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韩愈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20 更新时间:2024/1/29 2:02:22

韩愈主张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韩愈七岁时就能言,十二岁时就能下笔成文,所以他能够对文学对当时的文学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韩愈认为当时的文学创作一味地追求对仗工整讲究声律的骈体文,是不利于内容的表达。所以自韩愈开始,就倡导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的两位领袖

韩愈所主张倡导的古文运动,不是简简单单的创作古时的文章,那样反而不利于当时文学创作的发展,而是学习先秦两汉时期散文创作的精华。韩愈人文文章的一大重要目的和作用,就是说理明道,不是在文章表明做花式的修饰功夫。纵观韩愈自己所创作的诗句文章就可以看出,他的文章有着雄伟的气势,说理极为透彻达点,逻辑性思维也是极为清楚清晰的。所以唐时的杜牧将韩愈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句并称为“杜诗韩笔”,苏轼更认为他是“文起八代之衰”。

韩愈主张文学创作要重视内容的表达,这也被他用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中。韩愈的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言不讳,率真无比,就是敢于讲真话,这也是同他积极有为的政治素养相关联的。韩愈所创作的《论天旱人饥状》和《论淮西事宜壮》还有《论佛骨表》都是很好的表现,其中《论佛骨表》更是指出了为官的人不敢指出皇帝过错的事实。这一篇文章还差点要了韩愈的性命,幸亏有人求亲,才降为被贬潮州的结局。

韩愈的文学主张无论是对当时还是后世,影响都是巨大的。自南北朝以来的浮华文化,也自此渐渐被抛弃,一股文学清风开始吹起。

韩愈的诗句

韩愈,中唐时期的文学巨匠,擅长以文为诗,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塑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唐代诗人韩愈赠与好友张籍的两首七言绝句,被后世广为流传,尤其是第一首,笔法细致入微,情感铺排得当,将挚友情谊融入到长安初春小雨之中,尽显情意绵绵之态。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为《游城南十六首》中的一首,此时韩愈已年近半百,描写晚春之景无半点百花稀落、暮春凋零的伤感之情,却是一番草木留春呈现出万紫千红的生机画面。

《春雪》,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为元和十年,韩愈在朝中担任史馆修撰,知制诰一职,身处北方,思念春雪早至的南方,便将自己的盼春之情付诸笔端。或许对于北方人来说,正值春节,无处寻花的现象是正常的,但对于游历过岭南春色的韩愈而言,这真是一件憾事,感叹北方春色晚至,直至二月才有草芽拔尖而出,甚为惋惜。

韩愈原道

韩愈所在的唐朝中期,经过了安史之乱后变一蹶不振,不见了以往恢弘大气,一向避世的佛老学说成为当时学术界的主体,而儒学思想却是日渐衰微。韩愈有感于当时社会的各种弊端,写出了《原道》一文,通过强劲有力的辩证和言辞来维护儒学的地位。

《原道》节选

《原道》的开篇,韩愈给出了自己对于仁义道德的看法。韩愈认为坚持“仁”就是“义”,坚持仁义就是“道”。但是老子却是轻视这些,韩愈认为老子并非诋毁仁义,而是他过于狭隘,以至于有了井底之蛙的观念。因此韩愈大胆地批评了道家舍去仁义空谈道德的虚伪观念。但是韩愈还是为儒学的式微深感忧虑,倘若社会一如既往的轻视仁义,那么纲常将会混乱。

标签: 韩愈文学主张是什么韩愈主张生在一个官宦世家

更多文章

  • 揭秘贾惜春出家时候究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揭秘,贾惜春,出家,时候,竟有,多大,贾惜春,出家,时候,多

    贾惜春出家时候多大贾惜春,《红楼梦》中贾家唯一一位出家的小姐。惜春之所以出家与她所经历的一切有关,贾府的衰败以及姐妹们的结局让她对尘世心生厌倦。那么我们能否从小说中得知贾惜春出家时候多大呢?《红楼梦》贾惜春剧照细读小说的人不难发现,其实贾惜春在小说中的描写并不多,与其他人相比较可谓少得可怜。贾惜春的

  • 韩愈在散文上有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韩愈,散文,有何,成就,韩愈,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

    韩愈散文韩愈的散文,内容复杂丰富,形式也多种多样。他的"杂著"或"杂文",发挥了散文的战斗性的功能,不少作品达到了思想艺术完整的统一。韩愈画像《原毁》,通过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精辟分析,揭露了当时一般士大夫所以要诋毁后进之士的根本原因。他指责当时社会人情的恶薄,自鸣不平,并发出了主张公正用人的呼吁。作品

