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子贡赎奴本是益事 为何最后孔子骂了子贡

子贡赎奴本是益事 为何最后孔子骂了子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00 更新时间:2024/1/22 3:37:45

子贡赎奴

春秋的时候,鲁国有法律,只要是鲁国的人碰到同胞在别的国家作为奴隶,可以出钱赎回来,然后再根据凭条来国家索要赔偿,国家会给他们全额赔偿。有这个法律后就有很多人赎回自己的同胞,让很多人能够重返自己的祖国。

孔子

子贡是孔子的门生,很有经济头脑,善于经营,所以特别有钱,子贡赎回来了很多同胞,但是却不想要赔偿,当着大家的面撕掉凭条,想要分担国家的负担,他这个做法,在很多人看来是很有义气的,但是孔子听说了之后却大发雷霆,想要把子贡赶出去。

孔子是这样说的,子贡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这样会让很多人不再赎回奴隶了,你有钱不想要赔偿金,但是其他人没有钱,他们如果要赔偿金的话,别人就会和你对比看不起他们,也就破坏了法律。

孔子觉得子贡这样做把义气给上升了一个高度,也就是说把道德标准升高了,即使有钱的人想要赎回同胞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要撕掉凭条不要钱呢,可是撕掉自己就会失去这笔钱。如果不撕掉,肯定会被人说自己不够慷慨,会受到鄙视。但是自己不出钱赎回仆人的话,就不会有这些麻烦和烦恼了。以后赎人的人就会更少了。

孔子认为,这条法律是一个善意的法律,会让愿意做善事的人越来越多的,子贡的做法是把义气和利益对立起来了,所以相反是恶行,让很多人不能回到故乡。

孔子骂子贡

端木赐,别名子贡,字子贡,他是孔子七十二个领教到孔子学术的弟子之一,他生于公元前520年,什么时候去世的历史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只知道子贡去世的地方是齐国。

孔子与子贡

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渐渐强大了,但是很多的鲁国人在别的国还在做苦力,鲁国的人就提出规定了,如果谁在别的国发现鲁国的人,请把他们赎回来,我们会给赔偿和奖励的。这条法律执行了很多年,让很多在别国做苦力的人们都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后来子贡去别的国家时赎回了很多的鲁国人,因为他是一个特别有钱的商人,所以在政府提出给予奖励与补偿的时候,子贡拒绝了,因为他宁愿不要这笔钱财,希望留给自己的同胞。孔子知道这件事,就愤怒不已大骂子贡,孔子对子贡说,世上的任事,不过就是义和利益,子贡的所作所为虽然让他得到了赞扬,但是提高了大家对于义的要求。以后有人赎回自己的同胞,不仅没有得到赞扬,还被嘲笑了,嘲笑他们为什么不像子贡那样淡漠名利,于是有人说,子贡把义和利对立了起来。

从子贡做出这件事以后,很多人在异国看到落难做苦力的同胞,都假装看不见,因为他们没有子贡有钱,如果赎回自己的同胞,再送到自己国家的政府,要求给奖励与补偿的话,就会被人责怪,所以很多鲁国人因为这个都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子贡出使

端木赐,子子贡所以别名也叫子贡,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的嘴特别能说,而且办事的效率很高,他有着聪明的才能和高智商,而且因为出于经商的家庭,所以在经商上也是一把好手,也经常到各个国去做生意,他曾经担任两国的相,经常出使到异国。

子贡画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对于子贡这个人物,写的是最多的,言行举止的评价也是很多的,所以他对子贡也是十分的尊敬与爱戴。在司马迁对子贡的评价中说明,子贡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人物,尤其是子贡出使更是司马迁笔下的一段佳话。

标签: 贡赎奴本益事为何最后孔子贡赎春秋时候鲁国

更多文章

  • 孔子名徒子贡是谁 子贡名言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名徒,名言,哪些,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

    子贡是谁子贡,复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孔子门生。他始终跟随孔子学习,直到孔子去世。虽然他只是孔子的弟子,但他也有属于自己的成就,甚至超过孔子。子贡像子贡为人善辩,有才干,办事通达。在老师孔子眼中他的优点,则是通达事理。但孔子觉得子贡不太安贫乐道,他有追求财富的欲望,并且他更有追求财富的才能。

  • 子贡经商是一把好手 子贡赎奴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经商,一把,好手,贡赎,故事,经商,一个,学术,渊博,能言善

    子贡经商子贡是一个学术渊博的人,他能言善辩的嘴,给自己的生意带来不小的收获与利益。孔子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在论语中,对子贡的评价很多,也很好。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于子贡的言行举止,为人经商方面有着特别高的评价。子贡像孔子虽然有三千多的徒弟,但是真正得到孔子学术真传的只有短短的七十二人,子贡是这七十二

