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春望诗意阐述

杜甫春望诗意阐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804 更新时间:2024/4/13 22:23:41

春望杜甫

《春望》是杜甫表达爱国之情的一首五言诗歌,前四句描述了长安城残破不堪的景象,蕴含了诗人对于国家盛衰的感慨;而后四句突出了诗人惦记家人、心系国家的情感,饱含了悲哀凄凉。全诗格律工整,严密紧凑,颔联承上下,与首、颈两联交相呼应,尾联强调了忧国的思虑致使头发花白稀疏,全诗对仗精妙,言语情感悲壮。

杜甫春望

杜甫在创作此诗时,正逢安禄山叛变,潼关被攻占后,唐玄宗逃向四川。肃宗登基后,杜甫将家里安置好便一人投奔朝廷,结果中途被俘虏,押送长安。此时身在沦陷区的诗人亲眼目睹了长安城的萧条面貌,心中五味杂陈,于哀痛中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

全诗大意为国都长安已经被叛军所占,唯有祖国的大好河山依然不变。此时春光无限,城中却杂草丛生。面对这样悲惨的时局,万分感慨,就算看见花开也会忍不住落下热泪。感伤离别的苦楚,就算听到鸟鸣声也不禁心惊胆战。战火不断,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之久,此时的一封家书抵得过万金银两的价值。不知不觉间,挠头会发现自己满头的白发更是稀疏,几乎难以束起来,簪子都要插不住了。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一方面诗人在写作上情景相融,前四句主要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但彼此不脱离,以景抒情,情中有景。其次诗人在言语上注重强烈的反差对比,以逆转来加深自己的深沉意境。此外,诗人善用“破”、“溅”、“惊”等字来加深语言动态,深化个人情感。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甫是伟大的唐代诗人,诗歌的发展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与唐朝开创的盛世场面脱不了关系,然而一个时期的化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情况密不可分,杜甫刚好生在盛唐由兴至衰的转点,因此从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到浓浓的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

杜甫画像

唐朝当时发生的凡是被后人所熟知的重大均在杜甫的诗中有所提及,杜甫的诗是当时社会情况的一种反映。例如杜甫作下《悲陈陶》与《悲青坂》两首诗指代了唐军大败的两场战争;而杜甫所作《洗兵马》则是在听到胜利消息时,心生愉悦所作。而三吏三别则是在安史之乱时期,他对于征兵制度的残酷与统治者无情的批判,以及对于苦于战乱的老百姓的同情。

此外,杜甫的有些诗还是对于史料残缺的补充,例如三绝句中提到的一些杀刺史现象,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史之乱造成的蜀地极为混乱的场面。而他的《忆昔》则是对于开元时期繁荣盛况的表述。

在杜甫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比史料记载中的历史事件更为生动、广阔的生活画面,他的感慨、忧愁,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有血有肉的战争与历史的真实面貌,而不仅仅是字面上冰冷的记录。

杜甫的诗被后世称为诗史,可见其作品中对于当时唐王朝社会面貌的反映,不仅含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对于我们更进一步深入了解当时社会境况具有很高的史料意义。

杜甫诗仙诗鬼都是谁

?杜甫是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为汉乐府的奠定者,他的一生漂泊不定,晚年因避战乱居无定所。本心怀大志,在经历长安十年,屡献文章却依旧不得志的岁月和在安史之乱的爆发下,政府腐败的暴露,对他仕途产生怀疑,便隐世而去。

杜甫画像

杜甫的一生创作了数千首诗歌,他在中国历史的文学上占据着不朽的地位,他的诗歌很真实的反映了盛唐衰败的过程,用他独特的艺术手法,将律诗发挥的淋漓尽致。因而杜甫被世人尊称为“诗圣”。

标签: 杜甫春望诗意阐述春望杜甫表达爱国之情一首

更多文章

  • 吕布亲生父亲是谁 吕布义父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布,亲生,父亲,义父,有几个,吕布,父亲,吕良,相传,东汉

    吕布父亲吕布的父亲是吕良。相传东汉末年吕浩奉命在边界驻守,吕浩带着家人定居五原郡地,开垦弄耕,发展生产。吕浩死后,吕良接任,娶了当地的大富豪之女黄氏为妻子,生下儿子吕布。吕布画像吕布从小习文学武,记忆超强,喜欢舞刀弄枪,力量惊人,吕布逐渐长得比普通人高大许多。吕布从小在边塞长大,练得一身好本领,他的

  • 吕布为什么要杀丁原 吕布杀丁原是对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布,为什么,杀丁,原是,对的,吕布,杀丁,对于,个人,看过

