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姜维生平介绍 姜维北伐最后惨败原因

三国姜维生平介绍 姜维北伐最后惨败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41 更新时间:2024/2/7 18:57:49

三国姜维

三国时期,姜维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并且是军师诸葛亮的衣钵传人,可谓是有勇有谋,是蜀国的第四代政权掌控人。

姜维形象

姜维本是魏国人,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其父亲是战死,所以姜维之后继任了父亲的官位,在魏国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将领。诸葛亮看重了姜维的才华,当时蜀国文臣武将中后继无人,诸葛亮有心培养姜维,使了离间计,让姜维在魏国被猜忌,无奈之下投降蜀国。

果然,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在初期的南征北战中,几乎无往不利。只是后期也被费袆等人猜忌,有一段时间,兵权被缩减。费袆死后,姜维可谓是走到了人生的巅峰,他在北伐途中,胜多负少,将魏国的军队一直控制在秦岭一线。只是朝中却有人反对北伐,毕竟年年征战,蜀国的国力根本承担不起。

而姜维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蜀国已经没有大将了,姜维一人与魏国众将领对抗,自然力不从心,终于在第十一次北伐的时候,败于邓艾之手。

刘后主举国投降魏国之后,姜维依旧一腔热忱,假意投降,却招降大将钟会,希望利用钟会的反叛给蜀国带来喘息的机会,以便后期东山再起。但是钟会反叛失败,被部下所杀,姜维自然也逃脱不了,甚至死后也被剖腹,死的可谓是凄惨无比。

之后,姜维的故里也只能为姜维立了一个衣冠冢,感念其爱国的精神。

姜维北伐

姜维北伐,是在公元238年,前后共进行了11次北伐,蜀国的国力消耗过度,之后无法只能举国投降。姜维北伐其实是延续的诸葛亮的战略。因为西川易守难攻,只需要好好防守,便能消耗魏国的兵力。当时诸葛亮认为可以以攻代守,积极北伐,可以保卫成都的安全。但是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故于五丈原。

姜维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蜀军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司马懿追击,不料姜维依旧击鼓作出反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不敢靠近,使得蜀军顺利的撤退,发丧之后,司马懿知道被骗,后悔不已。

诸葛亮死后,刘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公元238年,姜维进行第一次北伐,与魏军在南安相持不下。公元244年,姜维进行第二次北伐,曹爽大败。到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蜀中已经没有大将了,姜维与魏国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败。

之后,司马懿又进行了几次北伐,终于在第十一次北伐,被邓艾打败,又遭朝中人猜忌,最后只能为了避祸躲在沓中。

姜维经历了十一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算起来也算是胜多败少,消耗方面也是蜀国轻魏国重,但是魏国实力本就强劲,虽消耗大,但终归没有消耗国本,但是姜维的北伐,却掏空了蜀国的国本,所以蜀国在十一次北伐之后,很快便灭国了。

姜维后人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不仅勇猛有余,才智也过人,但是据史书记载,他似乎没有留下子嗣,但也有说,他似乎也有一个女儿一直处于隐居,所以应该还是有后人留下的,只是,按照历史来讲,姜维留下子嗣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姜维形象

当时,姜维是魏国的将军,诸葛亮看上了他的能力,意欲招降,可是姜维却拒不投降。后诸葛亮使用离间计,魏国猜忌姜维,并不听姜维的解释,姜维无奈之下也只能投降蜀国,投降之后,他便开始一心一意的效忠蜀国,即使他一直相依为命的母亲给他写信,寄了当归,他也只是回以远志罢了。

标签: 三国姜维生平介绍北伐最后惨败原因三国姜维

更多文章

  • 曹丕与曹操的父子关系 曹操为什么选曹丕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丕,曹操,父子,关系,为什么,选曹,继位,曹丕,曹操,长子

    曹丕与曹操曹丕是曹操的长子,之前曹丕还有一位哥哥,就是曹昂。曹昂是曹操与刘夫人所生的儿子,曹操对曹昂十分满意,但是在宛平之战中,曹昂战死沙场,曹丕就成了曹操的嫡长子。曹丕画像曹操一生有25位儿子,最让曹操满意的就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和曹冲。曹冲尤其很是聪明,小小年纪就显示出了卓越的才能,很多人都

  •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吗 曹操墓中两具女尸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曹操,七十二,疑冢,真的,墓中,两具,女尸,曹操,七十二,疑

    曹操七十二疑冢曹操七十二疑冢,指的是曹操墓之谜。曹操身亡已经很多年了,而后人对曹操生平研究的热情丝毫没有退却,对于曹操墓的疑问至今还有很多人猜测。曹操七十二疑冢陈寿在《三国志》一书中,写到,曹操生平节俭,在去世前对自己的后事都有安排,平生很是敬仰西门豹的处事才能,希望自己死后,能埋在邳城。曹操不希望

