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子路问孔子得闻斯行诸的答案

子路问孔子得闻斯行诸的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945 更新时间:2024/1/22 23:16:43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孔子是一代大儒,其思想非常的深邃,孔子的思想就像是颜回说的那样“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的学问不是死的学问,孔子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形做出自己的判断做出不同的反应,从孔子受困在陈蔡之间,被胁迫发誓,孔子于是发誓,后来脱困后却不去遵守誓言就可以看出孔子所遵循的君子之道是非常灵活的。

孔子因材施教

孔子不仅仅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有着随机应变的能力,同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而不是呆板的搞一刀切,孔子之所以被推崇为万代之师是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的。《论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子路来问孔子,有一件合乎义理的事情,可以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父兄都在,最好是在征得父兄的意见之后再去做。一会儿冉有又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可以立即去做。见到这件事情的公西华疑惑了,问孔子为什么。孔子说,子路性情好勇过人,为了避免他犯错误,所以我建议他征得父兄的意见后再去做,而冉有性格比较怯懦,经常萎缩不前,所以我鼓励他勇敢去做。

通过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可以见到孔子对于自己的弟子非常的了解,只有了解一个学生,才能做到对其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这是作为老师应该做到的。同时也提示我们在进行一件事情的时候要看到自己的缺点,避免自己的缺点,才能做好事情。

子路问津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孔子与学生积极的奔走在各个诸侯国,大力的宣传儒家的学说,希望可以找到能够推行儒家学说的地方,但是当时正当乱世,权臣当道,诸侯的地位岌岌可危,当权者只知道崇尚武力,不知道寻求君子之道。所以孔子失败了,从下面这则小故事就可以见到一斑。

子路问津

《论语》记载了《子路问津》的故事,长沮、溺在地里耕田,孔子从路上路过,于是让子路去两个人问路,两个人都没有告诉子路路应该怎么走,但是却告诉子路不要跟随孔子了,天下这么的乱,为什么还一定要与那些统治者同流合污呢?不如跟随我们做一个隐士罢了。子路告诉了孔子,孔子长叹一声,人不能与鸟兽在一起,我是不会去隐居的,正是因为天下是这样的乱纷纷的,所以才正需要有人去改革,去改变这样的现状。

这则小故事讲述了儒家的入世的思想,儒家思想是不提倡避世的,这一点与道家的思想是非常不同的,儒家讲究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是不能改变世界也需要尽力而为,尽力而为了就不会有遗憾,从这一点上看,儒家是非常的积极的,对人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的。儒家所讲究的是要积极的努力,即使是不能治国平天下,也一定要独善其身,做一个君子,颜回就是儒家思想的积极实践者,孔子之所以喜欢颜回,也是因为颜回是一个独善其身的君子。

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这个故事出自于《孔子家语》,故事主要关于孔子和他的弟子子路第一次见面时的对话场景,在初见时面对子路的疑惑,孔子简洁明了地回答了子路的问题并纠正了他的观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

子路与孔子第一次见面时,孔子问子路他的爱好是什么,子路回答他喜爱长剑。孔子说:“我问的不是那方面的喜好。凭借你的天赋,外加学习,还有谁能够比得上你呢?”子路问:“学习有什么好处么?”对此孔子回答说:“君身边没有敢向他劝告建议的人就会容易犯错和迷失自己的方向,而有才识和能力的人身边没有能够教导他的人就会得不到对的意见和建议。就比如驱赶疯马的人不能放下鞭子,使用弓弩的人不能丢掉用于正弓的工具;木材通过打直线的墨线加工就能够笔直的木材,人接受到别人的劝告就会明白道理;跟随老师学习,重视向老师问问题,又怎么会有不成功的?”子路听后说:“南山有产一种竹子,不用经过任何加工,就很直,把它砍下来做成的箭能够射穿犀牛的皮,那为什么要学习呢?”对此孔子说道:“在箭的尾部装上羽,再把箭的头部磨得更为锋利,这样的箭不是能够刺得更深吗?”子路听后向孔子施了一礼,表示感谢孔子的教导。

标签: 子路孔子得闻斯行答案子路闻斯行孔子一代大儒

更多文章

  • 孔门七十二贤之子路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门,七十二,贤之,子路,故事,子路,故事,孔子,学生,追随

    子路的故事子路是孔子的学生,其追随孔子的时间也非常的长,甚至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辞官陪伴着孔子,可以说与孔子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甚至多次的顶撞孔子,发表自己与孔子的不同意见,孔子也非常重视子路的意见,多次因为子路改变了自己的计划。当听说卫国发生了政变,子路赶去的时候,孔子说,子路死矣!可见其对子路

  • 一代战神刑天大战黄帝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一代,战神,刑天,大战,黄帝,传说,刑天,传说,他最,开始

