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密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解密陶渊明归隐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137 更新时间:2023/12/21 5:38:26

陶渊明归隐

陶渊明曾于二十岁踏上仕途,在官场为官十余年,最后辞官归隐,过上悠闲舒适、平静自在的田园生活。他的归隐可以说既出于他自身的淡泊名利、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也是出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迫。

陶渊明画像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陶渊明自二十岁踏入仕途,虽有一身才华和抱负,但是却得不到重视,到了二十九岁,他才做到了江州祭酒这一官职,然而因为难以忍受官场上的那些繁缛节,做了不久后就辞了职。之后在家悠闲了五六年,直到三十五岁时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手下当了一名小吏,但是不到一年时间,陶渊明又因为他母亲去世而辞职回家,一待又是五六年。

陶渊明毕竟是名将的后代,在官场中很有名气,因此,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他被推荐担任彭泽县令一职。之后在彭泽当了十几天县令的陶渊明听说东晋权臣刘裕自封车骑将军,掌管各州军事,只自己的抢夺皇位的野心只差一步的消息后,预感到晋朝已名存实亡了,心灰意冷之下,便回了家,这时的陶渊明已有了辞官的念头。之后更是遇到浔阳郡督邮前来巡查那件事,让他不仅做出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样的美谈,同时也坚定了他辞官隐退的决心。就这样,陶渊明结束了他十几年的官场生涯,归隐田园。

归隐后,陶渊明一直过着隐居的田园生活,虽然心中尚有不能施展抱负的苦闷心情,但是对于那般黑暗的官场生活并没有丝毫留恋。

陶渊明图片

图片为陶渊明所作的《归去来兮辞》的一部分,《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抒情小赋,也是陶渊明离开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创作于陶渊明刚刚辞官不久,讲述了他在辞官隐退后的生活乐趣以及心情感受,表达了他对政治仕途的认识与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表现了他保持自身清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归去来兮辞》

整篇文章主要是根据辞官、归途、到家、室内生活、涉园、外出、纵情山水以及怎样度过余生的打算这样来叙事的,而全文抒情则是根据先自责自我安慰,然后自安自乐,最后乐天安命的线索来表现的。

《归去来兮辞》的内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示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决心,包含了两层感情,一层是自责,想到田园即将荒芜,本应回家,但是却身在官场不能自主,深感可悲,第二层则是自我安慰,陶渊明现已明白走上仕途实际上是个错误的决定,为如今归隐的决定深感欣慰。

第二部分主要描写的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也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方面表达了回家途中轻松愉快与想要到家的渴望,第二方面描写了他回家后的日常生活,而第三个方面则写了陶渊明在农村的出游经历。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抒发了陶渊明乐天安命的情怀。

整部作品陶渊明主要通过对景物与活动经历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恬静闲适、无忧无虑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

停云陶渊明

《停云》是陶渊明所作的一首四言古诗,整首诗歌分为序与四章内容,诗歌的主题正如序中所写的“思亲友也”那样,整首诗主要抒发了作者陶渊明对自己好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表达了对世道的担忧。

陶渊明像

《停云》这首古诗大约创作于晋安帝元兴三年的春天,陶渊明安闲居住在家乡浔阳柴桑时期,整首诗除了序之外,共有四章内容。《停云》的短序主要是讲明了陶渊明创作这首诗的目的,同时也说明了当时创作《停云》这首诗时所处的环境,以及描述了创作时陶渊明的心情。而《停云》的四章内容则反复表达了陶渊明对好友的深切思念。

更多文章

  • 陶渊明归园田居抒发了什么感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陶渊明,园田,抒发,什么,感情,陶渊明,园田,归园田居,共有

    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园田居》诗一共有五首,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形象的描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生活及感悟,抒发了诗人远离仕途重返家园的愉悦心情和体验田园生活的乐趣。陶渊明《归园田居》是陶渊明生活、理想的逐步呈现。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复得返自然”:首先表明辞官归隐的庆幸和喜悦之情,抒发

  • 后人对陶渊明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人,陶渊明,评价,如何,陶渊明,评价,对于,几句话,都不能

    对陶渊明的评价对于陶渊明的评价,用几句话都不能完全说清陶渊明到底有多优秀,总的来说,他是一个非常伟大的诗人,可以说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为杰出的诗人。在世人眼中,陶渊明还是一个悠闲飘逸、不热衷于名利的诗人,就好似一个不在世俗之中的隐士,他的诸多诗作都表达了他归自然生活的喜爱与对官场之类的厌恶。陶渊明

