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论语之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故事

论语之卫灵公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57 更新时间:2024/1/7 23:37:08

论语卫灵公

《论语》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方面,语言生动而精炼,是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名著之一。书中很多思想和语言成为后世经典,论语卫灵公篇中就有不少知名的语句。

孔子与卫灵公

《论语·卫灵公》共42章,以“卫灵公问陈于孔子”为开端,内容包括孔子关于君子小人、无为而治、杀身成仁及学习方法的见解。据本篇记载,孔子去鲁来卫,卫灵公询问孔子关于军事的问题,孔子主以“仁”得天下,所以不愿与为灵公为谋,于第二天不辞而别。之后,孔子与弟子来到陈国,粮食都吃完了,随从的人也病了。子路怨恨地说道:“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说的是正直的人能安贫乐道,而小人遭遇贫困就为所欲为。在这里,孔子谈到了君子小人的不同之处,认为在贫穷面前,君子、小人的区别立现。

本篇还谈及了孔子对于“杀身成仁”的看法。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意思是仁者不会因怕死而害仁,而会牺牲自己来成全仁。“杀身成仁”在后世成为激励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的警句。篇中还记载了子贡问孔子怎么实行仁义的对话,孔子说:“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在后世演变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此外,论语卫灵公篇中还有不少经典的语句演变成了成语或俗语,如“无为而治”“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除了在鲁国有过短时期的“辉煌”以外,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离开鲁国后,孔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去卫国,而卫灵公似乎也很厚待这位孔夫子,对他许以六万石的俸禄待遇。孔子到了卫国,卫灵公不免要请教一番,于是就有了“卫灵公问陈于孔子”的故事。

孔子像

“陈”即“阵”,行兵布阵之意,“卫灵公问陈于孔子”也就是卫灵公孔子请教军事问题的意思。卫灵公把孔子当做上宾,自然是希望孔子能对卫国有所帮助,于是就问了关于军事的问题。不料,孔夫子一听说行兵打仗之类的字词就不高兴了,他也不顾什么“君君臣臣”了,毫不客气地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打仗的事情我却从来没学过!”不知卫灵公听了这话作感想,因为史料并未记载卫灵公的反应,也没有对接下来的对话进行记录。反倒是孔子,因为卫灵公问了关于打仗的问题就很不高兴,第二天带领弟子离开卫国了。

那么,孔子的愤怒来自哪里呢?原来,孔子主张的是“仁”“礼”,他认为治国要靠礼仪和仁政,而不是靠军事。卫灵公询问关于军事的问题就好比在问“怎么杀人啊”,孔夫子当然会觉得志不同不相为谋,于是招呼也不打就走了。不过,离开卫国的孔夫子一直没有找到着落,只好又回到了卫国,这是后话。

卫灵公天寒凿池

历史上的卫灵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他曾经帮助自己的夫人和别的男子私会,也曾经宠爱过一个叫弥子瑕的男人,以至于被世人笑话。但是,私生活有点乱的卫灵公似乎又不是一个糊涂昏君,从史书记载的卫灵公天寒凿池的故事来看,卫灵公在国事上颇有明君的风范。

卫灵公

话说在一个很的冬天,卫灵公突然想“凿池”,也就是挖一个池子,什么用处且不管,总之是一件劳民的事。于是,池子刚刚开挖,他的大臣苑春就站出来反对了。苑春对卫灵公说:“天寒地冻的,让百姓服劳役很伤民啊!”卫灵公问道:“现在很冷吗?”苑春听了,心想您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就说:“您坐着熊皮,穿着狐皮大衣,屋里又有火炉,当然不觉得冷,而小老百姓衣不蔽体,穿着破鞋,能不冷吗?”卫灵公觉得苑春说得对,就下令停止挖池子。

标签: 论语之卫灵公篇卫灵公问陈于孔子故事论语卫灵

更多文章

  • 东汉少帝刘辩死时几岁 刘辩是被谁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少帝,刘辩死,几岁,刘辩,谁害,死的,刘辩死,几岁,历

    刘辩死时几岁历史上有名的废帝刘辩,公元189年5月15日登基,于同年9月28日被废,在位仅五个月,就结束了他的帝王生涯。《三国演义》董卓剧照关于刘辩,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并不多,因为身为帝王,他连本纪都没有,刘辩是汉灵帝刘宏之子,他的母亲何皇后,也就是后来的太后,由最初的宫女到最后的皇后,一路走得也是坎

  • 汉章帝一生有多少皇后 汉章帝最爱哪位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章,生有,多少,皇后,最爱,哪位,汉章,皇后,一生,妃嫔

