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帝国与金朝对抗24的灭国之战三阶段介绍

蒙古帝国与金朝对抗24的灭国之战三阶段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564 更新时间:2024/3/5 17:16:15

蒙金战争历时24年,双方多次易帅,作战谋略也屡有改变,按其进程大致分为成吉思汗攻金,木华黎、孛鲁攻金,窝阔台灭金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成吉思汗攻金

蒙古成吉思汗六年二月,成吉思汗自龙驹河(今蒙古克鲁伦河)誓师伐金,越过沙漠,袭击金朝边地。同年秋,兵分两路,以钳形攻势大举攻金。成吉思汗亲率东路军,袭取乌月营、乌沙堡(今河北兴和西北),迫使金军弃抚州(今河北张北县),退屯宣平(今河北万全)。

八月,金将完颜承裕率军30万,列阵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以北迎战。成吉思汗命万户木华黎率敢死士在前冲杀,自率主力跟进。金军溃败,退至会河(今河北怀安之洋河),大部被歼,蒙古军遂拔宣德(今河北宣化)。

九月,蒙古军进抵中都(今北京),因城垣坚固,金屯有重兵,蒙古军攻城失利,被迫撤围。与此同时,西路蒙古军由成吉思汗之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破云内(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东胜(今托克托)、武(今山西五寨北)、朔(今属山西)等州。金西京(今山西大同)守将纥石烈胡沙虎闻讯弃城逃跑。两路蒙古军掳掠大批人畜和财物后撤兵(参见边堡寨之战)。

七年,金千户耶律留哥在辽东起兵叛金,成吉思汗派兵应援,大败金军。秋,成吉思汗率军围攻西京,同时在西京东北之密谷口设伏,歼灭了金援兵。攻城时,成吉思汗中箭,遂撤围北归。

十二月,蒙古军先锋哲别率军攻打金东京(今辽宁辽阳)未克,便佯退500里。东京守军以为蒙古军退走,疏于戒备,不料蒙古军以轻骑驰还,城被袭破。八年七月,蒙古军再渡南下伐金,克宣德,在怀来(今河北怀来东)、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将完颜纲、术虎高琪,乘胜直抵居庸关北口(今北京八达岭)。金军恃居庸天险,冶铁封固关门,布铁蒺藜百余里,并以其精锐戍守。

成吉思汗避实击虚,以少部兵力在北口牵制,自率主力迂回南下,袭取紫荆关(今河北易县西北),攻克涿州(今属河北);另遣哲别率军走小道袭取南口,南北夹击,夺取居庸关。时,金廷发生政变,完颜永济被杀,完颜珣称帝(即宣宗)。

成吉思汗得知金朝内地兵力空虚,遂兵分三路攻掠中原、辽西等地,至次年三月,除中都等1l城未克外.几乎踏遍黄河以北广大地区。蒙古军回师中都城下,迫金宣宗奉献完颜永济之女岐国公主和金帛、马匹后,退出居庸关(参见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战)。

五月,金宣宗因畏惧蒙古军再攻中都,下令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六月,金北方部族人组成的糺军在良乡(今属北京)一带哗变,转降蒙古。成吉思汗乘机命部将石抹明安、三摸合拔都鲁率军从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南下,会合糺军攻中都。成吉思汗为切断辽西与中都联系,命木华黎率军进攻辽西。

十年二月,木华黎平辽西,攻占金北京(今内蒙宁城西南)。三月,围中都蒙古军击溃金援军,尽获所运粮饷,使中都陷于粮尽援绝的困境。五月。金中都留守、都元帅完颜承晖服毒自杀,蒙古军占领中都(参见中都之战)。十一年秋,成吉思汗命三摸合拔都鲁率万骑,由西夏进克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拔汝州(今属河南),奔袭南京,兵至京西杏花营,因金援兵赶到,被迫渡黄河北去(见潼关、南京之战)。

第二阶段:木华黎、孛鲁攻金

十二年(金兴定元年,1217年)八月,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命其率汪古部、兀鲁特、弘吉剌等10军及糺、汉诸军攻金。木华黎改变以前肆意杀掠和夺地不守的战法,招降和重用汉族地主武装为其争城夺地。木华黎自中都率军南进,连克金遂(今河北徐水西北)、蠡(今河北蠡县)等州,破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后,转军山东,克密州(今山东诸城)、益都(今山东青州)等l0余州县。

