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是如何读书的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是如何读书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717 更新时间:2024/2/5 20:25:15

苏洵读书

我们都知道,苏洵是历史上有名的学家,他也因为自己创作的诗篇,而被列为“八大家之一”,这其中的意义,想必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能理解。那大家肯定会去想,苏洵有如此的成就,是不是与苏洵读书有关呢?到底是不是这样,让我们在下面的内容中揭晓。

苏洵画像

历史上的苏洵并非大家所想像的,打小就喜爱诗书,每日读到废寝忘食,事实是与这些相反的,苏洵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可是看到书就头痛的孩子。这一切的改变都是因为自家哥哥,知道他哥哥通过刻苦读书考取了功名之后,苏洵才意识到,自己的年纪也不算小了,竟然还如此的不懂事,再看看哥哥的成就,苏洵好像一夜间成长了。

在那之后的日子,苏洵读书,早起晚睡,就为了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因为他不相信自己比别人差,之前是太贪玩了,现在若弥补,应该还不晚。只是当年的考试他并未取得名次。

苏洵再次对其做了深深地检讨,认为是还没有复习全面,漏洞太大,而且心里也有些浮躁,于是苏洵再一次做了一个大家都不能理解的举动,他将自己原来创作的文章全部烧毁了,一切从头开始,于是苏洵又是不论严寒酷暑的开始读书,这用功的劲头,人尽皆知,也正是如此,才有了之后的佳作和突破。

看来苏洵读书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喜欢读的,但他可以明白自己的责任,知道读书也许是自己未来的出路,所以才发奋用心,这种拼搏的动力,也将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

苏洵什么时候中的进士

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苏轼苏辙的父亲,他是著名的文坛巨匠,文章别具一格,笔风独特,深受人们的喜欢。那么苏洵有没有中进士呢?苏洵什么时候中的进士呢?

苏洵雕像

其实,苏洵并没有考中过进士,虽然他参加了考试,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还有他的二哥苏涣都中了进士。所以,虽然苏洵的文章享誉千古,但他却有没有考中进士的遗憾。

苏洵生于名门之家,年少的他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少爷,不喜欢读书,终日以游山玩水为乐,娶了大家闺秀程氏后也不见好转,没有担负起一个家庭的责任。在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后,苏洵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责任,二十七始发愤,通读名著,研究诗书,终于写出了自己的文章。

但是对于苏洵什么时候中的进士这个问题,在一些文献上还有其他答案。有人说苏洵在二十七岁一发愤之后就中了进士,后来还跟两个儿子一起入朝做官。也有人在写欧阳修的时候,提及了苏洵父子三人都中了进士。而在《中国历史大辞典》这样的权威记载中,明确说了苏洵“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以等科,皆不中”,说明他并没有拿到文人们梦寐以求的“进士”这顶帽子。

对于苏洵什么时候中的进士,可能只有古人知道了。现在的文人墨客很多认为应该给苏洵补一个进士之名,因为他的文章,以及他在文学中的造诣和对后世的影响,进士之名绰绰有余。

苏洵二十七始发愤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去学习确实有点晚,相传苏洵从小不喜读书,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中的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游山玩水,加之他小时显出优于同龄人的聪慧,更是不将读书放在眼里。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呢?

标签: 唐宋大家之一苏洵如何读书苏洵读书我们知道

更多文章

  • 书画大家郑板桥的书法价格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书画,大家,郑板桥,书法,价格,多少,郑板桥,书法,价格,我

    郑板桥书法价格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不仅把竹子画得出神入化,在书法上也是集大成者,他对书法的大胆创新,是前无古人的,所以堪称书法大师。到现在人们对于郑板桥书法的推崇还是非常高的,而这种推崇就表现在郑板桥书法的价格上。郑板桥书法价格郑板桥的书法很多都是和他的画作在一起的,也就是在一幅画上有自

  • 郑板桥难得糊涂解释 郑板桥难得糊涂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板桥,难得糊涂,解释,故事,郑板桥,难得糊涂,家里,块匾

    郑板桥难得糊涂郑板桥家里有块匾写的是“难得糊涂”,用了隶书、篆书、草书三种字体,不同凡响。《难得糊涂》图片这四个字读起来容易、理解起来也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世间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在该糊涂的时候糊涂。糊涂和聪明是相对的,人的一生中,都在极力表现聪明,有些人的聪明叫做小聪明,有些人的聪明叫做狡诈,

