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张汤竟是汉武帝统治最大的棋子

汉朝张汤竟是汉武帝统治最大的棋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32 更新时间:2024/2/17 12:45:37

张汤

汉武帝时期,实行严法酷吏,这是政治的产物,也是他统治手段中必不可缺的一点。张汤这样的人,表面上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其实都是他分割朝堂权利的棋子,他的死,有着性格上的缺陷,也有着皇帝的故意引导。

张汤照

张汤将盐铁收归官府,损害一大批富商的利益,还有很多同姓诸侯国也对他怨恨滋生。赵利用鲁揭居让皇上开始调查张汤。恰恰在此时,建造皇陵的款项被盗,这是杀头的大事,按照惯例,出了这种事,要丞相和御史大夫张汤一起相约汉武帝谢罪,或许还能免除杀头之罪。但是张唐生性狡诈,他内心早就准备着推卸责任,写了折子开始弹劾丞相。这件事情走漏了风声,丞相府三位长吏知道之后,决定先发制人,他们与张汤以前就有仇怨。正好有怨抱怨,一起连夜写声明,去皇上面前给丞相做无罪辩护,将罪名安在了张汤身上,并且和赵王一起,将张汤以前构陷朝中大臣的证据拿了出来。皇陵建造大事出了大错,这让汉武帝着急上火,有人撞到枪口上怎么还会放过。数件事情联系之下,汉武帝暴怒,认为张汤欺上瞒下,功高震主,不由分说的写了罪状痛责张汤。

张汤分析一下局势,自杀身亡。他死后家中仅仅剩了五百金,然后他母亲就将他惨惨淡淡办了,然后说:“他冤屈入狱,有什么好厚葬的!”汉武帝听说之后,感叹张汤母亲大义,给张汤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职位。

汉朝张汤

在汉武帝时期,张汤的权势达到了顶峰,不仅可以决定国家大事,影响汉武帝的决策,还能够反对匈奴和亲。

张汤照

当时匈奴和大汉之间有战争,汉武帝在朝堂之上询问臣子的意见,这时候分成了两派。主张和亲的是博士狄山,他说道:“和亲对于我们是有利的。”汉武帝于是就得问了,原因是什么呢?狄山说:“战争是一把利器,不是能够常动用的,高皇帝的时候,和匈奴征战,在平城的时候,我军陷入了困境。于是派人去匈奴和亲。到了孝惠帝时期天下安宁。到了孝帝时期,想要跟匈奴结亲,来让北部边境能够安宁。还有孝景帝评判七国之乱的时候,景帝胆战心寒的过了几个月,平定之后便一直不再发动战事,专心休养民生,才能有我们大汉的现在。而皇上您自从开始征战匈奴之后,国库已经开始空虚,边境尤其是难以承受。综上所述,臣等认为应该和匈奴和亲。”

张汤说:“只有儒生才会做这样的选择,一个没有骨气的人。”狄山也不是好惹的:“臣确是愚忠,但是至少是忠心耿耿,不像张汤那样,是一个奸诈的人。就像他审理三王之乱的时候,肆意诋毁、打压汉族宗室。纵然诸侯有什么不对也是皇上您来决策,不是张汤他来决策。”这话说得汉武帝不开心,将他发配到边境做了一个烽火侯,一个月之后,被匈奴人杀了,从此大臣不再提和亲的事。

酷吏张汤

张汤是汉武帝时期的酷吏之一,他在处理三王谋反的时候穷追猛打,对涉案的人一律酷刑,哪怕汉武帝要释放两个人他都有说辞,让汉武帝绝了放人的念头,可见张汤的影响力之大。

张汤像

张汤的权势在后期达到了顶峰,在处理淮南衡山江都的谋反中,汉武帝曾经想放了严助和伍被,但是张汤却对汉武帝说:“不应该,伍被之流曾经策划谋反,并且私下里结党营私,他只是一个近臣都敢做这样的事,必须要杀鸡儆猴,让这种事情不再发生。”汉武帝被说服了,他用审理案件排挤大臣,然后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升到了御史大夫的行列。

标签: 汉朝张汤竟是汉武帝统治大的棋子张汤汉武帝

更多文章

  • 南朝沈庆之生平简介 沈庆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朝,沈庆之,生平,简介,怎么,死的,沈庆之,南宋,著名,将

    沈庆之是南宋的著名将领,他作战骁勇,运筹帷幄,战功卓绝。但是沈庆之为人耿直,敢于直谏,最终触怒了刘子业,被刘子业赐死。南朝沈庆之生平简介沈庆之少年时曾跟随宗族击退孙恩起义,少年沈庆之就已经展露了头角,显露出了他非凡的军事才能。可惜在孙恩起义之后,沈庆之就回家从事耕种,一直到三十岁都默默无闻。后来,沈

  • 沮授怎么读 三国谋士沮授字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沮授,怎么,三国,谋士,沮授字,什么,沮授,怎么,常见,有一