  • 三国刘度是汉室宗亲吗 刘度的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刘度,汉室,宗亲,儿子,刘度,汉室,宗亲,汉朝,是在

    刘度是汉室宗亲吗汉朝是在秦朝之后再一次将中国统一起来的朝代,前后分为两汉。刘度像一个是汉高祖刘邦建立起来的西汉,还有就是西汉灭亡之后,汉光武帝刘秀建立起来的东汉,西汉和东汉一起统称为两汉,这也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汉王朝,汉室宗亲一般指的就是那些与皇帝刘秀或他的后人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亲戚,只有达成这个

  • 李商隐妻子是谁 李商隐有几段感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商隐,妻子,几段,感情,李商隐,妻子,爱情,李商,隐的,诗

    李商隐妻子爱情在李商隐的诗歌题材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李商隐的感情生活也是古往今来众多学者纷纷去探究的一个方面,对于他感情经历的猜测,普遍认为有好几段爱情,然而他的妻子王氏是他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位女性。李商隐画像王氏是李公之妻,不过也有人在他的《祭小侄女寄寄文》中推断出王氏是他的第二任妻子,然而这种说法

  • 荀彧一生有几个儿子 荀彧儿子有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荀彧,一生,有几个,儿子,有何,成就,荀彧,儿子,古代,我国

    荀彧儿子古代的荀彧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他的一生唯有一件事让别人非议过,那就是他自己的婚姻。当时他的父亲因为惧怕宦官的势力,所以卑躬屈膝的让荀彧娶了他现在的妻子来讨好宦官,好在曹操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儿而看不起他,他终于能够站在曹操的身边辅佐他成为一代霸主。荀彧雕像荀彧的一生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和一个女

  • 武松过景阳冈前喝了几碗酒 武松喝的酒多少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武松,景阳冈,喝了,几碗,多少,武松,喝了,几碗,武松果,松

    武松喝了几碗酒武松果真是好酒量,一次性喝了十八碗酒。武松在去景阳冈的途中遇到了一个饭馆,便准备歇息一下且喝点小酒来缓解路途的疲劳,店家的门口写着酒最多只可以喝三碗的标志。武松根本没在意这个提示,进入店中便马上要求店家给自己上酒上肉菜,很快店家端来了一碗酒和一碟牛肉。武松像武松没两下咕噜咕噜的就把这碗

  • 生辰与猝地至今成迷 李商隐墓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生辰,猝地,至今,成迷,李商隐,在哪里,李商隐,李商,隐的

    李商隐墓李商隐的墓在哪里?至今为止有三种说法,也有三个墓址,其中一处是博爱县许良镇地区,一处是沁阳市东面,还有一处则是位于荥阳地区的李商隐墓。然而他的三处墓地至今还具有争议,李商隐的一生扑朔迷离,即便在诗文的创作中也对自己的情感、意图多加掩饰,而他的生辰与猝地至今还是个迷。李商隐墓其中位于博爱县的李

  • 荀彧驱虎之计特点 荀彧驱虎吞狼计谋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荀彧,驱虎,之计,特点,吞狼,计谋,分析,荀彧,驱虎,吞狼

    荀彧驱虎驱虎吞狼这个计策出自于三国荀彧,他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在曹操身边做谋臣,是伟大杰出的战略家,这个计策的意思是令此攻彼,也就是运用计策让两方人马互相残杀,在让第三方不费吹灰之力的坐收渔翁之利,和孙膑三十六计中的“借刀杀人”有些类似,但是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荀彧像后来也用“荀彧驱虎”来说明。同时根据这

  • 东汉名将李蒙被何人所擒 李蒙是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东汉,名将,李蒙,何人,所擒,谁杀,死的,李蒙,何人,所擒

    李蒙被何人所擒提起正史中的武将李蒙,我们一定也会想到蜀军五虎上将其中之一的名将,马超。在董卓死了以后,马超在大战中杀掉敌将的王放还生擒了李蒙。李蒙是怎么被马超所擒的呢?马超图片要从大战开始说起了西凉军的兵马拦住路摆好兵阵,随后李蒙带的兵将就被马腾给拦下了,然后李蒙和一个将军名叫王方,对着马腾大声骂道

  • 影视剧中武松喜欢潘金莲吗 还是潘金莲喜欢武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影视,剧中,武松,喜欢,潘金莲,还是,武松,喜欢,潘金莲,杀

    武松喜欢潘金莲吗潘金莲在杀害武松的大哥后转嫁给西门庆,即便如此武松最后还是发现是潘金莲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大哥,武松对潘金莲恨之入骨了,怎么会喜欢上她呢?潘金莲虽然貌美如花,但武松一个硬汉形象,又那么正义,是不会为区区的美貌便降低自己的做人准则的。《新水浒》潘金莲剧照武松不是一个多情且追求浪漫的人,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