十三年,木华黎于紫荆口(紫荆关)俘降金行元帅事张柔,复其原职。张柔招集部曲,南下雄、易、保(今河北雄县、易县、保定)等州。木华黎则自西京(今山西大同)南攻太原、汾阳(今属山西)等地。

十四年,蒙古军乘金军三路攻宋之机,张柔于新乐(今河北新乐西南)大败金将武仙,扩地30余州县。木华黎遣军连克苛、岚、吉、隰(今山西苛岚、岚县北、吉县、隰县)等州。

十五年,金宣宗为守土抗蒙,于河北、河东封九公,划地分守。木华黎复由中都南进,金恒山公武仙以真定(今河北正定)降;旋转军趋济南,降宋金将严实以所辖彰德(今河南安阳)、大名(今河北大名南)等二府六州,30万户降蒙;继而率军攻黄陵冈(今山东曹县西南),大败金军20万,占领黄陵冈。

十六年,严实破东平(今属山东)。木华黎率军出陕西,攻延、鄜、坊(今陕西延安、富县、黄陵)等州。

十七年,木华黎率军攻长安(今西安)、凤翔(今属陕西)未克。

次年三月,还军至闻喜(今属山西)病死。其子孛鲁袭职,继续攻金。金宣宗完颜珣卒,子完颜守绪继位(哀宗)。

二十年,武仙叛蒙降金,孛鲁遣都元帅史天泽率军击败武仙,复真定。继而孛鲁与史天泽合军击败红袄军彭义斌部。成吉思汗征西返回旧营,准备举兵攻西夏。

二十二年,蒙古军围攻益都。成吉思汗尽克西夏诸诚,于清水县(今属甘肃)行营病死。拖雷监国元年(金正大五年,1228年),金益都被围日久,城中食尽,李全降蒙。孛鲁力排处死李全的建议,委以重任,使许多州县闻风归附。山东尽为蒙古所有。

金哀宗为集中兵力抗蒙,停止攻宋,通好西夏,全力西守潼关,北守黄河,蒙金两军遂成隔河对峙局面。

第三阶段:窝阔台灭金

成吉思汗在攻灭西夏途中病死,未能实现攻灭金朝的宿愿,遂在临终遗嘱中诏示后人,利用宋金世仇的矛盾,借道于宋,迂回至唐(今河南唐河)、邓(今属河南),联合宋朝,直捣金朝都城南京的灭金方略。

蒙古窝阔台汗元年(金正大六年,1229年)八月,窝阔台即蒙古大汗位,次年率军攻金。金朝急忙调整部署:增加凤翔、京兆(今西安)等州府守城兵力;抽调忠孝马军入关,加强京畿外围突击力量;改陕西西路行省及陕西东路行省为陕西两路行省,置于阌乡(今河南灵宝西北),增强潼关防御。

三年二月,蒙古军攻克金军事要地凤翔。

五月,窝阔台在官山(今内蒙古卓资北)召开诸将大会,议定分道伐金。七月,分兵三路出师:左路军由斡陈那颜率领,出济南,趋南京;中路军由窝阔台亲率,由官山入晋,经白坡(今河南孟津东北)渡河趋南京;右路军由拖雷率领,从凤翔南进,绕道宋境,由金州(今陕西安康)沿汉水东进,迂回趋南京。

金哀宗闻讯,急调黄河沿岸守军20万,至邓州禹山(今河南邓州西南)地区阻击蒙古右路军。十二月,拖雷与金军战于邓州不胜,遂弃邓州北进。金军又尾其后由邓州驰援南京。两军且战且行,蒙古军不断遣轻骑袭扰金军,致使金军数日不得休息和饮食,又逢连降大雪,将士精疲力竭。

四年正月,金军进至三峰山(今河南禹县西南)与蒙古军对垒相峙。旋窝阔台率军白白坡渡过黄河,遣将口温不花等率军会拖雷,拖雷遂乘机向金军发起进攻,全歼金军精锐15万,俘杀金帅完颜合达、移刺蒲阿(参见三峰山之战)。继而,潼关守将李平献关降蒙古,河南十余州被蒙古军占领。

