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经典故事武松打虎 武松打的是什么虎

经典故事武松打虎 武松打的是什么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916 更新时间:2024/2/14 5:39:51

武松打虎

武松,小说中虚构出的人物,在中国非常的出名的。因为他是著名的古代小说大师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中的人物,《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为人称道,看得人非常多。因为他在书中的正义表现,使得他家喻户晓。

武松打虎图

“武松打虎”在《水浒传》中,是体现武松孝顺勇猛的的重要情节。他背着母亲路过景阳冈,半路上母亲口渴,武松便放下母亲去找水。虽然他去景阳冈之前,有人告诫他说那里有一只打老虎,非常凶恶,但是他没有放在心上。谁知他回来时,便发现母亲已经没有了,一只白纹的大老虎正吃着母亲的身体。武松怀着满腔愤怒和悲伤与老虎打斗起来,老虎动作敏捷,十分凶狠,稍有不慎便会是武松命丧黄泉。最后武松凭着自己的机智和勇猛打死了这只打老虎。从自身说,武松打死老虎是为自己,但是不可否认,他的确为景阳冈的人民创造了一个平安的环境。与老虎搏斗不仅需要勇气,还需要高超的武艺和临危不乱的品质,武松都具备了,他超乎常人的勇猛无疑使得他名扬四海,从此,有人称他为“行者武松”。

武松打虎是作者施耐庵塑造这个人物的开始,也使武松作为好汉所具备的品质和能力显现了出来,仁义、勇猛、机智、临危不乱、心怀正义等等,将武松这一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武松打虎对《水浒传》全文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武松打的是什么虎

武松打虎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说的是武松不听酒家的劝告,在天黑之后一人走进了有老虎的林子,这只老虎在《水浒传》里面说的是吊睛白额虎,体力惊人,虽然最后死于武松的拳头下,但也给了武松狠狠的一击。

武松打虎图

但是大家都知道,吊睛白额虎只是对老虎相貌的一个形容,和老虎的品种没有关系,那么,武松打的到底是什么品种的老虎呢?

中国境内,只有三种老虎——华南虎、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其中华南虎是中国本土的虎种,它个头不大,耳朵比较短,脑袋偏圆,尾巴却比较长。而东北虎却是三种老虎里面最为凶猛的,个头也偏大,所以武松应该不可能赤手空拳的和这样凶猛的老虎搏斗。孟加拉虎却不是中国本土的,本是印度那边过来的,在《水浒传》所描述的时期,应该还没有这个品种。所以三个品种相比较来说,武松打死的很有可能是华南虎。因为华南虎相对来讲个头偏小,也不是特别凶猛的种类。

也有人提出疑问,华南虎产自华南地区,和武松的景岗山并不吻合,但是不要忘了,那个时期的地理和现在的地理多少都有些变化,景岗山和华南地区本就相距不远,所以和现在的地理位置有所不和非常正常。

虽然华南虎是三种虎里面个头最小的,但也不能因此认为武松打虎非常容易,毕竟,老虎怎么说也是万兽之王,想要赤手空拳的对付它,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武松为什么打虎

武松,因为他勇打老虎,被人称为“行者武松”。他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虚构的人物,武松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扮演的是一个正面形象,他是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其中之一,他的形象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武松打虎图片

“武松打虎”是武松第一次以勇猛、正义等姿态出现在读者的面前,他凭借自身的优势打赢了一只打老虎,赢得了威名,从此受人尊敬。武松为什么打虎,从武松个人来说,他的母亲被老虎吃了,为了报仇他必须和老虎搏斗,这样才是一个孝子的做法。从作者施耐庵的角度来说,武松打虎是作者为了刻画他的形象而设定的情节。为了使形象生动起来,武松必须打虎。只有武松打虎了,才能刻画出武松的有情有义,为后文怒杀西门庆和潘金莲做铺垫;才能刻画出武松的勇猛,为后文的大打蒋门神做铺垫;才能刻画出武松的机智和武艺的高强之处,为后文武松大斗孙二娘张青做铺垫。也只有同时具备上述品质,武松才能成为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代表人物。倘若武松见到老虎就逃跑,全然不顾自己母亲的尸骨,一个胆小怯懦的人又怎能成为好汉的典型代表呢?