  • 汉武帝的妃子王夫人为何备受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妃子,王夫人,夫人,为何,备受,宠爱,汉武帝,妃子

    汉武帝的妃子根据历史资料显示,汉武帝的妃子共有八名,分别是李夫人、王夫人、赵婕妤、尹夫人、刑夫人、李姬等人。王夫人是汉武帝的妃子之一,历史资料对王夫人生平没有太多记载,甚至不知道王夫人何年入宫。《史记》和《汉书》中提到,王夫人受到汉武帝宠爱,绝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王夫人美貌年轻。卫皇后因为卫皇后颜老色衰

  • 汉高祖刘邦铜像修建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高祖,刘邦,铜像,修建,在哪里,刘邦,铜像,历史上,一位

    刘邦铜像刘邦是历史上一位知名的人物,很多人都熟悉他,后世对他的评价有褒有贬,但是如此名声大震其褒贬已然显得不再重要。刘邦塑像据说刘邦的后人刘成方源在一次名字是“爱在泉城”的活动中捐助了刘邦铜像,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聚集有爱心的各界人士捐赠有价值有意义和故事的物品,一时之间受到各界的积极响应,刘成方源就是

  • 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大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贾惜春,身世,命运,揭秘,贾惜春,身世,命运,贾府中,府中

    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贾惜春,贾府中排行最小的一位小姐,她擅长绘画,参加诗社,是大观园中的才女之一。那么小说中对于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又作了什么样的安排呢?贾惜春图片提起贾惜春的身世和命运,其实有些坎坷,惜春虽然姓贾,却不是荣国府正儿八经的小姐,而是宁国府的小姐。惜春的母亲在小说中没有名字的记载,只知道她

  • 刘邦的相貌是历代君王中最帅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刘邦,相貌,历代,君王,中最,帅吗,刘邦,相貌,如果,谈起

    刘邦的相貌如果谈起刘邦相信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但是刘邦的相貌就不一定都了解,如若真的要说说刘邦的相貌,还真是有可说之处。刘邦的相貌有人认为刘邦的相貌是历代君王中最帅的,对于历史人物都是存有争议的,有褒有贬,撇去别而不说,刘邦确实长得很好看。这是有历史依据的,历史记载说刘邦高鼻梁,面相是龙颜之相,有浓密

  • 后人对韩愈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后人,韩愈,评价,怎样,韩愈,评价,字退,唐朝,著名,文学家

    对韩愈的评价韩愈字退之,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韩愈有着极强的思维逻辑,对当时盛行的佛老之学有着自己的看法并且有着自己的一套理论见解,韩愈所总结出来的“道统”一说更是成为宋明理学的先声。韩愈在政治上也是直言直谏,没有丝毫的保留和顾及,所以后人对他的评价是极为高的。韩愈同是一个朝代

  •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代表作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宋,大家,之首,韩愈,代表作,盘点,韩愈,代表作,作为,唐

    韩愈代表作韩愈作为唐代声势活跃的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励志于革除当时文风浮华,只追求辞藻华丽和对仗工整讲究音律的弊端。韩愈一直主张,文学创作应当恢复秦汉时期的表意,就是以表达内容为主要目的,概括出来就是“明道”。在这么一个主张和准则下,韩愈创作出了许多极具文学价值的作品。《师说》节选《师说》是韩愈文学创

  • 历史上汉武帝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汉武帝,竟是,怎么,死的,汉武帝,怎么,死的,一位

    汉武帝怎么死的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位五十多年,使得大汉朝的国力空前强大。汉武帝活了七十多岁,在古代那个时候算是高寿的人了,当时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多岁。一些王公贵族的平均寿命也才五十来岁。那么高寿的汉武帝怎么死的呢?汉武帝茂陵汉武帝是因病去世的,历史上并没有记载汉武帝是得的什么病。在古代,医

  • 韩愈陵园地点环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愈,陵园,地点,环境,介绍,韩愈,陵园,字退,柳宗元,一样

    韩愈陵园韩愈字退之,和柳宗元一样是唐朝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主张恢复先秦时期的散文语言,文章要以表物表意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仅仅靠浮华的文风和辞藻夺人眼球。韩愈死后,谥号“文”,后人也称之为韩文公,葬在他的老家焦作孟州市附近。唐代就在先焦作市七十多公里外的韩庄村建了韩愈的陵园,至今也有一千两百多年了。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