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后宫制度历史介绍

唐朝后宫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4/1/26 5:38:16

皇权至上是古代皇帝特有的一个化产物,与之相并行的东西有很多,三宫六院就是其中一个体现。

老百姓习惯称皇帝的妻妾们为“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其实,在各朝各代,所谓“后宫三千佳丽”,是有严格等级界线分寸的。以中国历史上最鼎盛的大唐朝为例,就颇具代表性。

根据唐制,母仪天下的皇后,是皇帝的唯一合法正妻,亦是后宫佳丽的领导。皇后以下,按照品级,依次是:贵妃一名,淑妃一名,德妃一名,妃一名,此档归为正一品,称为“夫人”。夫人以下,依次为:昭仪、昭容、昭媛各一名;修仪、修容、修媛各一名;充仪、充容、充媛各一名;此档归为正二品,称为“九嫔”。九嫔以下,才轮到婕妤九名-正三品;美人九名-正四品;才人九名-正五品;这二十七位,统称为“代世妇”。接下来还有:宝林二十七名-正六品;御女二十七名-正七品;彩女二十七名-正八品;以上这八十一位,统称为“代御妻”。

统而言之,包括皇后在内的这一百二十二位,是后宫中有品有级的皇帝的正式妻妾。而其他的陪侍宫女,则谈不上什么名份,唯有侥幸怀上皇帝龙种的宫女,就另当别论了。

标签: 唐朝

更多文章

  • 唐朝“神龙政变”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使唐朝中宗复辟。政权更替,天下重回李唐怀抱。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癸卯(705年2月20日),凤阁侍郎张柬之、鸾台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将军敬晖、右羽林将军桓彦范、司刑少卿袁恕己联络右羽

  • 唐武宗李炎平定昭义节度使叛乱具体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武宗

    唐武宗李炎是一位明君,可惜命短,一共在位6年,在这6年的时间里,他开创了唐朝最后的盛世。那么李炎平定昭义的具体过程是什么样的呢?在平定了卢龙军乱不久,又发生了昭义镇对抗朝廷的事件。会昌三年(843年)四月,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死,其侄刘稹欲仿效河朔三镇惯例,要求袭任节度使职务。当时反击回鹘侵扰的战事刚

  • 张献忠起义爆发的过程介绍 如何评价张献忠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张献忠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积极响应王嘉胤的反明号召,率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他英勇善战很快成为三十六营的主要首领并以能谋善战的八大王出名。崇祯六年(1633年),张献忠首次入川,攻克夔外、大宁、大昌、新宁、通江、巴州、保宁、广元等州县。崇祯七年(1634年)年,再次入川,拥兵十万,再克夔州、大宁、

  • 张献忠起义的历史背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献忠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据米脂十八寨起义,号八大王。因身长面黄,人称黄虎。后为王,实自成一军,转战陕、晋、豫、鄂间。十六年,取武昌,称大西王,旋克长沙,宣布钱粮三年免征,湘赣农民群起响应。次年再取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严厉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大顺三年(1646年)末清兵南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语言文字历史介绍 楚国与诸国文字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楚国

    1、楚国的语言文字楚地由于位处江汉及汉淮之间,北方的华夏语、西方的藏缅语、南方的苗瑶语和东南的壮侗语都在楚地接触和交流,所形成的楚语自然是吸收了多种语言成分而词汇丰富多采、音声别具一格的方言。楚国语言属华夏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上具有较多的自身特点。西周时期的楚国文字,与中原诸国的文字还没有多大区别

  • 刘秀称帝后为何将都城定在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洛阳

    建武元年(25年),刘秀在河北鄗城(今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固城店镇)千秋亭登基为帝,正式建立了东汉。建武十二年(36年),经过多年的政战,刘秀扫平群雄,统一天下,史称“光武中兴”。但奇怪的是,刘秀一直宣称自己是汉高祖的后代,西汉的合法继承者。可是在刘秀称帝之后,却将都城定在洛阳

  • 葵丘之盟: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葵丘之盟,齐桓公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对齐桓公极力表彰。这是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标志着齐桓公的霸业达到顶峰,齐桓公成为中原的首位霸主。周惠王想废掉太子郑,立自己爱妃生的儿子王子带为太子。齐桓公为了保全太子的地位,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之间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在春秋战国时代,虽然战争不断,但却是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繁荣时代,儒家、道家、墨家、兵家、纵横家等等的始祖和经典典籍都出现在这个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诸多的文化和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都城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诸侯国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

  • 如何评价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所以商鞅变法最终得以成功,变法的成果深入人心。在探讨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和意义时,必不可少谈论之处就是商鞅变法的背景。1、商鞅变法的背景首先,是大的社会背景。在战国时代下,每个诸侯国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不停地联合其它诸侯国发生战争。如果一个国家的战斗力不强,综合国力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