三月,窝阔台遣大将速不台率军三万围南京。蒙古军置百余炮并力攻城;守城军民使用震天雷、飞火枪奋勇抗击,经16昼夜激战,双方伤亡惨重。

四月,窝阔台北还,留速不台继续攻城。金遣使议和成,蒙古退兵,速不台屯汝州。七月,蒙古遣使至金被杀,和议遂绝。

八月,蒙古军在郑州附近击败金援兵10余万。至此,金军主力已所剩无几,京城内粮尽援绝。金哀宗于十二月带少数臣僚和将士逃往归德(今河南商丘南)。五年正月,金南京守将崔立向蒙古军献城投降。六月,金哀宗去蔡州(今河南汝南)。蒙古军兵马都元帅塔察儿率部进围蔡州。

十一月,南宋应蒙古之约,遣鄂州江陵府副都统制孟珙率军2万、运米30万石,与蒙古军会师蔡州城下。

六年正月,宋军、蒙古军相继攻入城内,金哀宗自杀,金亡。

此战,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在政治上以反抗压迫为号召,激发了新兴民族的斗志;在谋略上善于利用金、宋、夏以及金朝内部矛盾,联此击彼,各个击破,尤为突出的是成功地运用了假道于宋、联宋灭金、招降安抚之方略;在战法上长于声东击西,迂回夹击,突袭歼敌;注重吸收中原先进技术,改进武器装备,增强攻坚能力,故屡战屡胜。而金朝统治者,政治腐败,多方树敌,战法消极,士气不振,终至败亡。

蒙古灭金为尔后攻灭南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标签: 金朝

更多文章

  • 清朝知县手下有多少官府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知县

    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知县手下有多少机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清代地方“省、府、县”三级行政系统的设置中,县作为基层行政单位,乃系皇权向基层民众延伸的最直接、最有效媒介。所谓“天下之治始于县”,知县作为县级政权最高行政长官,更是被雍正

  • 《资政新篇》的内容是什么 《资政新篇》特点及性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洪仁玕撰,1859(咸丰九年)刊行。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书籍内容《资政新篇》全文共分四部分:一、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作者洪仁玕认为,&

  • 《资政新篇》主要的指导思想及思想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洪仁玕撰,1859(咸丰九年)刊行。洪仁玕1859年4月被封为干王,总理全国政事。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作为官方的文书正式颁行,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文献。《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

  • 明朝奴儿干都司管辖的区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亦称“耦儿干”、“努而哥”,或作“纳尔干”;是明朝在黑龙江下游设置的管辖黑龙江、乌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水系分布苏里江流域等地区的最高地方军政合一建制,这有点类似于我们早期的建设兵团一边防护祖国,一边备战边疆。奴儿干都司虽然远

  • 金朝的商业和赋税情况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金朝

    由于生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使商业日益繁盛。金朝建国初年,各地的商业发展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当时女真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还是“无市井,买卖不用钱,惟以物相贸易”,而金中都与开封府都是兴盛的商业城市。商业和钱币金朝建立不少的“榷场”,与西夏和南宋进行贸易。

  • 明朝宗室到底有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宗室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上,有一件事一直被人批判,即:明朝藩王庞大的寄生集团,到明末之时,宗室人口高达百万!事实究竟怎样呢?如果找到崇祯年间的玉牒,那么事情就真相大白了!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清代档案记载,顺治初年明代玉牒尚存(玉牒,记录皇族的族谱,每十年一修,定期公布),只是不知其是否完整,但随后就

  • 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龟兹国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龟兹国

    古代龟兹地区在乐舞,石窟艺术方面是西域的代表,龟兹在古代的西域盛产铁器,也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中比较强大的国家之一。龟兹国古城遗址在新疆库车县有一座古城,将近8000米的周长,目前只能依稀可见一些凸起的土堆。这就是龟兹古城,这里考古曾经出土过大量的石器,铜钱等生活用品。古城遗址龟兹国曾经在西域三十六国

  • 龟兹国在史籍上的记载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龟兹国

    库车古称“龟兹国”,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在这里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史籍记载魏书龟兹国,在尉犁西北,白山之南一百七十里,都延城,汉时旧国也

  • 周朝诸侯国宋国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国

    宋国(公元前1114年-公元前286年),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国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初被周天子封为公爵,国君子姓宋氏。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

  • 周朝宗法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宗法制度

    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什么是宗法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宗法制度是西周统治的支柱之一,也是本文研究春秋公子命运的关键环节。宗法制度确立了各国公子政治、经济的继承原则。了解宗法制度就是了解“公子”这一群体在家和国中的地位,从而为解析春秋公子命运问题做好准备。宗法制度是个复杂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