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语贡禹弹冠有何典故 西汉名士贡禹传

成语贡禹弹冠有何典故 西汉名士贡禹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44 更新时间:2023/12/28 11:26:49

弹冠

?贡禹弹冠这个成语,指的是贡禹和吉两个人关系很好,两个人性情相投,知道另一个人入朝为官,于是另外一个人也乐意为官。这个成语比喻那些乐意辅佐兴趣相投的人,常用作宾语或者是定语,跟弹冠相庆其实是相近词,其含义差不了多少。关于它的同韵词有很多,例如一饭之先、穷当益坚、望帝啼鹃等等……这个成语是褒义词,可以作为谓语使用。关于这个成语的结构很多人对此很疑惑,其实只要理解了其含义,很明显就能看出是一个联合式的词语。

贡禹弹冠成语书写

贡禹弹冠出自于《汉书—王吉传》,记载的是王吉和贡禹这两个人是好朋友,世人称他们为“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这个成语就是言其取舍同也。

关于这个成语是有一个典故,也是讲述这两个好朋友的故事。汉宣帝在位的时候,同样是琅琊人的王吉和贡禹关系甚好,他们两个的官场遭遇都很类似,在贡禹多次遭到免职的时候,而王吉在朝中也多次遭到挫折,在官场上也很不得志。到了汉元帝的时候,王吉一扫过去的雾霾,被召去担任谏议大夫,而作为他的好友贡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为此替他感到很高兴,于是就把自己的官帽从家中拿出来,原本这官帽已经废弃掉,都沾满了灰尘,贡禹轻轻弹去上面的灰尘,准备日后可以戴用。果真没过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跟好友一样的职位,就是谏议大夫。

成语告诫我们,在自己的一生当中,需要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个人对自己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交友须谨慎。

贡禹传

贡禹,字少翁,是琅琊地方的人。由于他精通六经五义,并且品行端正,受到大伙的一致认同,被征召到朝廷为博士,担任凉州刺史,后来因为得了重病而辞官回乡。之后,他又被推荐为贤良,再次入朝为官,担任河南令。贡禹在位的一年多时间来,由于处理公事不当,屡次遭到府官指责,最终只好脱帽谢罪。贡禹说过:“只要帽子脱下去之后,怎么可能还会再次戴上去。”于是,他就辞官还乡。

到了汉元帝的时候,贡禹得知自己的好友担任谏议大夫一职位,于是,过了没多久,他再次入朝为官。汉元帝多次他询问政事,那是因为当时年成不好,各地由于自然灾害,农业歉收,各地的群县情况都不怎么好,贡禹就上奏说:“如今的礼仪全混乱了,诸侯做出违背天子的事情,而天子做出违背天道的事情。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得要恢复原有的礼制制度,而这一切就得指望陛下您了。”汉元帝听了这些话之后,很欣赏他的忠诚,就下令,升他为光禄大夫。

过了没多久之后,贡禹上书说:“微臣老了,已经81岁了,五官都有点不灵敏,无法再做出对朝廷有益的事情来了,而我这个样子,反而有损朝廷的颜面。希望陛下能够让老臣告老还乡,如果陛下能够恩准,便死而无憾。”汉元帝说:“自从我亲近先生之后,觉得先生说的话甚为有道理,我还希望先生能够陪同朕共同治理朝政,还没听够先生的惊世之论,怎么就想到要辞官了呢?莫非先生是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吗?”一个多月后,任命贡禹为御史大夫。

贡禹在位期间,多次参与朝政的制定,多次上书,希望对皇帝能够有所帮助,尽到身为臣子的职责所在。贡禹最主要的贡献那就是提议减少赋税,建议皇帝下令,让那些孩子满7岁之后再纳税,减少百姓的负担,还减少之前皇帝临幸的处所,维持以前的礼制。

虽然贡禹的话很有用,但是他在位没多久,只是几个月的时候,他就去世了。

更多文章

  •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介绍 列子周穆王的寓言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列子,中的,寓言故事,介绍,周穆王,列子,中的,寓言故事,书

    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列子》一书中共有102个寓言故事,每个故事都蕴含独特的道理,故事新异,寓意鲜明。寓言故事结构简明,多采用比喻的手法,使道理都通过故事体现出来。无论人们的智慧多少,都能从寓言故事中悟出道理。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有:愚公移山、杞人忧天、纪昌学射、歧路亡羊、薛潭学讴等。两小儿辩日图“两

  • 不善将兵的皇帝刘邦 汉高祖刘邦几岁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不善,皇帝,刘邦,汉高祖,几岁,起义,不善,刘邦,太祖,高皇

