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嫡长子继承制的历史影响

嫡长子继承制的历史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303 更新时间:2024/1/19 4:37:20

自古以来,王公贵族的爵位财产结为一体,且由于实行一夫多妻制,子女众多,为了解决死后爵位财产继承问题,维护社会的秩序稳定,建立行之有效的继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大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传统,自此:夏朝实行父死子继的继承方式,到了商朝,制度有所变化,前期实行兄终弟及,后期改为父死子继。到了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定下了一项制度,叫做: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由此几乎奠定了此后中原王朝3000年的继承制度。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句话前后两句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优先级降低的顺序关系,意思是:如果有嫡子(就是妻子生的儿子),那么就在嫡子中选年纪最大的,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如果没有嫡子,就在剩余的儿子中选一个母亲地位最高的继承。

这一制度的核心就在于:子以母贵。

古代社会婚姻关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讲究门当户对,婚姻是建立在两个家庭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基础之上,妻子意味着庞大的家族关系和社会关系网络,对于家庭兴衰意义重大,所以地位最高,同理:妻子所生的儿子,由于血缘关系,继承了两家的家族关系和社会关系,社会资源最为丰富,而长子由于出生最早,接触这些社会关系时间最久,影响也最大,由他来继承是各方都乐于接受的结果。

而小妾,由于社会关系相对低下,影响力低,所以儿子的地位也相应降低,只有在正妻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获得继承权。这就是立嫡的含义,既不是年龄问题,也不是才能问题,而是一个“关系”问题。例如: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结婚前就与老家的曹寡妇私通,生了儿子刘肥,但由于是曹寡妇并非明媒正娶的妻子,所以皇位只能由吕雉所生的嫡长子刘盈来继承。而唐朝开国皇帝李渊,虽然儿子众多,但是皇位只能在原配窦皇后生的三个儿子中挑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

嫡长子继承制还能解释一些其他问题,例如正妻有多个儿子,嫡长子先于父亲死了,那么继承权也应该由嫡长子的后人来继承。这种方式虽然有些迂腐,但是可以有效避免争斗,更好的维护秩序。例如明太祖朱元璋,本打算传位给太子朱标,但是朱标早死,朱元璋就把位子传给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成功并成熟的继承制度。

这个继承制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使人心稳定,政权稳固。它是符合封建社会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继承制。不仅中国如此,在日本以及其他地方的封建时代,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欧洲封建社会的长子继承制,包括了长子继承财产,封建贵族的爵位和土地传给长子,其余的儿子因缺乏财产为谋生而沦为骑士。

标签: 嫡长子继承制

更多文章

  • 周朝诸侯国之莒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莒国

    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但是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占领。《汉书&mid

  • 周朝诸侯国之莒国的疆域与都邑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莒国

    西周、春秋至战国三个时期,莒国疆域不断发生变化。西周时,莒国受周王室与诸侯制约最宽松,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春秋早中期,莒国逐步扩张,鼎立齐鲁,疆域最大。北至现在的安丘、高密,南至赣榆、兰陵,西至沂源、蒙阴、费县,东至黄海,都曾属莒国疆域。春秋后期到战国,莒国内生纷乱,外受侵扰,城邑沦陷,疆域日小。战国

  • 周朝诸侯国之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莒国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莒国

    莒国,周朝诸侯国,国君为己姓。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莒始自原始社会东夷民族的莒部落。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介根、夷维、牟娄、诸、琅琊、郓、密、向、余丘、纪障等31个城邑。大体相当于今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

  • 战国时期赵国灭亡中山国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山国

    战国历史上的赵国灭掉了“心头大患”中山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说起中山国的话,这个国家的战国历史上面斗劲不凡,这个国家号称千乘之国,其他战国七雄号称万乘之国,也就是说这个国家的实实力仅次于战国七雄,是战国时代其他那些弱小的诸侯里面实力是排第一的。这个国家除了实力上比其他国家强以

  • 战国时期诸侯国中山国的建立与灭亡过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山国

    中山国(前414年-前296年),建立者出自中山武公,是由白狄所建立的国家,因城(中人城)中有山而得名中山国。国土嵌在燕赵之间。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曾长期与晋国等中原国家交战,一度被视为中原国家的心腹大患,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的事件。后来,晋国魏文侯派大将乐羊、吴起统帅军队,经

  • 中山国实力怎么样?中山国鼎盛期与赵国兵力相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山国

    现在的河北省平山县,在春秋时期并不属于任何一个诸侯国,而是白狄所建的中山国的国都。中山国是一个非常顽强的国家,它多次被灭又多次复国,甚至还曾经打败过强大的晋国。最终,在享国三百五十多年后,在公元前296年被赵武灵王所灭。中山国的发展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阶段。春秋早期,鲜虞尚且比较弱小,多次遭到

  • 周朝王室诸侯国之蔡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国

    蔡国(前1046~公元前447年),周朝诸侯国,建都蔡(今河南上蔡县),始封之君为周武王之弟叔度,因叔度跟随武庚反叛,被周公放逐于郭邻。蔡叔度死后,周公旦封其子蔡仲(名胡)于蔡(今河南上蔡县),重建蔡国。春秋时,蔡国经常受到楚国的逼迫。公元前531年,楚国灭蔡国。三年后,蔡平侯复国,迁都新蔡(今河南

  • 中国最早的纸币—飞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飞钱

    说到钱,可能没有人不爱的。但小编更佩服发明钱的人,不仅携带方便还能交换各种东西,你说叫人怎么不爱呢?据说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来自中国,而那中国最早的纸币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中国最早的纸币。中国最早的纸币,飞钱其实,中国最早的纸币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中国最早的纸币飞钱有两种形式:一是官办,商人在

  • 为什么古代宦官总是会专政?宦官专权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宦官专权

    熟读历史的朋友一般都清楚封建朝代宦官乱政很严重,秦朝有嫪毐,明朝有魏千岁,这些宦官或者太监的名字被记载在史书中,甚至比很多正统人物都出名。他们中不乏好人,但是留下名字更多的都是臭名昭著,遗臭万年,让每一个听到名字的人都恨得咬牙切齿。很多人都会骂太监,骂他们专政乱权,但是很少有人会思考为什么在古代宦官

  • 西学东渐的主要传播方式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是指从明朝末年到近代的西方学术思想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其虽然亦可以泛指自上古以来一直到当代的各种西方事物传入中国,但通常而言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学术思想的传入。来华的西方人,包括传教士、外交家、官员等,均对西学东渐造成影响。1、传教士在明末清初的一波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