  • 齐桓公的葵丘会盟 重要的人生转折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齐桓,葵丘,会盟,重要的,人生,转折点,齐桓,公会,春秋战国

    齐桓公会盟春秋战国时期,各种会盟结盟都层出不穷,而这也是一些大国用来增加自身威望的良好方式,齐桓公作为春秋时期的霸主自然也经历过很多次的会盟,这里小编就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那场让齐桓公登上人生顶峰的葵丘会盟。齐桓公葵丘会盟葵丘会盟是齐桓公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场会盟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巅峰,而且在这之后

  • 著名军事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著名,军事家,赵武灵,胡服骑射,故事,赵武灵,胡服骑射,王推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变了中国军队最初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为盔甲装备。赵国的“胡服”,衣短袖窄,与游牧民族的服装相似,这也同时减弱了华夏民族对胡人的敌视心理同时有利于促进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顺。赵武灵王像在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于日益衰败的形势中,常年打败战,就连小国都想要来骚

  • 郑板桥的吃亏是福 吃亏是福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郑板桥,吃亏,是什么,意思,郑板桥,吃亏,著名,话语,也是

    郑板桥吃亏是福吃亏是福是郑板桥的著名话语,也是正板桥先生著名的书法作品,全文是: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损于己则利于彼,外不得人情之平,内得我心之安,继平且安。福即是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有一个平常心,如果懂得付出而不去计较自己是否会“吃亏”,那么你将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这是一种哲学思想

  • 艺术大家郑板桥的故事 郑板桥的谈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艺术,大家,郑板桥,故事,谈吐,郑板桥,故事,我国,清代,著

    郑板桥的故事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一生为人豁达,虽然也曾做过官,但是官位很小,只做到了县令。但是对于这样一位艺术大家,从来不少文人轶事,关于郑板桥的故事也不少,其中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就是郑板桥在做官时候遇到的事情。郑板桥画话说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的时候,有一天正在衙门中办公,他的差役传报说自己

  • 赵武灵王建筑长城 成中国最古老的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赵武灵,王建筑,建筑,长城,中国,最古,老的,赵武灵,王建筑

    赵武灵王建筑长城赵长城,为赵武灵王时所筑,所以也称做是赵武灵王长城,是中国历史上现存的最古老的长城,迄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赵长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兼并,相互争霸时需要各自设防,因此先后修筑长城来相互护卫。这些长城的位置是根据各诸侯国家的地理位置所设防,由南到北,由东往西,布满了长江、黄河各大流

  • 书画大家郑板桥擅长画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书画,大家,郑板桥,擅长,什么,郑板桥,擅长,什么,我国,清

    郑板桥擅长画什么郑板桥是我国清代最为著名的艺术家,现在人对于清朝书画作品的青睐不必赘述,而最爱就是郑板桥的作品。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代表之一,他擅长诗、书、画,人称“三绝”。郑板桥《竹》那么郑板桥擅长画什么呢?对于郑板桥来说最擅长画兰竹。在郑板桥的一生中画过很多东西,有竹子、兰草、石头,也画过松树

  • 郑板桥的竹子 郑板桥对画竹子的见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板桥,竹子,见解,郑板桥,竹子,我国,清代,著名,艺术家

    郑板桥的竹子郑板桥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艺术家,他不但在书法和篆刻等多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在绘画上的造诣更加出众,这也奠定了他在我国古代艺术上的地位。郑板桥的绘画作品包含的因素有很多,而其中最多的就是竹子,郑板桥的竹子是现在最为有名的。郑板桥的竹子作品梅、兰、竹、菊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画家喜爱的绘画之物,因为他

  • 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现称霸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时期,楚庄,王问鼎,问鼎,称霸,野心,楚庄,王问鼎,问

    楚庄王问鼎“楚王问鼎”这件事情最早出自《左传》,之后在司马迁的《史记·楚世家》中也有详细的记录,是楚庄王称霸野心的一次体现。楚庄王塑像想要了解这个故事首先要了解“鼎”的含义。西周的时候人所有的鼎的大小以及多少都代表着所用之人他们贵族身份的等级,在《公羊传》中就有提到说“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