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维墩是怎么来的 姜维庙长什么样

姜维墩是怎么来的 姜维庙长什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285 更新时间:2024/2/17 2:08:33

姜维

姜维墩遗迹在今甘肃省临洮县的城东岳麓山顶。地势颇高,可以俯瞰整个临洮县和周边的5公里范围。规模是南北长度为22米,东西宽度为14米,高度为10米,中间的夯层厚度为0.14米。

姜维墩

姜维墩并不是三国时期姜维建造的,姜维墩和其100米左右的另一个墩台都是建造于秦汉时期,是秦汉时期的烽燧,后世多加修葺沿用,是陇西郡治最高的瞭望台。之所以被称为姜维墩,是因为姜维北上伐魏的时候,多次取道于此,因此得名。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后期的大将,是诸葛亮衣钵的传人,可是他是武将出生,智谋毕竟不及诸葛亮,诸葛亮身亡后,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在公元238年多次进行北伐,动摇了蜀国的根本。

不过在北伐途中,姜维胜多负少,消耗也是蜀国轻于魏国,但是两国实力本就悬殊,虽然蜀国的消耗较轻,但也动摇了国之根本,而反观魏国,却可以支撑这样的长久战争。姜维在第十一次北伐失败之后,整个蜀国也走向了灭亡。

刘禅举国投降之后,姜维假意投降钟会,招降钟会,让钟会反叛,意图给蜀国谋取一线生机,东山再起。但是钟会反叛失败,被部下所杀,姜维自然也跑不了,甚至在死后被剖腹挖心,一代名将,死的凄惨,连尸身都被魏国下令不得安葬,只有忠心的部下偷偷的取回衣物,埋葬于姜维的故里,一处衣冠冢,埋了一代英雄。

姜维庙

姜维庙坐落于四川省剑阁县,是纪念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的地方。而姜维庙被人津津乐道的确实一副对联。雄关高阁壮美观,捧出热血,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这是姜维庙上的一幅对联,寥寥数十个字,道尽了姜维的一生。

姜维庙

上联无非是说姜维对蜀国的一片忠心。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举国投降之后,姜维却宁死不从,后来假意投降魏国大将钟会。策反钟会谋反,希望能为蜀国求得一线生机,东山再起。不过钟会的谋反却失败了,钟会被部下杀死,姜维也自杀身亡,死后甚至被剖腹,发现姜维胆比较大。这就是上联捧出热血、披开大胆的意思。

下联虚怀远志,空寄当归,说的是姜维的母亲在知道姜维投降蜀国之后,给姜维去信,寄了当归,意思是姜维应该回来魏国。姜维自小和母亲一块生活,颇为孝顺,本来应该听从母亲的教导,但是这次姜维却违反了母亲的意思,回寄了一份远志。意思是姜维胸怀大志,不在当归。

诚然,姜维志向不小,但却没有遇到良主,他投降蜀国之后,蜀国已经渐渐走下坡路,诸葛亮死后,无论是臣还是武将,慢慢的都没有能堪当大任的新人,刘后主也没有远大的志向,投降魏国后,乐不思蜀。

姜维纵然心有蜀国,却奈何力不从心,在策反钟会失败之后,自刎身亡,却被剖腹挖心,实在是可悲可叹。

姜维故里

据传,三国时期蜀国后期的大将姜维故乡在今甘肃省的甘谷县。而在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有一座姜维的衣冠冢,是当时故乡人感于姜维爱国的精神为其建立的。

姜维故里

姜维,字伯约。他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孝顺有加。少年时期,博览群书,有胆识,才智也过人,希望可以统一中原。本来是魏国的将领,只是被诸葛亮用离间计之后,在魏国颇受猜忌,无奈之下投降蜀国。期间,姜维母亲更是去信当归,意思是姜维应当回归魏国,可是当时的姜维已经开始效忠蜀国,他认为他有远大的志向,不应该被困于一处,于是给母亲回信一味中药远志。

更多文章

  • 柳公权年少发奋练字 盘点柳公权的代表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公权,年少,发奋,练字,盘点,代表作,公权,发奋,练字,小时

    柳公权发奋练字柳公权小时候就对书法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柳公权写下“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柳公权作品这时,一位卖豆腐的老伯挑着豆腐从前面路过,看见了柳公权的作品。他认为柳公权小小年纪,就如此心高气傲,便皱了皱眉头。他沉吟片刻说,柳公权的字写得一点都不好,就像自己卖

  • 梁启超生活在怎样的家族 他是哪里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梁启,超生,活在,怎样,家族,他是,哪里,梁启超,家族,说到