  • 王安石的词地位有多高 岁晚王安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安石,地位,多高,岁晚,介绍,王安石,北宋,政坛,文坛,有

    王安石的词王安石在北宋的政坛及文坛上都有着一定的地位,叱咤风云,在政坛上位列人臣,发动变法,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格局;在文坛上,文学造诣高,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一生作品颇丰,不仅诗歌行列,还在散文,词等均有涉猎,王安石的词更有其自身特色。桂枝香·金陵怀古书法赏析王安石的词留存至今的约有2

  • 明朝政治家杨廷和简介 一生辅佐四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政治家,杨廷,简介,一生,辅佐,四位,皇帝,杨廷,简介

    杨廷和简介杨廷和,字介夫,也称石斋,汉人,家乡四川新都,年少成名,是明朝年间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一共辅佐过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个皇帝,善文书且其子是著名文学家杨慎。杨廷和画像杨廷和少年时代便才气尽显,乡试中举时他年仅十二岁,十九岁中进士入仕,任翰林院检讨,掌修国史,位次编修。明孝宗时期,杨廷和

  • 苏辙字什么号什么 文人苏辙的基本资料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苏辙字,什么,文人,苏辙,基本资料,介绍,苏辙字,什么,苏辙

    苏辙字什么苏辙,眉州眉山人,宋代文学家、散文家、诗人。对于字的来源,一般古人的自己所取的字基本都是名的补充内容。苏辙的“辙”字,它的意思是指到车子由此驶过的痕迹。而在《名二子说》中有一句话是“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这大概就是苏辙的所取字的来源了吧。苏辙雕像从小到大苏辙在文学方面受到他的父亲和兄弟的影

  • 曹操讨伐董卓为什么失败 曹操董卓的恩怨纠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操,讨伐,董卓,为什么,失败,恩怨,纠葛,曹操,董卓,十分

    曹操董卓董卓是十分欣赏曹操的勇猛和才干的,一直想把曹操招入自己的门下,董卓进入洛阳之后,花费了大量的钱财笼络人心,董卓看着曹操是位可塑之才,于是便把曹操提升为了骁骑校尉。《三国演义》董卓剧照曹操看见董卓的种种恶行,不愿意在董卓手下办事,于是便回到了亳州,当时曹操的父亲曹嵩很是赞成儿子讨伐董卓这一行为

  • 邓艾和姜维是死敌吗 姜维和邓艾谁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邓艾,姜维,死敌,姜维和,维和,邓艾谁,厉害,邓艾,姜维,可

    邓艾和姜维邓艾和姜维可谓是死敌,姜维几次北伐中都是和邓艾做对手,第十一次北伐更是破于邓艾之手,之后刘后主便举国投降,姜维也没有机会再进行北伐。而对于邓艾和姜维到底谁更厉害却众说纷纭。邓艾像首先,姜维被捧的很高,所以感官上姜维是要强于邓艾。姜维是蜀国后期鲜少拿得出手的名将,计谋上更是师承诸葛亮,虽说没

  • 三国曹操人物分析 说曹操一书如何评价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三国,曹操,人物分析,说曹操,一书,如何,评价,曹操,人物分

    曹操人物分析曹操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这个无法盖棺定论。后人知道曹操的事迹,都是从各种资料和书籍中来的,对曹操的评价也并不是客观和正确的,所以,对于人好还是人坏这个概念,不能一锤定音。曹操画像在《三国志》中,说曹操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人,曹操的“熊”就在于曹操在军事方面有

  • 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 曹操为什么杀董卓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刺杀,董卓,故事,为什么,曹操,刺杀,董卓,罗贯中,所

    曹操刺杀董卓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章节讲述了曹操刺杀董卓的故事。当时,董卓在东汉朝廷玩弄政权,很多朝廷官员十分鄙夷,但是董卓位高权重还有一名勇士吕布在身边保护他,以王允为首的大臣们,在朝廷上掩面哭泣,不知道东汉朝廷的前途在哪里,并且一边哭诉一边抱怨董卓的种种罪行。漫画曹操刺杀董卓曹操看见大

  • 王安石晚年之作:《即事》和《北山》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安石,晚年,之作,即事,北山,赏析,即事,王安石,一首,五

    即事王安石《即事》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安石的作品之一。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诗人,一生作品颇丰,留存至今的有近一千五百多首作品。《即事》的创作时间根据其题材与风格判定是晚年之作。王安石画像大家都知道王安石的作品可以分为为前期和后期,1076年罢相之前成为前期,之后为后期。后期的作品以山水作品颇多,或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