    汉章帝皇后汉章帝的一生妃嫔无数,但名副其实的皇后却只有一人,那便是窦氏。但你可能会问,为何在史册上却赫然发现汉章帝刘炟的皇后有三位,她们分别为窦氏、梁氏、宋氏呢?她们又是分别被何人册封或追封?汉章帝皇后窦氏汉章帝刘炟还未成为皇帝时,便认识了窦氏、梁氏、宋氏,在她们三人当中,因窦氏长相美貌,心计颇多而

  • 三国演义廖化打劫刘备夫人 廖化军事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三国演义,廖化,打劫,刘备,夫人,军事,实力,如何,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廖化三国演义中,廖化,字元俭,荆州襄阳人。曾是关羽的主薄,后任命其为先锋。起初,廖化参加了黄巾起义。后来起义失败,到处流亡,聚集了五百多人啸聚山林,和同伙杜远一起,靠打劫为生。廖化的画像某天,一不小心把刘备的两个夫人劫到了山上。杜远提议,他们一人一个。廖化不同意,坚持要把两夫人送到山下。杜远

  • 高岑各有千秋 高适岑参诗歌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高岑,各有千秋,高适,岑参,诗歌,有何,特点,高适,岑参,公

    高适岑参岑参(约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南阳人,是岑文本的重孙。其父亲是岑植,岑植很早便去世了,岑参幼年孤苦,跟随他的兄长读书,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二十岁便考取进士。现存作品约403首,还有两篇墓铭。是唐朝边塞诗人的代表,和同时期的高适并称为“高岑”。高适和岑参高适约生于公元704年,字达夫、

  • 著名孝子闵子骞的是谁 闵子骞的品质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著名,孝子,品质,概述,单衣,顺母,孔门,弟子,三千,在历史

    闵子骞单衣顺母孔门弟子三千,能在历史上留名的都是出类拔萃的人,闵子骞就是这样一个人。闵子骞,单名损,字子骞,是孔子的七十二高徒之一,与颜回齐名。在历史上,闵子骞不仅以孔子高徒而著称,更以其孝心而闻名,闵子骞单衣顺母的故事在二十四孝图上排名第三。闵子骞单衣顺母闵子骞的先祖是鲁国宗室,不过到了他父亲这一

  • 三国名将廖化怎么死的 廖化墓遗迹位置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三国,名将,廖化,怎么,死的,廖化墓,遗迹,位置,在哪,廖化

    廖化简介廖化,原名廖淳。荆州襄阳人。最初廖化在关羽的麾下任主薄。公元219年,东吴的大将吕蒙白衣渡江,袭杀关羽。廖化在兵败后,投降了东吴。廖化在影视剧中的形象但他思念蜀汉,于是诈死,且骗过了所有人,带着自己的母亲连夜逃亡西蜀,重新归顺到刘备的麾下。四年后,刘备为了报关羽的仇,兴兵伐吴,在途中遇到了廖

  • 历史上真实的廖化厉害吗 廖化为什么能当先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真实,廖化,厉害,为什么,能当,先锋,廖化,厉害,蜀

    廖化厉害吗“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中国俗语。意思是说,某个团体缺乏能干的人,只好让能力并不出色的人来担任重要职务。这句话中有个主角,就是廖化。目的在于讽刺别人能干一般,像廖化一样。廖化的画像而在此同时,廖化也被形容成为一个武艺稀松,能力差强人意的蜀国将军。而实际上,廖化是这个样子

  • 一改雄壮风格 岑参春梦表思念之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一改,雄壮,风格,岑参,春梦,思念,之情,春梦,岑参,唐代

    春梦岑参《春梦》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通过写梦境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诗歌原文有两个版本,分别是:(一)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二)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春梦-岑参译文:昨夜春风忽然吹进了幽深的寝室,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心

  • 汉章帝刘炟是得什么病死的 汉章帝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章,帝刘,什么,死的,最后,结局,如何,汉章,帝刘,什么

    汉章帝刘炟是得什么病死的汉章帝的死因,在史书上记录的只有两个字:病死。但却没有记录究竟因何病而死,也没有任何记录关于他的病情起始、病情起伏以及最后的病入膏肓。汉章帝为何史书对于汉章帝刘炟的死因讳莫如深,有人推断有两个原因:一则汉朝时期比较早,史书的记录比较潦草简洁,并未将每一位皇帝的生老病死详尽记录

  • 汉章帝刘炟是明君吗 汉章帝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章,帝刘,明君,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章,明君,一生

    汉章帝是明君吗汉章帝的一生是极为短暂的,成活的年头仅仅三十一年。这对于现代人来说,可说是正值少年,就算搬回古代也是正是壮年,俗话有云三十而立,是用来形容一个人到了三十岁,也就是到了他自己的人生事业的巅峰时期,这个与身份是无关的,那么汉章帝的一生可能在他正应该拉开帝业巅峰的时候却嘎然而止,不得不令人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