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揭秘 曹操如何评价袁绍

曹操和袁绍的关系揭秘 曹操如何评价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07 更新时间:2024/1/16 15:56:05

曹操袁绍的关系

在三国的历史上以及后来的演义小说中,袁绍和曹操是三国前期最重要的两个人物。袁绍割据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颇有吞并四方的气势。然而却被曹操在官渡一战中打败,成就了曹操,令他有了真正实力令诸侯,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

曹操和袁绍

纵看袁绍和曹操的生平,他们走的是从合作到分裂的一种道路。当曹操还是少年的时候,他还是很崇拜袁绍的。建宁二年(公元169年),曹操进入太学,得以同袁绍相识,而且有着亲密的联系。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和袁绍同任朝廷官职。之后二人相见的机会几乎没有,直到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当时董卓是在洛阳肆意妄为,屠害忠良,令天下人所痛恨。所以曹操同各路的诸侯一样,都来到袁绍帐下,试图通过联盟的形式讨伐董卓。然而联军是各自心怀鬼胎,作战中各自为战,甚至是一旁观望的都有。曹操主导的战争首次大败,令其元气大伤,最后只能依附于袁绍。

之后袁绍占领了冀州,并将关东交于曹操代理。曹操在这一时期也曾利用条件,以讨伐黑山军的名义,进军东郡。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刘岱战死,鲍信将兖州转与曹操,自此曹操有了自己的可用的地盘。然而此时的曹操还是面临着四面的强敌,诸如袁术公孙瓒等人,所以他仍旧需要袁绍的牵制。

当袁术、公孙瓒和袁绍火拼的时候,虽然曹操也参与其中,但这也让他有了喘息的机会。终于在恭迎天子这一事件上同袁绍产生了分歧。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迅速壮大,才迎来了他于袁绍的决战。

曹操评价袁绍

袁绍,字本初,出生在“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袁绍凭借自身的干劲,和他家族的人脉声望,在动乱的东汉末年迅速纠集了一批庞大的军队,割据一方。在谋士和武将们的协助下,夺取了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实力之大是当时中原各诸侯不能及的。但是这么一位强者,在曹操眼里,却是一个平庸之辈。

曹操和袁绍

在新版电视《三国》中,曹操对袁绍的评价可谓是既刻薄,又在理。曹操说他在二十岁上下的时候,是极其的崇拜袁绍,因为传说他是“四世三公”之家出来的,德望自是非凡。不过到三十岁的时候,曹操与袁绍同在一朝任职,这时的他开始看不起袁绍了。最后到了四十岁之际,二人都割据一方,曹操索性就蔑视袁绍了。

为什么呢?因为曹操在经历了多年,看人有了丰富的阅历。在曹操眼里,袁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却是内心胆小之人。袁绍生性优柔寡断,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总是畏首畏脚难以做出决定,但是看到蝇头小利,却又没头没脑地一拥而上。曹操评价袁绍虽然身为人主,但是心胸狭隘,刚愎多疑,时常做出政令不一的行为。即便手上有着众多的人才将领,却不懂的使用,任人唯情,而不用贤。身为人父的袁绍,不严厉管教自己的儿子,任由他们为了爵位互相争夺,扰乱纲纪。

也的确印证了曹操的评价,袁绍最后因为这些缺陷导致他错失了太多的良机。而袁绍的几个儿子在他死后,相互争夺爵位,以至于被曹操分而击破。

曹操打败袁绍的战役

袁绍本来是坐拥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的极大豪强,是当时割据势力中最为强大的一支。相对于袁绍而言,曹操则还是刚刚兴起的新军,无论是后方的基础,还是前线的军队士兵,都不及袁绍的一半。但是正是这样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却是更为强大的袁绍在官渡战役中败给了较弱的曹操。

标签: 曹操袁绍关系揭秘如何评价曹操袁绍关系三国

更多文章

  • 三国张角创立太平道 张角起义反抗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张角,创立,平道,起义,反抗,汉朝,三国,张角,汉末

    三国张角张角是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太平道的创始人。张角本来是个没能考中举人的秀才,在一次上山采药的时候,遇到一个老人,有着青绿色的眼睛年轻的容貌,手上握着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把张角叫到一个山洞中,传下太平要术三卷。张角当时,南华让张角向天下宣传教义,叫他普度众生。如果心里有邪念的话会遭天谴。张

  • 袁绍的谋士有哪些人 袁绍手下大将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绍,谋士,哪些,手下,大将,实力,如何,袁绍,谋士,身为

