭了谭国,谭国国君谭子流亡到莒国,而谭国后人则以谭作为姓氏。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在灭亡之后,后人往往以国名作为姓氏,比如郑姓源自郑国,鲁姓源自鲁国,宋姓源自宋国等,这在当时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也是百家姓的重要起源。

二、遂国

遂国是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遂(今山东省宁阳、肥城一带)所建之国,是鲁国的附庸国。“附庸”一词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当时的情况是,有的诸侯国,因为国君的等级(比如“孔子师郯子”中,郯子就是郯国的国君,爵位是子爵,郯国是鲁国的附庸)并不高,国家弱小,并不能直接和周天子打交道,所以需要依附于一些大国。对于鲁国来说,不仅是侯爵诸侯国,而且和周天子之间存在比较密切的关系。所以,遂国选择附庸于鲁国。不过,伴随着齐国的崛起,连鲁国都遭到了齐国的压力,遂国自然是难以生存下去。公元前681年,齐桓公派兵消灭了遂国,这不仅扩大了齐国的疆域,也是齐国在向鲁国示威,从而迫使鲁国支持齐桓公称霸中原。

三、鄣国

鄣国,中国古代历史上春秋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公爵爵位,国君为姜姓,受封君主是鄣穆公,乃齐太公姜尚之孙。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鄣国和齐国,自然是同宗同源。当然,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这一关系并不能改变鄣国最终的命运。对于鄣国来说,势力范围大约于齐、楚之间,齐哀公死后,被纪国收为附庸,后来纪国被齐襄公所灭后,又转为齐国的附庸国。姜太公将齐国留封给嫡子,而将鄣国分封给庶子。到了姜太公之曾孙、齐侯姜伋之孙、姜隐之子姜虎时,被正式封于鄣国,史称鄣穆公。

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在位时,鄣国被齐国所灭,末代国君鄣胡公被杀。鄣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接山镇鄣城村一带。据郑樵《通志》称,鄣国被同宗齐国所灭后,子孙(据《章氏宗谱》称,为胡公弟章韅)去邑部,皆姓章。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秦朝名将章邯,很可能就是鄣国的后人。

总的来说,在春秋初期,齐桓公在称霸中原的过程中,还顺手消灭了三个诸侯国,分别是谭国、遂国、鄣国,不过,相对于晋国、楚国、秦国等大国,齐桓公所在的齐国,消灭的诸侯国数量并不多。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疆域是比较固定的,也即长期在今山东省一带(当然也包括今河北、河南、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而就晋国、秦国、楚国等大国,则不断蚕食周边的弱小诸侯国,从而地跨数省之地。换而言之,尽管齐国的整体实力不输晋国、秦国、楚国等大国,不过,齐国对于疆域扩张的意图却不是非常强烈和执着。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齐桓公

更多文章

  • 如何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正面评价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

  • 北魏灭佛运动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灭佛

    北魏太武帝灭佛,自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始,至其驾崩,废佛时间共六年。北魏太武帝在位期间锐志武功,统一长江以北。简介他初崇佛教,后因受道士寇谦之等的影响,转奉道教,并亲受符箓,于440年改年号为太平真君。认为佛教系“西戎虚诞”,“为世费害”。太平真君

  • 三国时的豪门士族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士族

    东汉政权是地方豪强支持下建立的,因此,在东汉王朝,豪强享有很多特权。在东汉末年,最大的四大家族,有汝南袁氏,弘农杨氏,颍川荀氏,颍川陈氏。这些士族的影响力非常大,他们互相联姻,势力盘根错节。曹操集团最重要的支柱就是荀氏家族。也正因如此,曹操既利用这些人,又防着这些人,对士族的信任是有限度的,所以曹操

  • 东汉三国时期汉中地区有什么军事重要性?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中

    相信很多人在看三国的时候,都会被魏蜀吴之间的权利斗争所吸引,确实这样的斗争是非常好看的。除了这些权利斗争之外,其实里面的战斗场面也是让人看的热血沸腾的,其实仔细一看你就会发现,三国里面有非常多的名将,我们都知道有一个好的将领对于一场战争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直接斩掉对方大将的首级的话,那么能够鼓

  • 契丹国是谁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契丹

    在公元9世纪,甘肃西部地区的高昌回鹘人,青海地区的吐蕃人和吐谷浑人,鄂尔多斯河的唐古特人,山西已被的沙陀人,满洲的渤海国人以及河北北部地区的契丹人,将中国北部的边陲地区瓜分。而契丹人则是很快就表现出他们是从907年起,相继在开封建立的诸王朝之最可怕的对手,他们不失时机地组成了一个国家。这些契丹人是4

  • 蜀汉的巅峰时期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蜀汉

    刘备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称为汉中王,同时这也是刘备一生中最为巅峰的时期,相比前半生的颠沛流离,在这个阶段隐隐有三国最强之势。那么当时的刘备势力有多强?公元219年,刘备攻占汉中,又派遣刘封、孟达攻占上庸三郡。同年关羽率军北伐,水淹七军、降于禁、斩庞德,困曹仁于樊城,威震华夏,逼得曹操差点

  • 郑和下西洋为何会被下令终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郑和下西洋

    时至今日,国人仍旧对大明派船队七次下西洋的壮举赞叹不已,也为这一壮举被明朝皇帝终止而叹息。然而,很多人不明白,如果皇帝继续批准这一壮举继续下去,那大明政府怕是要破产了。在航行的途中我们的大明船队不但没像后世的西洋殖民者们那样四处抢掠,而且向沿线的小国君主送礼,甚至还把他们接到大明好吃好住外加赏赐,这

  • 崇祯帝自杀之后明朝到底还剩下多少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帝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崇祯天子朱由检在紫禁城北面的煤山(今景山)自缢就义。在非常多人的望中,必定会觉得一个王朝混到帝王都吊颈寻短见的境界,必定曾经是断港绝潢了。但是,其时的明朝固然局势确凿非常差,但却并非无路可走,起码明朝的军究竟力还远没到崩溃的水平。辣么,崇祯天子就义后,明朝另有

  • 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这个组织来源于长江以北各省中流传甚久的一种民间秘密结社白莲教。在嘉庆元年(1796年)起历时九年的白莲教起义和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白营教的支派天理教起义失败以后,几十年间,白莲教的各个支派暗自流传。在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等省有八卦教、红阳教、荣华教等名义的秘密结社,都属于白莲教系统,其

  •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李隆基的科技和外交举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

    唐玄宗在位期间,唐朝文化、政治、外交、经济都达到鼎盛时期,并创造了开元盛世,同时,唐玄宗在科技和外交方面都实行诸多举措。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山西长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