    刑天传说刑天,他最开始是叫形天的,因为后世有人讲他的名字抄写错了,因此刑天这一名字慢慢扩散开来。刑天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神话著作《山海经·海外西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虽然刑天这一人物是《山海经》的作者虚构出来的,但是丝毫不影响后人对他的崇敬。吴奇隆饰演的刑天《山海经》一书中,对于刑天的记载不是特别多

  • 明太祖朱元璋要饭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太祖,朱元璋,要饭,故事,朱元璋,要饭,我们,到了,真正

    朱元璋要饭从朱元璋要饭中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传奇,朱元璋的一生太过传奇,可是他却希望自己是真正的真名天子,所以从来没有透露过他的传奇故事。后人对朱元璋的猜测很多,其中朱元璋要饭也是一大亮点,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解说朱元璋要饭。图为朱元璋的画像纵观古今,有谁能做到朱元璋这样从一个要饭的背景做到皇帝的位子?又有

  • 历史上颛顼的儿子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上,颛顼,儿子,哪些,颛顼,儿子,根据,中国,相关,历史

    颛顼的儿子根据中国相关的历史记载,颛顼一生中有过两个妃子,邹屠氏和颛顼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禹祖,而另一个妃子胜奔氏和颛顼共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伯称、卷章、季禺,其中伯称正常被人称为伯服,而卷章则被人称为老童。禹祖画像当然颛顼还有其他的孩子,其中得到了颛顼的姓的儿子中共有二十四人,可以说颛顼的儿子

  • 明太祖朱元璋的侄子资料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太祖,朱元璋,侄子,资料,简介,朱元璋,侄子,命因,为他

    朱元璋侄子朱元璋侄子的命因为他心胸不够大而死亡,朱元璋侄子少年英才却早亡,史上对他的死草草带过,并没有明说死的原因。朱元璋对自己子孙那么好,如果他侄子能够不那么傻的话,后面让他享受的荣华将不尽,接下来为大家详细解说朱元璋侄子。图为朱元璋的画像朱文正出生于1336年,他死的时候刚满30岁。在他还年幼的

  • 上古帝王颛顼武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上古,帝王,颛顼,武器,是什么,颛顼,武器,是什么,大帝,中

    颛顼武器是什么颛顼大帝在中国的古代神话中有很多种的演绎形象。关于颛顼武器是什么,其中一种便是说颛顼初生的时候,颛顼的头顶上面便带着一个兵器,那个兵器便是与颛顼一同降生的,后来让部落中的巫师看后才知道原来那个兵器是上古时代的著名武器,名唤干戈,颛顼头顶的干戈上面还有着两个字“圣德”,相传只有圣德之人才

  • 上古部落首领颛顼的后代有哪些分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古,部落,首领,颛顼,后代,哪些,分支,颛顼,后代,帝喾

    颛顼的后代颛顼和帝喾的后代可以说是中华大地上面最为繁茂的群体了,炎黄子孙也主要是出自于颛顼和帝喾的后裔。颛顼的后代人数之多,并且能够生生不息与颛顼本人的勤政爱民息息相关的。颛顼一族的势力和人民正在不断地增加和繁衍,终于让颛顼的后代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中。颛顼的后代基本上便是今天我们的祖先们,可

  • 上古首领炎帝在哪里出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古,首领,炎帝,在哪里,出生,炎帝,出生,一种,首领,称呼

    炎帝出生炎帝,一种对首领的称呼,源于上古时期的姜氏部落。他大约生活在距今约五年多年以前,因为炎帝作为一种可以世袭的称呼,而姜氏部落前后经历九个首领,所以炎帝指的是谁是有歧义的。一般来说炎帝指的是第一人首领神农氏,有时最后一任炎帝榆罔。神农祠炎帝出生,根据《三皇本纪》中的记载,“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

  • 孟子和荀子之间的关系及其异同点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孟子,荀子,间的,关系,及其,同点,分析,孟子,荀子,说到

    孟子和荀子说到儒家代表人物,首先想到的是孔子,再就是孟子和荀子了,那么孟子和荀子他们的具体情况都是怎样的呢?其学说最大的不同之处在哪呢?荀子像孟子本来的名字叫孟轲,孟子曾经走访过许多诸侯国,希望那些国家的国君能实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但征战频发的战国时期他的政治主张是得不到君主的认可的,所以他就回乡

  • 部落首领炎帝的妻子是何许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部落,首领,炎帝,妻子,何许,炎帝,妻子,上古,时期,部落

    炎帝的妻子炎帝,上古时期部落首领的称呼,一般来说炎帝是指与黄帝共同创造华夏文化的炎帝榆罔,但是炎帝有时候也指第一任炎帝神农氏。炎帝生活在距今约5000年以前,所管理的姜氏部落延续了近五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听訞殿根据中国非常出名的神话著作《山海经》中的记载,“听訞与炎帝生了炎居,炎居生了节并,节并生了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