    吕布杀丁原对于吕布这个人,看过三国的人基本上对他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很多人觉得他心狠手辣,冷血无情,就连自己的义父都下得了手去杀害。并且他还是一个有勇无谋的莽夫,毫不具备一个成功者的才华。这是很多人对他的评价。《三国演义》丁原剧照但是真正的事实是怎么样的呢,如果吕布真的是一个冷血、麻木,杀人如麻,不分

  • 大将吕布性格特点如何 人们怎么评价吕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将,吕布,性格,特点,如何,人们,怎么,评价,吕布,性格

    吕布性格吕布,又叫吕奉先,是三国时期的第一猛将,出名在三国,实际上是东汉末年的人物。吕布像东汉末年,时局混乱,国家也由统一走向分裂,当时主要出现的三国鼎立的局面。乱世出英雌,单单以武功来说,吕布绝对是个英雄,论骁勇善战排在第一。当时信服他的人很多,比如陈宫伙同张超、张邈等几位将领背叛曹操,最初想的是

  • 杜甫系列诗望岳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杜甫,系列,诗望,赏析,望岳,杜甫,系列作品,共有,三首,第

    望岳杜甫《望岳》是杜甫的系列作品,共有三首,第一首诗描述的是泰山的雄伟与秀丽,流露出了对于祖国大好河山的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本人不畏艰险的雄心气魄;第二首诗赞咏的是华山,讲述了诗人官场失意的郁郁不得志;第三首诗感叹的是衡山,表达了诗人浓烈的爱国忠情。杜甫望岳第一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的诗作,将其本人的浪

  • 猛将吕布长相怎么样 历史上真正的吕布帅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猛将,吕布,长相,怎么样,历史上,真正,帅吗,吕布,长相,字

    吕布长相吕布,字奉先,是东汉末期一名勇将,武艺高强,关于吕布的长相,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称赞他的话: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新三国》吕布剧照吕布身高在一米九以上,皮肤很白,眉毛又黑又粗,尾端还向上扬起,一眼看上去有点像V形,一双眼睛里是满满的黑白分明,鼻梁宽而高挺,嘴唇红润,耳朵比一般人的大很多,而

  • 杜甫七律诗歌登高讲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甫,七律,诗歌,登高,讲解,登高,杜甫,大历,年秋,于夔州

    登高杜甫《登高》是杜甫在大历二年秋于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诗歌,前面四句主要描绘景象,讲述了诗人在登高时的所见所闻,与秋季的景象环环相扣,展现了诗人身处江边上所见的空旷寂静景象。诗歌的首联写的是近距离的局部景观,颔联描绘的则是整体的大全景。杜甫登高诗歌的后四句主要用以抒情,讲述了诗人在登高时心中的所感、

  • 杜甫对雪原文剖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杜甫,原文,剖析,对雪,杜甫,这首,律诗,时候,身陷,困境

    对雪杜甫?杜甫在写《对雪》这首五律诗的时候身陷困境,时处“安史之乱”,战火连天,国家和家人的命运都危在旦夕,心系祖国和家人的杜甫连自身都难保,实在无奈和愤恨。杜甫画像《对雪》原诗引用: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

  • 张飞战吕布谁胜谁负 吕布为什么怕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飞战,吕布,谁胜,谁负,为什么,怕张,张飞战,吕布,东汉

    张飞战吕布东汉末年,关东各诸侯打算联合起来讨伐董卓。董卓得知后,派遣大将华雄对战关东阵营。华雄骁勇善战,一连杀了很多将领。关羽得知情况后,告诉曹操自己愿意前去会战华雄。没过多久,关羽便提着华雄的首级回到了曹营。吕布剧照董卓得知后,立马派遣吕布率领十五万精兵守卫虎牢关。袁绍身为关东诸侯联盟的首领,派遣

  • 扁鹊三次面见蔡桓公经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扁鹊,三次,面见,蔡桓,经过,如何,扁鹊,见蔡,桓公,出生于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出生于公元前407年,是春秋时期家喻户晓的神医。扁鹊的本名为缓,姓姬,只是因为他的医术实在是太高超了,于是当时的百姓就将上古时期神医的姓名来称呼他,以示世人对他的尊重,扁鹊后来所做的一切也很对得起这个称呼。扁鹊见蔡桓公公元前357年,已经出师的扁鹊被蔡桓公召见。当扁鹊看到蔡桓公后,停

  • 吕布手下谋士有哪些 吕布谋士陈宫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布,手下,谋士,哪些,陈宫,厉害,吕布,谋士,陈宫,字公台

    吕布谋士陈宫,字公台,是东汉末年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物,虽然他的名声不如诸葛亮、周瑜他们响亮,但是他的智慧、谋略不比他们低。《新三国》陈宫剧照在年少的时候他就广交朋友,与当时很多名士都认识,原本他是效力于曹操的,还曾经帮助曹操用计谋得到了兖州,不过在得到兖州之后,曹操杀了很多兖州的名士,其中就有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