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思想家荀子的君道解说 荀子主张的子道是怎样的

思想家荀子的君道解说 荀子主张的子道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776 更新时间:2024/1/18 22:51:59

荀子君道

《荀子·君道》是《荀子》现存三十二篇中的第十二篇,主要研究治国之道的著作。《荀子·君道》共有十小段,层层递进,对治国之道、治国之本、治国之要进行了论述。

荀子石像

《荀子·君道》写到,治国离不开法制,但相对于法制而言,对治国更重要的是君子。因为法制最终是由君子制定而出,来源于君子。所以治国之根本之道在于如选用君子,发挥出其贤能之才,并为世人予以表率。而君子何以能够治国,即在于君子以何种德行来作为标准,对国民进行约束和管理。正所谓“礼”是衡量一切的最高原则。因此,君子要想治理好国家,必须先从加强自身的德行修养入手。

与此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拉拢民心。因为一个国家是否强盛,关键即在于民心与君心是否并齐。如何拉拢民心,就要看君子身边有多少有能力辅佐君子治国的贤能之士。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看君子如何利用这些贤能之士,使其发挥出贤能之才。荀子认为,君子对贤能之士的信任可谓是决定贤能之士能否充分发挥出能力的关键因素。

君子在任用贤能之士时一定要给予其充分的信任,那些只选用亲人担任治国重任的君子,治国必定会以失败告终。除此之外,贤能之士用于治理国家内部事宜,君子治国也离不开那些能够妥善协调诸侯关系、体查君主意志的外交能人之士,通过任用这些人士,了解他们的优势与劣势,以更好的处理人主关系。

荀子子道

荀子,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学家,尤其在思想上颇有建树,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战国末期儒家代表人物。他认为“人之性恶”,因此必须以后天的教化礼仪来改造升华人性,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荀子画像

《荀子子道篇》论述的是孝悌之道,指子女应该怎么对待父母的道德和行为规范。荀子认为孝敬父母的孝道固然应该遵守,但这其实只是一个人很小的德行,顺从上级也只是人的中德,只有遵守道义才是真正的有道德,这是人的大德,也可以说这是“大孝”。

一个公认的孝子不服从命令的情形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如果服从命令那么父母就会有危险,如果不服从命令则父母则更安全,这种情况下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忠诚;第二种情况是如果服从命令,父母就会受到侮辱或者感觉耻辱,如果不服从命令,父母则会感觉很光荣,那么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很有道义的行为;第三种情况如果服从命令,就会变得如禽兽一般,不服从命令则显得谦恭有礼,这时不服从命令就是一种恭敬的行为。

因此不能以对父母的命令来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地孝顺,有时服众是对父母不孝,而不服从是对父母真正地恭敬孝顺。文中还以孔子与其弟子的答问来对此进一步阐述,如同君主需要敢于纳谏的臣子一样,孩子也不能一味服从父母,合乎道义才是真正的孝顺与忠诚。

此外文章还论述了其他问题,如结尾段子路问孔子,君子为何没有忧虑,孔子说其实是心态问题,他说:“君子,其未得也,则乐其意;既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者,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也。”这对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得失很有迪意义。

荀子简介

荀子作为战国的一位儒学大师,生平有着比较多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的人对于荀子的印象也是比较深刻的。荀子是赵国人,名字叫做况,是儒学大师。在古书中经以孙卿的身份出现,如此优秀的大师,让后世还是念念不忘的,但是这位大师是什么时候离开人世间的,在书籍中却没有任何的记载。

更多文章

  • 揭秘袁盎是怎么死的 袁盎后代是袁绍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揭秘,袁盎,怎么,死的,后代,袁绍吗,袁盎,怎么,死的,吴国

    袁盎是怎么死的在吴国为首的多家叛乱被平定后,袁盎就被皇帝任命为楚国的丞相。可是刚干了不久,袁盎就因为生病无法做官,于是就辞官回家了,在家里的袁盎很是悠闲,但是由于汉景帝很是信任袁盎,碰到难题了常常会派人去袁盎的家里问他事情解决的办法。袁盎剧照有一次,汉景帝想要立梁王刘武做皇位的继承人,袁盎知道这件事

  • 直不疑是个怎样的人 直不疑怎么辟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不疑,是个,怎样,怎么,辟谣,不疑,是个,怎样,虽然,西汉

    直不疑是个怎样的人虽然在西汉时期,文景之治不太有名的,但是这段时期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它直接的为武帝时期的开疆拓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之中,流行的还不是后来的儒家学说,而是黄老学术,而其中,直不疑就是时代的一个缩影。那么直不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西汉名臣直不疑直不疑很喜欢黄老之道,而他生