    袁绍的谋士袁绍身为一个作用冀州、青州、幽州和并州的势力庞大的军阀,是东汉末年风云变换的中原最为抢眼的一位。所以像袁绍这样有着深厚家底的人,自然是有人来帮他打底和运筹的谋士。袁绍手下有着最为出名的四名谋士,分别是田丰、许攸、逢纪和审配。田丰田丰为人比较耿直,原本是东汉朝中的官员,因为不耻与专权的宦官为

  • 孟子的仁政思想总结 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孟子,仁政,思想,总结,哲学思想,是什么,孟子,仁政,思想

    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学派的“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孟子的政治核心理论是以王道治国,但究其本质,还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孟子画像孟子把君臣庶民的关系比作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他认为君王和士族,都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心他们的人民,而人民也应像子女对待父母一样去尊重他

  • 明朝首辅张居正家世如何 张居正的老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首辅,张居正,家世,如何,老师,张居正,家世,父亲,名

    张居正家世张居正的父亲名叫张文明,早年参加科举考试一直未得志,后来,在湖北买了一个“府学生员”的名分。张居正小时候聪明过人,13岁参加乡试,已经中了举,而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在40多岁的时候,仍然未中举。张居正故居张居正后来进京参加科举考试,考取了进士,此时张居正23岁。张居正是年少得志的典型代表,在

  • 梁启超的代表作是什么 梁启超的文章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梁启超,代表作,是什么,文章,赏析,梁启超,代表作,我国,近

    梁启超代表作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历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他不仅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学泰斗,留下了多部作品,以勉励后世之人努力学习。梁启超除了在有生之年留下诸多著作,还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由于其号为饮冰子,因此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画像《少年

  • 出自孟子身上的成语 孟子浩然正气的成语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出自,孟子,身上,成语,浩然正气,故事,孟子,成语,春秋战国

    孟子的成语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辩论高手,他常常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以读《孟子》常常被里面生动的故事,严谨的思维逻辑所折服,这也是《孟子》区别于《论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论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和门生之间的对话,文学性不强。所以孟子还被后人誉为中国第一位文学家、散文家。孟子的成语《孟子

  • 孟子欲休妻是怎么回事 孟子后代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孟子,欲休,怎么回事,后代,都有,孟子,资料,春秋战国,时期

    孟子的资料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集大成者,他为发展和壮大儒家学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曾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他吸收了孔子的部分主张,但是又发展了自己的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更加广阔饱满,“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孔孟思想最大的区别,但是他们都为儒家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孟子孟子跟孔子一样都是山

  • 黄巾军领袖张角是哪里人 张角三兄弟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黄巾军,领袖,张角,哪里,张角三,兄弟,张角,哪里,鹿人,钜

    张角是哪里人张角是钜鹿人,钜鹿是现在的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河北开启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先河,据说五千多年前,黄帝和蚩尤的涿鹿之战就是在这里开始的。至于邢台,原来的名字叫做刑州或者顺德。历史上还曾记载这里曾经是商代祖乙的都城,后来四次在这里见过,三次是把这里作为都城的。一直以来有襄国故都的美称。在我贵有悠

  • 汉哀帝傅皇后为何被废 汉哀帝有多爱他的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哀帝,傅皇后,皇后,为何,有多,他的,男人,哀帝,傅皇后,皇

    汉哀帝傅皇后为何被废傅皇后是汉哀帝刘欣的皇后,她是孔乡侯傅宴的女儿,同时也是汉哀帝的祖母傅太后侄女,当时做为身份高贵的小姐,就由傅太后作的主,将她封为了汉哀帝的皇后。但是傅皇后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因为她嫁给的这位皇帝的性向是不同于常人的,他是有着龙阳之好的皇帝。后来傅皇后在汉哀帝死后被打入陵园,最后被

  • 汉哀帝董贤断袖之恋:汉哀帝是如何宠幸美男董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哀帝,董贤断,之恋,如何,宠幸,美男,董贤,哀帝,如何,宠幸

    汉哀帝是如何宠幸美男董贤的汉哀帝和董贤的故事是被广大的人所熟知的,因为他们两个的断袖之情是十分缠绵悱恻的,而且是后代同性之情的典范。那么汉哀帝和董贤是怎么认识的呢?而汉哀帝又是如何宠幸美男董贤的?美男子董贤画像董贤本身只是一个宫中的小侍从而已,他年级还很小的时候就进宫了,然后一直在宫中值班,虽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