    沮授怎么读“沮”字常见的只有一个读音,就是jǔ,表示颓废、灰心丧气的样子,最常用的组词的就是沮丧。不过沮授的“沮”是他的姓,读法与此不同,应当读作第一声的jū,所以沮授都做jūshòu。沮授剧照在《三国志》里,在介绍袁绍的传记里,讲到在其帐下担任从事的沮授给袁绍建议总战略时,有一句介绍“从事沮授沮音

  • 齐威王与魏惠王相约 谈论国宝的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威,魏惠王,相约,谈论,国宝,认知,齐威,王魏惠,王会田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关于魏惠王在历史上的典故,最有名的两个除了问政孟子,还有一个便是惠王问宝了。“齐威王与魏惠王会田于郊”出自于《资治通鉴.周纪》。惠王和齐王原文为: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

  • 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 唐赛儿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起义,明代,初期,朱棣,当朝,期间

    明代初期,朱棣当朝期间,他大征劳役,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唐赛儿在官府的压迫下家破人亡,最终忍无可忍决心假借白莲圣母的名号率众起义,初胜几战后最终被明军所围剿而告终。白莲教女首领唐赛儿唐赛儿家境困苦,自小便随父习武,年纪轻轻便武功高超。朱元璋死后,朱棣发动“靖难之战”,给山东人民带拉力了巨大的痛苦

  • 酷吏张汤为何受汉武帝器重 张汤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酷吏,张汤,为何,汉武帝,器重,怎么,死的,酷吏,张汤,汉武

    酷吏张汤张汤是汉武帝时期的酷吏之一,他在处理三王谋反的时候穷追猛打,对涉案的人一律酷刑,哪怕汉武帝要释放两个人他都有说辞,让汉武帝绝了放人的念头,可见张汤的影响力之大。张汤像张汤的权势在后期达到了顶峰,在处理淮南衡山江都的谋反中,汉武帝曾经想放了严助和伍被,但是张汤却对汉武帝说:“不应该,伍被之流曾

  • 西晋末年流民领袖王如简介 王如起义后因何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晋,末年,流民,领袖,王如,简介,起义,因何,西晋,时期

    西晋时期,汉族官僚地主阶级大肆征用少数民族人为奴婢、佃户,民族压迫愈演愈烈,各少数民资对西晋统治者的怨恨之气也深入骨髓,各地小范围的民众起义接连不断。直至末期,少数民族起义的规模逐渐壮大,先后爆发了李特、王如等有领袖人物的大规模起义。西晋末年流民领袖王如简介王如,京兆新丰人,早年任职武吏,时逢战乱,

  • 田丰沮授是什么关系 田丰和沮授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田丰,沮授,是什么,关系,谁更,厉害,田丰,沮授,同是,河北

    田丰沮授田丰和沮授同是河北人,都曾经在韩馥手下当过差,后又一起成为了袁绍的谋士。他们是曾经患难与共的朋友,而且他们提出的谋略常常异曲同工。田丰和沮授对于官渡之战都主张守。可是最终袁绍还是决定攻打曹孟德。对于这个决定,田丰屡次劝谏,最终被袁绍关进了大牢。《三国演义》沮授剧照沮授见主公没答应他的建议,就

  • 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建议 齐威王纳谏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齐威,王接受,接受,邹忌,建议,王纳谏,纳谏,故事,齐威,王

    齐威王邹忌因为齐威王广开言路,勇于纳谏,重用人才,他的身边才会聚集着一些贤德有名志士。朝廷里拜邹忌为相,辅助齐威王的政务处理,武职上拜田忌为将军,并以孙膑为军师。齐国在齐威王等人的励精图治之下,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为天下所敬仰。这其中离不开齐威王同邹忌之间良好的君臣关系的构建,也成为后世君臣的典范

  • 王舒与王敦之乱有何关系 王舒再度平叛东晋大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舒,王敦,之乱,有何,关系,再度,平叛,东晋,大乱,永嘉

    永嘉元年,西晋王朝覆灭,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的拥护下,南渡长江,迁都建康,王舒也在同家族同往。南迁后,王舒出任溧阳县令。司马绍任职东中郎将期间,命王舒为其司马,以及后将军、咨议参军数职。王舒与王敦之乱有何关系王敦之乱爆发后,王敦进军都城,软禁司马睿,肃清朝中敌对势力,将朝中大权尽握手中。为加强王氏家族势

  • 关于齐威王的故事 齐威王是怎样一鸣惊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关于,齐威,故事,怎样,一鸣,人的,齐威,故事,妫姓,也叫

    齐威王的故事齐威王,妫姓,也叫田因齐,是田齐恒公的儿子,战国时期齐国的第四位国君,本是齐侯,在周显王十七年称王。齐威王通过广开言路,积极采纳谏言,励精图治,成为战国七雄之首。而且齐威王在位期间修建的稷下学宫,更是为天下文人志士向往之所,是当时中国的学术和文化中心。这样一个丰功伟绩的国君,他的故事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