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苏洵发愤的原因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苏洵发愤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042 更新时间:2023/12/6 9:47:39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去学习确实有点晚,相传苏洵从小不喜读书,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的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游山玩水,加之他小时显出优于同龄人的聪慧,更是不将读书放在眼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呢?

苏洵雕像

一个原因来自他的夫人。苏洵的妻子程氏是大家闺秀,学过诗书,她终日劝谏苏洵好好读书,但苏洵并不知悔改,于是程氏自己教孩子们认字读书。苏洵看到程氏对孩子们的管教,又想到自己的顽劣,渐渐意识到如果自己还这样不思进取,将来是要被孩子们耻笑的,他这才考虑起自己的学习来。

直接让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事件,发生在他的母亲去世之年。奔丧的二哥让他写一些章来赞美一下游览过的名川大山,但苏洵发现自己根本不知道如才能将肚子里那些壮丽景色写到纸上,看着焦急的弟弟,二哥让他编写苏家族谱。在编写的过程中。他看到祖先的事迹,不觉羞愧难当,这才拿起书看了起来。

后来,苏洵多次赶考失败,愤懑的他看了自己以前写的文章,一气之下将它们焚烧殆尽,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写出真正的好文章来。这就有了苏洵二十七始发愤的故事。

苏洵从一个顽劣的少爷变成享誉后世的文坛巨匠,周围的人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他自己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可见只要想成功,无论什么时候踏出第一步都不会晚。

苏洵读书

我们都知道,苏洵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学家,他也因为自己创作的诗篇,而被列为“八大家之一”,这其中的意义,想必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能理解。那大家肯定会去想,苏洵有如此的成就,是不是与苏洵读书有关呢?到底是不是这样,让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揭晓。

苏洵画像

历史上的苏洵并非大家所想像的,打小就喜爱诗书,每日读到废寝忘食,事实是与这些相反的,苏洵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可是看到书就头痛的孩子。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自家哥哥,知道他哥哥通过刻苦读书考取了功名之后,苏洵才意识到,自己的年纪也不算小了,竟然还如此的不懂事,再看看哥哥的成就,苏洵好像一夜间成长了。

在那之后的日子,苏洵读书,早起晚睡,就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因为他不相信自己比别人差,之前是太贪玩了,现在若弥补,应该还不晚。只是当年的考试他并未取得名次。

苏洵再次对其做了深深地检讨,认为是还没有复习全面,漏洞太大,而且心里也有些浮躁,于是苏洵再一次做了一个大家都不能理解的举动,他将自己原来创作的文章全部烧毁了,一切从头开始,于是苏洵又是不论严寒酷暑的开始读书,这用功的劲头,人尽皆知,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之后的佳作突破。

看来苏洵读书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喜欢读的,但他可以明白自己的责任,知道读书也许是自己未来的出路,所以才发奋用心,这种拼搏的动力,也将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苏洵的诗

苏洵是古代的大文学家,生活在北宋年间,北宋是承接唐朝的,唐诗在宋朝很风靡,因此宋朝的很多文人也喜欢写诗。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人,自然也是喜欢写诗。苏洵在散文上有很大的造诣,苏洵的诗也有很大的造诣。

苏洵图

苏洵的哥哥有一次同苏洵游览山河美景,哥哥问他能否写点文章来描绘这些美好景色。苏洵也想写点文章,觉得自己的心中有些话不吐不快,但是一时不知道从何处下笔。他回到家后读了很多唐诗,觉得豁然开朗起来,想到自己所看到的美景,就写出了一首有名的诗篇,名为游嘉州龙岩,诗中的“山川随望阔,气候带霜清”一句非有名气。

标签: 苏洵二十七发愤原因苏洵二十七发愤说起很多

更多文章

  • 明太祖朱元璋是如何起义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太祖,朱元璋,如何,起义,朱元璋,起义,行的,风风火火,顺

    朱元璋起义朱元璋起义进行的风风火火,顺应天命而一举成功。朱元璋起义之所以能这么顺利,这跟元朝的腐败和无能有莫大的关系。朱元璋起义成功也跟明教的关系很大,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元璋起义。图为朱元璋的画像朱元璋本是一个穷人家的放牛娃,什么都不是,还因为没有饭吃去当和尚,更因为寺庙没有饭吃而去当乞丐。走到

  • 论语中关于子路问津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论语,关于,子路,问津,故事,子路,问津,孔子,儒家,学派

    子路问津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孔子与学生积极的奔走在各个诸侯国,大力的宣传儒家的学说,希望可以找到能够推行儒家学说的地方,但是当时正当乱世,权臣当道,诸侯的地位岌岌可危,当权者只知道崇尚武力,不知道寻求君子之道。所以孔子失败了,从下面这则小故事就可以见到一斑。子路问津《论语》