  • 电视剧寻秦记中的李牧形象 和历史原型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电视剧,寻秦记,中的,李牧,形象,历史,原型,一样,寻秦记

    寻秦记李牧李牧,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与白起、廉颇、王翦合称“赵国四大将”,山西襄汾人。他为赵国所做的贡献主要是抗击匈奴和抵御秦国,而且他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赵王交给他的人物,一生未尝有过战败,可以说是历史上少有的常胜将军。最后因为秦国的离间计被赵王杀死。电视剧《寻秦记》李牧扮演者在电视剧《寻秦记》中也有

  • 揭秘杜周和杜延年的关系 杜周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揭秘,杜周,杜延,年的,关系,儿子,是谁,杜周,杜延,年的

    杜周和杜延年的关系?杜周是西汉汉武帝时期出名的酷吏,字长孺,南阳郡人。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杜氏爵乃独绝,迹其福祚、元功儒林之后莫能及。《汉书》中个专门为他立传,杜周所著的《大杜律》和他的儿子杜延年著的《小杜律》对两汉、晋、三国等朝代的法律有重大影响。杜延年杜延年是杜周的第三个儿子,字幼公,也是西

  • 杜周曲承上意遭批判 杜周为什么要曲承上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杜周曲,意遭,批判,杜周,为什么,曲承,杜周曲,汉武帝,时期

    杜周曲承上意汉武帝时期,政府执法相当严格,当朝官员中有不少严官酷吏,如张汤、赵禹、杜周等,其中属杜周最为突出。杜周是西汉南阳郡杜衍县人,出身小官吏,通过巴结他的上级被推荐为张汤做事,张汤很喜欢他,多次表扬他。杜周杜周为人沉默寡言,成熟稳重,表面宽柔实则内心深刻,史上称他“内深刺骨”,比起汉朝其他的酷

  • 揭秘韦小宝与沐剑屏什么时候才真正圆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揭秘,小宝,沐剑,什么时候,真正,圆房,沐剑,圆房,虽然,鹿

    沐剑屏圆房虽然在《鹿鼎记》里面,韦爵爷有过一夜做了三次新郎的经历,但是那一次,他并没有动小郡主。不是因为小郡主不漂亮,也不是不合他心意,而是因为已经吃定了的人,也就不着急了。沐剑屏剧照在怡春院的那天晚上,韦小宝深陷花丛,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只能睡三个姑娘,可是该做的事情估计也是一件也没少做。所以,小

  • 柳宗元墓在何处 柳宗元为什么会被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柳宗元,在何处,为什么,会被,柳宗元,永贞革新,失败,迎来

    柳宗元墓自“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迎来了坎坷的仕途。公元805年,柳宗元遭到贬谪,到永州但热司马一职,柳宗元在永州担任司马一职已有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被朝廷召回为长安任职,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柳宗元回到了长安。柳宗元墓但是,受到武元衡等同僚的仇视,一直没有得到重用。随后,柳宗元又被贬谪至

  • 诗人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在何地写出游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诗人,柳宗元,简介,何地,写出,游记,柳宗元,简介,生于,公

    柳宗元简介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以现在的地名来说,柳宗元的祖籍为山西永济,柳宗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父亲曾担任侍御史等职位。柳宗元画像公元773年,柳宗元在长安出生。柳宗元自幼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母亲卢氏出于书香门第,柳宗元小时候深受母亲影响,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

  • 袁盎却座故事解读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袁盎却,故事,解读,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分析,袁盎却,皇

    袁盎却座皇上每次到上林苑的的时候,窦皇后和慎夫人都是跟着皇帝来的。在皇宫的时候,慎夫人可能比较受皇帝的宠爱,所以和皇帝皇后都是同席而坐的。这一次皇上他们又来了,等到要就做入席的时候后,郎署长都已经把席子摆好了,袁盎一看不满意了,慎夫人怎么和皇帝皇后是同一席了。袁盎剧照袁盎是什么人?袁盎有很浓厚的儒家

  • 鹿鼎记中的方怡是谁 盘点各版方怡的扮演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鹿鼎记,中的,方怡,盘点,各版方,扮演者,鹿鼎记,方怡,里面

    鹿鼎记方怡在《鹿鼎记》里面,方怡应该算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女人。她有一点漂亮,但不是七个里面最漂亮的;有一点聪明,但不是七个里面最聪明的;有一点侠义,但不是七个里面最侠义的。方怡剧照方怡是以刺杀未遂出场的,结果就这样被救她回来的韦爵爷给看上了。她开始是有自己的爱人的,她根本没有把韦爵爷放在眼里。那时候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