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少帝刘辩继位谁辅政 刘辩怎么死的

汉少帝刘辩继位谁辅政 刘辩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642 更新时间:2024/1/15 12:14:00

刘辩继位谁辅政

东汉汉灵帝末年,政局动荡不安,东汉王朝存亡已经朝不保夕。朝廷外部发生了黄巾民变,为了镇压民变,东汉朝廷放权给地方,形成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

《三国演义》何皇后剧照

刘辩出生在汉灵帝熹平五年,其母何氏曾只是宫女,生了刘辩后,母以子贵,被封为贵人,先皇后被废后晋升为皇后。灵帝其实并不喜欢刘辩,更多的倾向于王美人所生的皇子刘协。在大臣们请求立太子,以振国纲时,灵帝想立刘协为太子,奈何何皇后乃中宫之主,何进手握重兵,在朝中势力盘根错节,故立太子之事一拖再拖。

中平六年,灵帝病重,弥留之际,将皇子刘协托付给自己宠信的宦官蹇硕,同年夏天灵帝驾崩。灵帝驾崩后,蹇硕想要杀了何进再立皇子刘协为帝,岂料风声走漏,蹇硕的计划失败,而皇子刘辩也得以顺利继承皇位。

汉灵帝驾崩两天后,刘辩登基,是为汉少帝。少帝刘辩尊其母何皇后为太后,封皇帝刘协为渤海王,改元为光熹。由于刘辩年幼,继位之时方才十四,所以皇帝之位有名无实,何太后临朝称制,大事一概由太后做主,其母舅何进依然掌握军事大权,权倾朝野。

蹇硕在少帝继位后,仍旧想立皇子协为帝,又害怕何进掌权会杀了自己,求助于其他宦官,但是大局已定,每个人都只顾明哲保身,都没有听从蹇硕的话,反而出卖蹇硕在何进那里取得信任。不久后,何进便诛杀了蹇硕。

刘辩怎么死的

东汉少帝刘辩,公元176年出生,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是汉灵帝刘宏之子。汉少帝刘辩14岁登基,在位仅五个月,便被废为弘农王,次年被毒死,时年15。

汉少帝刘辩

关于刘辩,历史上并无太多记载,对于他的评价更是少之更少。据史料记载,汉灵帝并不喜刘辩,曾经评价他为“没有帝王的威仪,实在不适合做君主”。后世对他的评价则是:他是东汉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帝,古代史书中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汉朝的正统皇帝,甚至没有他的帝王传记。而且汉少帝死后被随便安葬在宦官的陵园,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汉少帝刘辩到底是如何死的?这要从他登基开始说起。公元189年5月,汉灵帝病重驾崩,死前并没有立太子。只是临走之际对自己的宠臣蹇硕表明心迹,并将皇子刘协托付给他。只是灵帝尚在时,刘辩的母舅何进在朝中手握重权,何皇后又是一国之母,何况灵帝已故,蹇硕一人之力怎么会是何氏家族的对手,刘辩在灵帝驾崩的第二天便顺利登基,即汉少帝。只是刘辩虽为皇帝,却没有实权,权利实则由何太后和何进掌握。

何进杀了蹇硕之后,想要把宦官全部铲除,便召董卓上京相助。宦官知道难逃一死,便先下手为强,杀了何进。一时间,外戚集团和宦官集团开始了激烈的斗争。刘辩母子不得已出宫避难。

董卓一行人进京见到少帝刘辩,只见此人唯唯诺诺,胆小之辈,一点都不如陈留王刘协,便心想改立刘协为帝,以此提高自己的威信。回到宫中,董卓自封为司空,一手遮天,公元189年9月逼何太后写下废帝诏书,改立刘协,少帝刘辩为弘农王,少帝刘辩的帝王生涯到此结束。

第二年正月,各地起兵讨伐董卓,董卓怕夜长梦多,就用毒酒杀了刘辩。

刘辩字是什么

汉少帝,也就是弘农王刘辩,汉灵帝刘宏之子,公元189年继位,在位仅仅五个月便被废黜,是东汉唯一被废黜的皇帝,也是历史上一位没有本纪的皇帝,刘辩英年早逝,并没有字。

标签: 汉少帝刘继位辅政刘辩怎么死的刘辩继位辅政

更多文章

  • 李恪的后代有几人 李恪后代有没有做出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恪,后代,几人,有没有,做出,成就,李恪,后代,可能,唐朝

    李恪的后代李恪,可能是唐朝历史上死得最冤枉和最委屈的皇室成员之一。他原本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文韬武略,才能出众,深受李世民的宠爱和青睐,因为他不是李世民的皇后所生的儿子,原本没有资格争夺皇位,当时由于李世民对这个儿子的偏爱,他一度起了立他为太子的念头,最终这个想法因为当时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的