  • 上古君王颛顼的父亲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上古,君王,颛顼,父亲,到底,颛顼,父亲,作为,我国,上古

    颛顼的父亲颛顼作为我国上古时代中一位非常杰出的君王,关于颛顼的身世素来都是受到了很多的关注的,颛顼的父亲是谁,同时也遭到人们的猜忌。关于颛顼的父亲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认为颛顼的父亲便是昌意,即认为颛顼便是黄帝的孙子,但是另一种却不同,认为颛顼是昌意的孙子,即认为颛顼是黄帝的曾孙。这两种说法一直以来

  • 北宋大文豪苏洵有哪些著名的散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宋,文豪,苏洵,哪些,著名,散文,苏洵,散文,唐宋八大家

    苏洵散文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擅长散文,苏洵散文具有鲜明的观点,引用的论据很有说服力,笔风犀利雄健,观点明确独特,被欧阳修、曾巩等大师大加赞扬,也被后世铭记学习。下面介绍几个比较著名的苏洵散文。苏洵雕像《送石昌言使北引》在艺术和思想的层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写给即将分手的朋友的赠别,称为“赠序

  • 上古帝君少昊是谁 太昊少昊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上古,帝君,少昊,太昊,是什么,关系,少昊,关于,这个,问题

    少昊是谁关于少昊是谁这个问题很多人不知道。少昊是中国上古时代中黄帝的长子,原名为玄嚣,史称青阳。相传是上古时代的人类始祖伏羲氏的后裔子孙,少昊因为是黄帝和嫘祖的长子,所以年少的时候便前往了江水,在江水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后世之人也会尊称少昊为“白帝”。少昊画像少昊是一个热爱鸟类的上古帝君,少昊年

  • 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颜回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颜回,颜回,孔子,学生,生于,公元

    颜回是谁颜回,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1年,卒于公元前481年,字子渊,又称为颜渊,春秋末期鲁国曲阜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省曲阜,是所有弟子中孔子评价最高的弟子,不仅仅称赞颜回“好学”,而且还以“仁人”相许,历代的文人和统治者也对颜回推崇有加,颜回生前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潦倒,死后却荣宠万千,不

  • 苏洵名二子说赏析 苏洵对儿子的期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苏洵名,赏析,苏洵,儿子,期望,苏洵名,苏洵,名二子说,写给

    苏洵名二子说苏洵《名二子说》是苏洵写给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的文章,教育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文章篇幅不长,寄寓了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期盼,也给他们提出了一些意见。苏洵画像苏洵《名二子说》分为两段,第一段分别借两个儿子的名字对他们提出了各自的建议,巧妙地将车子和儿子的名字结合在一起。苏洵认为大儿子苏轼生

  • 颛顼帝喾陵墓建筑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颛顼,帝喾,陵墓,建筑,欣赏,颛顼,帝喾,虽然,辈分,不同

    颛顼帝喾陵颛顼和帝喾虽然辈分不同,但是他们同是三皇五帝里面“五帝”的位列。时间跨度在炎黄和尧舜禹之间,他们开起了华夏文明的先河,因此后人在河南安阳建立了颛顼帝喾陵,以此来祭拜颛顼、帝喾。颛顼帝喾陵颛顼帝喾陵现在已经成为河南省文化物质遗产,也是重点文化遗产开放日的重点景区。颛顼帝喾陵为华夏儿女寻根祭祖

  • 人文始祖炎帝的母亲是何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人文,始祖,炎帝,母亲,何人,炎帝,母亲,活在,距离,二十一

    炎帝的母亲炎帝,生活在距离二十一世纪5000年以前的原始部落,是上古时期一个姓氏为姜的部落对他们首领的称呼。炎帝在我国影响非常大,很受人崇敬和爱戴,至今还祭祀他。炎帝这一人物在很多书籍都有记载,因为年代十分的久远,因此这一人物极有可能是虚构出来的。所以关于炎帝的母亲是谁也有不同的说法。炎帝雕像炎帝的

  • 三皇五帝之一颛顼故里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皇五帝,之一,颛顼,故里,在哪里,颛顼,故里,中国,上古

    颛顼故里颛顼是中国上古时代中以为十分著名的帝王,颛顼是“三皇五帝”之一,他的身上有着数不尽的迷,同样的关于颛顼故里的说法,历来人们都是各执一词的。有人认为颛顼的故里在若水(便是今天雅安荥经),也有人认为颛顼的故里在穷桑,还有人认为颛顼的故里在颛顼定都的地方高阳,同样的还有人认为颛顼的故里在阜新,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