标签: 经典故事武松打虎打的是什么武松打虎说中虚构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李元昊是怎么死的 李元昊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李元昊,怎么,死的,在哪,李元昊,怎么,死的,一代

    李元昊怎么死的一代枭雄李元昊一生戎马,建立了夏国,但他终究没能摆脱寻常人命运的劫数,李元昊想要征服世界也想要征服女人,所以也造就李元昊暴敛好色,但李元昊偏偏又爱上了自己儿子的王妃,他一心想要和着王妃琴瑟和鸣、恩爱长久,却终究不知自己的儿子的心中早已经是忌惮百生了,最终的命运却是在儿子的刀剑下得到了了

  • 江都王刘非能力如何 刘非的王后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江都,王刘非,能力,如何,刘非,王后,未解,之谜,江都,王刘

    江都王刘非江都王刘非是汉景帝的儿子,公元前155年,刘非被立为汝南王。他和汉武帝刘彻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他的母亲地位并不高,虽然最后他封了江都王,但也表示他也只能止步于此了,而和刘彻比起来,他在历史上的记载不过是寥寥数笔罢了。刘非像刘非是少数几个汉室诸侯里得以善终的一个。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54年

  • 淮南王刘安造反了吗 刘安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淮南,王刘安,造反,刘安,怎么,死的,淮南,王刘安,刘安,汉

    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淮南厉王的儿子。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22年。公元前172年,因为淮南厉王刘长被汉文帝废去王位,在押解蜀郡的途中绝食而死,公元164年,刘长留下的三个子嗣接受刘长的封地。因为刘安是刘长嫡长子,所以成为了淮南王,这一年,刘安十六岁。刘安雕像刘安一生都在与

  • 李商隐壮志难酬 李商隐贾生托古讽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商隐,壮志,难酬,贾生托,讽今,贾生,李商隐,李商,隐的

    贾生李商隐《贾生》是李商隐的一首托古讽今的咏史诗,他假借贾谊的境遇,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没有从个人的得失上来着手描写,而是点出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忽视、浪费,没能使人尽其才,在政治上为朝廷效力。贾生李商隐这首诗选用的是刘恒接见贾谊后,两人于半夜彻谈的场面。写出了汉文帝不能识贤才,并且

  • 渲染寂寥氛围 李商隐嫦娥触动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渲染,寂寥,氛围,李商隐,嫦娥,触动,人心,嫦娥,李商隐,诗

    嫦娥李商隐《嫦娥》是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作,他通过咏叹嫦娥在月宫中独自一人生活的孤寂场景,来抒发自己的感伤之情。诗文的前两句描写了屋内外的不同环境场景,渲染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体现了嫦娥怀思之情;后面两句则是指嫦娥在整夜的痛苦愁思之后心中产生的感想。全诗基调带有孤寂感,意味深长,意蕴丰满,构思独特,

  • 著名诗人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著名,诗人,李商隐,哪个,朝代,李商隐,哪个,朝代,众所周知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众所周知,唐朝诗人辈出,而现今史料上可以查找的著名诗人大多出自于唐朝,毕竟唐诗、宋词、元曲各代表当朝的一个文学发展方向,因此谈及诗歌、诗人则首推唐代。作为“小李杜”之一的著名诗人李商隐,其姓氏也不难与李唐盛世产生联想,而他也的确是唐代诗人,却无奈生在晚唐。李商隐塑像事实上,李商隐与

  • 段景住是不是个小人 段景住性格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段景住,是个,小人,性格,怎么样,段景住,小人,乃是,水浒传

    段景住小人段景住乃是水浒传里第一百零八位的地狗星,他在小说里也出场不多。但是现代的观点认为,段景住献马给梁山,是因为自己的偷来的宝马被曾头市的曾家洗劫去,自己报不了仇,而唆使梁山攻打曾家帮他泄愤。而且在其他作品里面,段景住也被刻画成了一个十足的小人。段景住泥塑比如在《残水浒》中的描写里面,段景住从北

  • 反映伤感情怀 李商隐登乐游原极具哲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反映,伤感,情怀,李商隐,登乐,原极,哲理,登乐,游原,李商

    登乐游原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广为传诵的佳句就是出自李商隐的名篇《登乐游原》。李商隐在这首诗中赞颂黄昏时刻的的美丽草原风情,传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全诗语言通俗简洁明了,毫无刻意雕琢,节奏轻快鲜明,感叹深刻极具哲理。李商隐登乐游原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写出了诗人外出登原的理由,是因为黄昏时刻暮色

  • 北宋宦臣童贯简介 童贯为什么没有胡子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北宋,宦臣,童贯,简介,为什么,有胡子,童贯,简介,道夫,北

    童贯简介童贯,字道夫,是北宋时期开封人。“六贼”之一,为人机灵而善谄媚。当时的人称蔡京为“公相”,而称童贯为“媪相”,在金兵南下的时候,童贯从太原逃到开封,跟着宋徽宗向南逃跑,等到宋钦宗继位的时候,童贯被处死了。童贯画像童贯小时候就在太监李宪的门下。在做给事宫掖的时候,就比较会揣度皇帝的意旨,预先做

  • 汉武大帝为何诛杀严助 西汉严助的传奇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武大帝,为何,诛杀,严助,西汉,传奇故事,汉武大帝,严助

    汉武大帝严助严助是西汉时期有名的人,他是当时有名的辞赋家,而且为官清正廉洁,有着很高的声望,他一生主要的时间都是在汉武帝时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后来在因为当时的淮南王刘安谋反,而严助和他关系很好,所以也被株连而死。严助的画像严助当时在自己的家乡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认可,当时汉武帝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