  • 思想家王夫之简介 王夫之传内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思想家,王夫之,简介,内容,介绍,王夫之,简介,明末清初,伟

    王夫之简介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和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晚晴三大启蒙思想家。王夫之画照王夫之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在朝官员,他小时候开始是在兄长王介之教育下学习,后来父亲辞官回家后又在其父亲的教育下学习。他的学问非常好,从小就喜

  • 王夫之的思想介绍 王夫之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夫之,思想,介绍,主要,观点,是什么,王夫之,思想,明末清

    王夫之的思想王夫之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和黄宗羲、顾炎武合称的清代三大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十分巨大。王夫之画照王夫之的主要思想有反对禁欲主义、气一元论、均天下反对专制主义、反对人生而知之的观点,提倡正确逻辑、理势合一观点,讲人性变化论等,这些都是王夫之的主要思想结晶。而这些思

  • 曹操捉刀原因是什么 曹操对外貌不自信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捉刀,原因,是什么,外貌,自信,曹操,捉刀,讲的,匈奴

    曹操捉刀曹操捉刀讲的是匈奴使者觐见魏武帝的事,是曹操不自信的表现。话说,匈奴使者求见魏武帝,但是魏武帝曹操却觉得自己容颜丑陋,不好接见使臣,于是便让外表端正的崔琰来装作他接见使臣,而他自己就拿着刀充作侍卫站在一旁。曹操捉刀图等觐见结束后,曹操命人问匈奴使者对魏武帝的看法。匈奴使者实话实说,他认为魏武

  • 张仲景为何被称为医圣 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张仲景,为何,被称为,医圣,医学,成就,如何,张仲景,医圣

    张仲景医圣张仲景是一个喜欢给人看病的官老爷,他的大堂不像别的大堂一样难进,反而初一十五门庭若市。东汉末年的战乱横行,疫病横生,许多百姓生了病之后因为不能及时医治导致最后病情恶化,只能等死,张仲景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痛心。张仲景照张仲景是世袭的长沙太守,他从小就不喜欢做官,没有官场老爷的做派。他医术远播,

  • 李恪结局悲惨 李恪到底造反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恪,结局,悲惨,到底,造反,没有,李恪,到底,造反,没有

    李恪到底造反没有吴王李恪,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杨妃。他的身份一定是非常显赫的,但是他最后的结局却是十分悲惨的:因为被当时大权在握的长孙无忌认为参与了房遗爱谋反一案而被处死。但是历史绝对没有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仔细分析一下所流传下来的史料以及对了解一下李恪和长孙无忌之间的关系,就

  • 道家鼻祖老子的出生介绍 老子最后的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道家,鼻祖,老子,出生,介绍,后的,在哪里,老子,出生,春秋

    老子的出生老子是春秋时期出生的,他的出生向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被彭祖的后裔,所以希望他造福百姓,于是把他降生在李氏女身上。史记中对他的出生也不过寥寥几笔。老子的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时被紫气环绕,连天空也被紫气包围。村民都认为这是吉兆,老子的母亲李氏在生老子的时候难产,在即将弥留之际,李氏用菜

  • 贞观长歌李恪 是历史上的李恪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贞观,长歌,李恪,历史上,李恪吗,贞观,长歌,李恪,唐朝,历

    贞观长歌李恪李恪,是唐朝历史上第二位皇帝唐太宗的的第三子,母亲的身份也是非常高贵的,她是隋炀帝杨广的女儿。可以说李恪身上继承了唐朝和隋朝的皇室系统,堪称“两朝一脉”。这样尊贵的身份就注定了李恪便是一个一般的皇子,在电视剧《贞观长歌》中,李恪的形象的的都被塑造成了为争夺皇位不择手段的心狠手辣之人。但是

  • 揭秘老子的养生之道 老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揭秘,老子,养生之道,怎么,死的,老子,养生,看来,如果,想

    老子养生在老子看来,人如果想要长寿,就必须顺其自然。因为大自然是顺着自然界的规律发展的,人如果想要维持生命的机体,就必须生命的自然发展。这样才能祛百病,才能延年益寿。除此之外,也要学会知足常乐,懂得取舍,减少自己的贪念。贪念是无穷无尽的,人疲于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会使人内心狂躁,不尽意。尽可能做到

  • 曹操征张绣典故解析 曹操看上张绣婶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征张,典故,解析,看上,张绣,婶子,曹操,征张,长年

    曹操征张绣曹操长年征战,既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还希望能过扩大自己的势力。身故高位的曹操,当然就需要解决会威胁到他的事物。曹操这次要做的是去吞并袁绍的势力,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曹操决定先去讨伐张绣。张绣与曹操本以为这次会是一场硬站,至少也是需要耗费一番精力。可是谁知道张绣是个没有什么骨气的人,贾诩没有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