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历代的封爵制度历史介绍

中国古代历代的封爵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34 更新时间:2024/2/17 11:13:23

爵位虽然只是一种称号,但它却是社会地位高低和享受物质利益多少的标志。我国有字记载的商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封爵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嬗变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四个阶段。

1.先秦时期

商朝时期,封爵即分封诸侯,爵称同时也是官称。商王朝在王畿之外,设有侯、伯、甸等称号,分封给商王的子孙和亲族进行管理。这些爵称,实际上就是王畿之外地区的职官名称。西周时封爵制度更加正规化。内服官的爵位分为公和伯侯两等,凡太师、太保、太史都为“公”爵;凡是王畿内贵族入朝为卿称为“伯”爵;而四方诸侯入朝为卿则称为“侯”爵。被分封的诸侯,在爵位上则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号,但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等级差别。

春秋时期,原本是官职的卿、大夫,也开始作为爵称。如卿有上卿、中卿、亚卿的等级差别,大夫则有上大夫、中大夫等爵称。至战国时期,不少国家开始改变按血缘关系授予爵位的做法,而主要根据对国家功劳、贡献大小来授予。

2.秦汉六朝时期

秦自商鞅变法后,逐渐实行二十等爵制度,称号是公士、上造、簪鸟、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驷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秦实行的是军功爵制,把在战争中立下的军功同爵位、享受的待遇联系起来,并且主要面军队战士和立有战功的平民。这同此前的封爵制度相比,有了很大的区别:一是改为了以血缘亲疏定爵位高低的做法,二是这种爵位享有的仅仅是衣食租税,而不掌握食邑和封地内的政权和兵权,而且爵位也不世袭。

3.唐宋时期

隋唐时期封爵制度又发生了一定变化。隋唐都实行九等爵制,只是爵名略有不同。唐代九等爵位为: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国开县子、开国县男。唐代封爵在内容上同前代也有不同之处,所授爵位一般都不享有实际封地或封邑,只有在爵位前加上“食实封”,才能享受封地内的租税,而能获这种爵位者也是极少的。

宋代封爵制度与唐代基本一致。只是爵位增加了三级,为十二级: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同唐代一样,封爵的食邑也是虚数,只有明确食实封的爵位才能享受实际收益。元代凡宗室、附马通称王,有实封的采邑。

4.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封爵制度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明代封爵有皇室与百官之分。皇室以皇子为亲王,亲王之子为郡王,都为实封,且可世袭,但袭王位者必须为嫡长子。庶子支派则封以奉国将军、镇国将军等虚爵。除了皇室封王之外,文武官员的封爵只有公、侯、伯三级,不一定都世袭,而且只有岁禄,并无实际的封邑。

清代封爵同样有宗室与百官之分,分别称为王爵和世爵。王爵也称为显爵,分为十二等,依次为:和硕亲王、多罗亲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按宗亲世系分别授予。宗室凡年满二十者均可题请。世爵是封给功臣贵戚的,共分九等: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清代封爵都没有实地。

标签: 封爵制度

更多文章

  • 国共十年内战开始的标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内战

    国共十年内战时间是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三七年这十年之间。这场战争是国民党对共产党的围剿,共产党对国民党的反抗为主导,主要是国民党为了争夺共产党的地方政权而发起的战争。国共十年内战是蒋介石投降了帝国主义之后,对共产党的一次大范围的屠杀行为。在国共十年内战中,蒋介石对共产党一共进行了五次围剿,前四次围剿都被

  • 东北为什么分三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北

    说起东北地区,大家的第一反应自然是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个省,这个说法没有错。因为目前,东北地区确实只有3个省。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东北地区的辖区变化非常大。最初,东北地区确实是3个省,随后变成了东北4省、东北9省、东北6省。到了1954年,才确定了东北三省现在的样子。那么,东北地区的变化为何这么大呢

  • 庐山会议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在中国政治上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其实庐山会议召开过三次,分别是1959年、1961年和1970年,特别是1959年的庐山会议又叫八届八中全会,从彭德怀献“万言书”开始,整个会议转向批判彭德怀,这段历史众所周知。1970年召开的九届二中全会,也

  • 庐山会议的过程和结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庐山会议

    庐山会议一般是指:1959年7月2日到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庐山上举行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八届第八次会议,又简称“八届八中全会”。会议过程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和8月2日至16日,中共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中央政治局

  • 八七会议前后都发生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八七会议

    前说过建军节,因为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迫害,在南昌武装起义。之后过了几天,在汉口开了一天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为了方便记住,就叫八七会议。时间:1927年8月7日。地点:汉口三教街41号(今鄱阳街139号)。人物: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

  • 八七会议的内容有哪些 八七会议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八七会议

    参加人员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有: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有: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有:杨匏安、王荷波,共青团代表有: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省委代表彭公达,湖北省委代表郑超麟,中央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等22人

  • 八七会议的历程 八七会议的主要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八七会议

    会议历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

  • 湖北最发达五大城市是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湖北

    第五名,黄冈市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2016年GDP为1726亿,人均GDP为27439元。黄冈市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在2007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评选中排第五。黄冈市的科研能力很强,2014年申请专利近2500件,而黄冈在教育方面更是全国出名,黄冈中学可以说是全国名校,没有人不知道这所学校的厉害。

  • 湖北有哪些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湖北

    湖北省共有13个地级行政区,包括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12个地级市: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荆州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1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因位于长江中游、洞庭

  • 湖北气候适合种植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湖北

    湖北是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冬温夏热、四季分明,降水丰沛。据当地资料显示,中药材的话有:太子参、玄参、天门冬、远志、半夏、桔梗、杜仲、荆芥、明党参,何首乌、麦冬、栝楼、厚朴、石斛、牡丹、前胡、甘遂、菘蓝、玉竹、枸杞、芍药、薄荷、木瓜、白术、钩藤、茯苓等;水果树的话主要有柑橘、桃树、梨树、葡萄树、柿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