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湖北气候类型和特征

湖北气候类型和特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89 更新时间:2024/1/15 22:17:31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省内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湖北省是南北气候过渡带,除高山地区外,大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冬热、雨热同季的特点。气象灾害种类多、影响大。

湖北省气候特点:

1、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秋多变,夏冬长春秋短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8℃,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3-6℃;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四季分明,夏季最长,平均为121天;冬季次之,为116天;春秋季短,约64天左右。入春较早,平均3月21日入春,南北、东西差异大。

2、降水充沛,梅雨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匀湖北省年均年降水量1201毫米,远高于全国平均降水量(632毫米),由西北东南递增,其中鄂西北860毫米,鄂东南1491毫米。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年际年内间变化大。1983年降水最多(1678mm),约为最少年(1966年,862mm)的2倍。年内分布7月最多(204毫米),12月最少(26毫米)。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平均降水量76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3%,其中梅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

3、雨热同季,气候资源丰富多样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雨热同季,气候资源丰富多样。大部分地区≥10℃积温和日数分别在4500~5400℃和200~250天,西部山区立体气候资源丰富,为农林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风能、太阳能及空中云水资源均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标签: 湖北

更多文章

  • 唐朝法律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武侠小说中,有几个朝代经常被人们写到,以其恢弘的气势,夺权的纷争,甚至后宫的恶斗,战争的场面,被文人雅士津津乐道。比如秦朝、唐朝、明朝等等,正是因为它朝代的政治与其经济、文化甚至是法律息息相关并相辅相成,而彰显出大国的威风。因为钟爱武侠小说,不得不钟爱它的历史、地理和行省制度,更要关注它的法律,以免

  • 《武德律》是什么时间颁布的?谁制定的武德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武德律

    《武德律》为唐高祖武德年间制定颁布,是唐朝立法的开端。它以《开皇律》为基础,增加“五十三条新格”内容制成,其篇目“一准隋开皇之律”,也分为12篇,除对流刑和居作的刑法作了一些修改外,和《开皇律》没有太大的区别。《武德律》在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颁布

  • 府兵制的结构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兵制,结构,特点,府兵,具有,中央,禁卫,性质,宿卫,十五日

    府兵具有中央禁卫军性质,番上宿卫的府兵“十五日上,则门栏陛戟,警昼巡夜;十五日下,则教旗习战。无他赋役”。随着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北周武帝建德二、三年间(573~574)改府兵军士为“侍官”,意思是侍卫皇帝,表明府兵是皇帝的亲军,不隶属国。同时,又广募汉

  • 府兵制是怎么产生的?府兵制是怎么消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府兵制

    府兵制是西魏宇文泰创立、北周武帝承继发展、隋唐两代君主不断改革完善、最终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消亡的军事制度。公元543年,西魏权臣宇文泰大败于邙山,西魏军被东魏军斩杀六万余人,可谓惨败而归。正因为当时,缺兵少人的西魏有被东魏举国灭掉的巨大风险。所以为了保家卫国,防止被敌国所灭,宇文泰便迅速搜集兵源组织壮

  • 隋文帝对府兵制进行了哪些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文帝

    隋文帝顺应历史潮流完成并巩固了全国统一,结束了近300年的割据局面,这是他的一大历史功绩。而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给整个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隋仍沿用西魏、北周的府兵制。但在統一全国的第二年(590年)隋文帝对此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几是军人,可属州县,垦

  • 北狄的起源是什么?北狄什么时期最强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狄

    起源《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这时晋献公在位,与狄人的关系错综复杂,但戎与狄常常混称。整个春秋时期的狄与戎,都与炎黄集团,有相当深的渊源关系。《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

  • 北狄又分别分为哪些支派?北狄都属于现在的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北狄

    北狄分为白狄、赤狄和长狄。白狄在今陕西一带。赤狄分布在今晋东南一带。长狄之名见于《左传》,具体情况不详。春秋时代的北狄共分三大支派。自《春秋》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狄的名称出现于《春秋》及《左传》,以后百年间,赤狄一直是北狄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族团。清代顾栋高在《

  • 古代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都去了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夷

    左传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也就是说华夏是属于文明社会,然后当时的老祖宗们又依据华夏文明,把周围的人做了区分,分为东夷,南蛮,西戎和北狄。也正是如此古代史书中才不断出现,尊王攘夷、华夷之辨这些词。一起了解下古代的这些民族。四夷西戎对西周影响最大秦国获利最多提前

  • 东汉丝绸之路的“三绝三通”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也曾历经磨难,几经变故,《后汉书·西域传》称:“自建武至于延光,西域三绝三通。”这说明,在东汉初期一百年间,丝绸之路曾三次断绝,三次畅通。这个“三绝三通”的过程是怎样的呢?《后汉书·班超传》作了详细记载。西

  • 丝绸之路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