    梁启超家族说到梁启超,相信大家一定都是十分的熟悉。梁启超出生于清末民初,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也是社会活动家、史学家,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推进了历史发展的巨轮。所以,对于梁启超相关信息的了解,对了解近代史是十分重要的。其中也必不可少的就是梁启超家族的相关信息,接下来我们就来

  • 道光皇帝是几阿哥 他是嫡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道光,皇帝,阿哥,他是,嫡长子,道光,皇帝,阿哥,嘉庆,皇子

    道光皇帝是几阿哥道光皇帝是嘉庆皇帝的二皇子。1782年,旻宁出生,母亲为嘉庆皇帝的嫡妻,由于嘉庆皇帝的长子早年夭折,旻宁就成为了皇长子。道光皇帝画像旻宁十五岁时,娶了钮祜禄氏为妻。1799年,嘉庆皇帝将旻宁立为皇太子储君。旻宁深受嘉庆皇帝的喜爱,1820年,嘉庆因病去世,旻宁登基成为道光皇帝。道光皇

  • 苏辙的诗有哪些 其中最出名的苏辙名句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辙,哪些,中最,出名,名句,是什么,苏辙,北宋,著名,历史

    苏辙的诗苏辙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人们对他成就的认识主要是在政治论和历史论,却忽略了他文学方面的才华,在写诗方面他也有不少的耐人寻味的作品。苏辙画像他的哥哥苏轼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极高,所写的诗令人称赞。苏辙想要在写诗上与他哥哥的程度相一致并追上哥哥的步伐,不过与苏轼的作品相比较还是有所相距的,无

  • 蒙恬的妻子是笔祖娘娘吗 蒙恬与妻子的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蒙恬,妻子,笔祖,娘娘,爱情故事,蒙恬,妻子,叫卜,香莲,她

    蒙恬的妻子蒙恬的妻子叫卜香莲,她被人们亲切的称为“笔祖娘娘”。在浙江省善琏镇的蒙公祠里,有两尊雕像,一尊就是秦朝著名的大将军蒙恬,另一尊呢就是被人们称为“笔祖娘娘”的卜香莲,关于“笔祖娘娘”这个称号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呢。蒙恬剧照据传秦始皇为了搜刮钱财派蒙恬来到江南,一天傍晚,蒙恬的军队

  • 司马迁的笔名是什么 太史公是不是笔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迁,笔名,是什么,太史公,是不是,司马迁,笔名,也许,知

    司马迁的笔名司马迁也许知道《史记》在史学上会有一定的地位,但是他可能不会想到《史记》和自己会在历史上有这样崇高的地位。如果司马迁能够料知一二,也就会把自己的自传写的清楚一些,不会留下那么多谜团了。司马迁石雕司马迁留给后人的疑问太多了,以至于后人读司马迁都充满了好奇。甚至有人开始对司马迁的笔名都开始了

  • 明末太监魏忠贤简介 真实的魏忠贤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末,太监,魏忠贤,简介,真实,怎样,魏忠贤,简介,明朝,末

    魏忠贤简介魏忠贤是明朝末年臭名昭著的大太监,据说他原本是河北一个地痞无赖,好与人赌钱,因为欠人赌债,没办法只好自愿进宫为太监,凭借着机敏会察言观色,很快就得到上司的提拔,有借机结识了当时太子的乳母客氏,从此二人狼狈为奸,为非作歹,宫中很多人都怕他们,也都巴结着他们。魏忠贤剧照太子即位后,因为感念乳母

  • 关于梁启超的故事 梁启超办报是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关于,梁启超,故事,办报,什么时候,梁启超,故事,只要,学习

    梁启超的故事只要学习过历史,相信就会知道梁启超这一个人物。梁启超生于1873年,生于晚清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及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改革家。梁启超画像照梁启超年少时,非常的爱好学习,在清朝光绪年间就中了举人。而梁启超的老师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那就是康有为。梁启超很多先进的思想都是康有

  • 秦始皇大将蒙恬怎么死的 蒙恬死亡罪魁祸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大将,蒙恬,怎么,死的,死亡,罪魁祸首,蒙恬,简介

    蒙恬简介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蒙恬剧照蒙恬眼光卓越,为抵御外敌侵略,他将秦、齐、赵三个国家的长城连接起来,抵御了匈奴了侵犯,维护了安定局

  • 大秦名将蒙恬有何贡献 神话蒙恬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秦,名将,蒙恬,有何,贡献,神话,怎么,死的,蒙恬,将军

    蒙恬将军蒙恬出身名门,家族以武学传世,将才辈出。到了蒙恬这一代,家族命运达到鼎峰,特别是蒙恬,官拜大将军,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蒙恬自幼就对武学有浓厚的兴趣,拜访名师传授自己武功,他本人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未及成年就练就了绝世武功。蒙恬不光习武,对兵法也有着很深的研究。他习惯将排兵布阵与兵法精髓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