  • 朱元璋和李世民之间的异同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李世民,间的,同点,李世,民和,朱元璋,李世民,即为

    李世民和朱元璋李世民即为唐太宗,是唐朝时期的第二位帝王,一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朱元璋是明朝时期的开国皇帝,勤政爱民,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开创了“洪武之治”的盛世,为明朝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李世民和朱元璋处于不同的朝代原本是没有任何交集的,但是他们之间是怎么有联系的呢?朱元璋

  • 红楼梦人物司棋和潘又安的爱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红楼梦,人物,司棋,潘又安,爱情,司棋,潘又安,高大,丰壮

    司棋潘又安司棋,高大丰壮,是贾府的家生奴才。潘又安,品貌风流,为贾府小厮,是司棋的姑舅表弟,与司棋同在贾府为奴。两人青梅竹马,暗生情愫,发誓非对方不嫁不娶。司棋与潘又安画像司棋性格泼辣、雷厉风行,但潘又安却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有一次,司棋与潘又安在大观园幽会,却被鸳鸯不小心撞破。之后,司棋抑郁成病,

  • 揭秘贾迎春的丫鬟司棋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揭秘,贾迎春,迎春,丫鬟,司棋,之死,司棋,之死,虽然,表面

    司棋之死司棋之死,虽然在表面上看,是由于她与表弟私相授受,罔顾社会道德约束,伤风败俗,再加上表弟胆小畏事,潜逃出走。好不容易盼到表弟潜逃归来,但是司棋的母亲又横加阻拦,不让司棋跟他走,才导致刚烈的她一头撞上墙壁而死。但是,司棋之死,却并不是必然的,偶然因素也是有的。司棋画像首先,司棋性格刚烈,加上大

  • 陶渊明咏菊直抒胸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陶渊明,咏菊,直抒胸臆,咏菊,陶渊明,花在,心中,有着,举足

    咏菊陶渊明菊花在陶渊明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咏菊自然成了诗歌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可以说菊花是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象征,特别是他归隐田园生活后,还在院旁种下了大片大片的菊花。农作归来,倚菊而坐,对酒当歌,好不快活。陶渊明陶渊明爱菊成迷,对菊花情有独钟。据陶渊明诗歌中的描述和周瘦鹃的考察,陶渊明最喜爱的菊花

  •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题材风格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谢灵运,诗歌,题材,风格,对比,陶渊明,谢灵运,同时

    陶渊明与谢灵运陶渊明与谢灵运同时东晋杰出的诗人,同样向往追求隐居、自由自在的生活。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歌成就虽不分伯仲,但二人选取的诗歌题材、风格等还是有所差异的。陶渊明是田园诗歌的创始者,而谢灵运是山水诗歌的创始者。陶渊明与谢灵运陶渊明擅长写田园生活类的诗歌。陶渊明的诗歌源泉来自于他闲适的生活,描写

  • 经典小说红楼梦人物司棋是谁的丫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经典,小说,红楼梦,人物,司棋,谁的,丫鬟,司棋,谁的,丫鬟

    司棋是谁的丫鬟司棋,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那么,司棋是谁的丫鬟呢?司棋画像在《红楼梦》中,司棋脾气刚烈,雷厉风行。她会因为管小厨房要一碗鸡蛋羹不得而率丫鬟大闹小厨房,会因为争取厨房的管理权而试图挤走柳嫂儿,会不顾大观园的清规戒律在大观园中私会情人,丝毫不顾封建礼教,不受约束,与人私相授受

  • 明太祖朱元璋的遗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太祖,朱元璋,遗诏,是什么,朱元璋,遗诏,一位,了不起,皇

    朱元璋遗诏朱元璋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从朱元璋遗诏中就能看到一些端倪,下面是遗诏中的一段话: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善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丧祭仪物

  • 楚汉传奇薄姬为何沦为战争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楚汉,传奇,薄姬,为何,沦为,战争,牺牲品,楚汉,传奇,薄姬

    楚汉传奇薄姬《楚汉传奇》是一部史诗电视连续剧,由高希希执导,其主演阵容强大,由陈道明、何润东、秦岚、段奕宏主演。《楚汉传奇》薄姬剧照在电视剧《楚汉传奇》中,除项羽、刘邦、吕雉、虞姬等主要人物以外,编导还不吝笔墨刻画了一个女人,她就是原为魏王豹的夫人薄姬。在电视剧中,薄姬是一位很有见识的奇女子,毫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