    不善将兵的刘邦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是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指挥家。而众所周知,刘邦出身农家,并未有很多学识、不善将兵,但他依然打败了霸王项羽,成为了皇帝。这是因为刘邦善于驾驭将才,具有识人之明。刘邦画像韩信是史上著名的将帅之才,善于领兵打仗。然而他又是为

  • 列子御风而行的思想 列子臆说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列子,御风,行的,思想,说的,内容,是什么,列子,御风,而行

    列子御风而行列子,又叫列御寇,道家思想代表人之一,思想本源是黄老思想,和老子一样主张无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列子》八卷中,又名《冲虚经》,是道家学派重要的典籍。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八卷,应该是根据资料编著的,并不是原版,原版很多篇章已丢失。全书有很多具教育意义的故事和寓言,给世人留下深远的影响。列子御

  • 秦献公到底姓什么 最后秦献公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献公,到底,什么,最后,怎么,死的,秦献公,到底,什么,嬴

    秦献公到底姓什么秦献公,嬴姓赵氏,名师隰,又被称为秦元献王或者公子连。他是秦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君王。正是在他的雄才大略和励精图治下,秦国才能从秦厉共公开始的朝堂动荡中恢复过来,这为之后继位的秦孝公也就是他的儿子实行商鞅变法奠定基础,好不夸张地说他是秦国从弱小走向强大的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人物。秦

  • 秦庄襄王嬴异人与赵姬吕不韦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庄,襄王,嬴异,人与,赵姬,吕不韦,是什么,关系,异人,吕

    嬴异人吕不韦嬴异人也就是秦庄襄王,后来改名为楚,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在赵国的邯郸城担任人质,因为秦国屡次攻打赵国,所以他的处境很是困难。至于他将来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全来源于吕不韦对他的帮助。嬴异人像吕不韦在赵国是一名很有名的大商人,拥有超机智的经商头脑和经济才华。一天不慎结识了在

  • 秦孝文王的父亲是谁 是芈月之子秦昭襄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孝文,父亲,芈月,之子,秦昭,襄王,秦孝文,父亲,也就是

    秦孝文王的父亲秦孝文王的父亲也就是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他在早年的时候在燕国做人质。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后,他与自己的弟弟争夺皇位,最终登基为王。在他登基在位的这段时间里,算是中国历史上在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了。秦昭襄王图在他执政期间,不断的扩张自己的领土,其中有一场最著名的战役就是秦国与赵国

  • 柳宗元和刘禹锡是知己吗 柳宗元梅雨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柳宗,元和,刘禹锡,知己,柳宗元,梅雨,什么,意义,柳宗元

    柳宗元刘禹锡常言道:“人生能得一知己,便是一件乐事”,对于柳宗元和刘禹锡来说,他们两人便是知己好友,并且都有共同的经历——都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后,也都被贬,最后,在被贬的生活中,也都寄情山水,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是自己的表现范围更加的广泛。柳宗元与刘禹锡但是,又因为两人性格不同,所以导致后期

  • 列子个人资料介绍 列子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列子,个人资料,介绍,是什么,列子,资料,战国时代,著名,思

    列子资料列子,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主张清静无为,思想本源是黄老思想。生活贫困,但修为很高,将万物的产生归结于无形。列子图《列子》,相传原著作者是列子,共二十篇,现存的《列子》一书据研究不是真迹,而是东晋张湛编著,并加了注解。该书分为八篇,分别是《天瑞》《黄帝》《周穆王》《仲尼》《汤问》《力命》《杨

  •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人 盘点柳宗元的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柳宗元,哪个,朝代,盘点,作品,柳宗元,哪个,朝代,唐朝,于

    柳宗元是哪个朝代的柳宗元是唐朝人,于公元773年生于唐代宗年间。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哲学家。柳宗元雕塑《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惩咎赋》、《闵生赋》、《江雪》、《捕蛇者说》都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

  • 历史上的宁邑二疏是谁 疏广疏受叔侄生平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上,二疏,疏广,疏受,叔侄,生平事迹,疏广,疏受,历史上

    疏广疏受?历史上被人称为“宁邑二疏”的那就是疏广、疏受这一对叔侄。疏广出生时间不详,史书上对其记载,只知道他在公元前45年去世。而疏受的话,其生平更为不详,连他的出生和死亡时期都没有记载,其实这叔侄俩的事迹都差不多,有所相同。二疏雕像他们两个从小都乐于学习,精通六经五义,先后都被朝廷征召为官,疏广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