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辽朝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辽朝军事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555 更新时间:2024/2/22 3:22:11

历史上各个朝都有一套自己的管理体制,这些体制主要为王朝统治所用。但中原王朝体制是基本,北方游牧部落所建体制,除了在中原王朝的体制基础,还结合了游牧部落的特点,使军事体制更适合统治。

古代契丹大辽作为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王朝,在我国历史地位很重要,该王朝虽然化没有宋朝那样先进,但却为我国有效统治北方奠定了基础。

辽国体制与宋朝有所不同,但其体制虽然有其弱点,但其先进性要比宋朝强。特别是辽国的军事体制,为辽国巩固统治做出了贡献。

独特的军事体制

辽国的军事体制很复杂,是一个动态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研究辽国军事体制后,发现辽国军事体制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一个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之初,二是辽国建立初期,三是辽国中期。

辽国的军制也与其“一国两制”相对应,总管军事的是北枢密院,这是辽国最高军事统帅机构,受皇帝之命,管理全国的军机事务。南枢密院主要负责南面官的宰辅机构,但此机构并不管理和统帅汉军,主要为防止汉军独立。

辽国还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各大边防军区,分置军政机构。设在边疆区边防机构叫招讨司和详稳司,主要有西南路招讨司、西北路招讨司、东北统军司、东京统军司,分别管理不同方的事务。

辽国军种主要有宿卫军、部族军、汉军、渤海军、属国军等类型,辽国皇室注重宿卫军建设,既能保卫皇室还能上阵征战,不过辽国后期,辽国征战选用各边防军、部族军为主。

稳固的边防体制

辽国边防体制很有特点,也经历了很多变化,主要根据辽国边境地区形势而设。辽国边防体制实行稳定的戍边户为主,实行兵民合一方式。有的边防军驻地离边境很远,有的则靠近边防,主要根据边防形势而设。

宋辽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压力有所减小,辽国主要加强漠北和西域地区的边防建设,并修建固定的城堡,这些城堡有着重要的军事用途,不是地方行政单位,主要由部族军组成。

据《辽史》记载:“选诸部族二万余骑充屯军,专捍御室韦、羽厥等国,凡有征讨,不得抽移”,规定了边防军的制度,只要有战事,才会使用。平时无论辽国发生什么事情,没有皇帝命令,这些边防军要坚持岗位待命。

辽国边防军制设置后,后勤支援从哪来呢?这一点辽国除了借鉴中原体制外,也结合辽国游牧特征。边防军户都是以家为主,平时屯田和群牧。辽国还鼓励戍军屯田自给,建立“公田制”。

据辽史记载:“沿边各置屯田戍兵,易田积谷以给军饷……在屯者力耕公田,不输税赋,此公田制也”。重熙年间,耶律唐古受命“劝督耕稼以给西军,田于胪朐河侧”。辽国这些措施就解决边防稳定的问题。

边防军平时不能随便调动,如果发生战事后,皇帝会下令让他们做好准备,不过不会动用非作战方向戍边军人。即使调动部队时,还有一种特殊制度。辽国有一种专门的军符叫金鱼符,这是调动军马的命令。还有一种银牌示先传达命令。战事起来后,边防部长会召集军马待命,如果皇帝金鱼符到后,能与其手中合符了,就要准备出征了。但合符还不是目的,只是一种验证真伪的步骤。统帅由皇帝亲点的人指挥作战。

王朝续命的源泉

辽国这种特殊军制以及稳定的边防体制,虽然易出现军种不同,人员不同的弱点,在配合上有所欠缺。这一点在辽金战争中就发现其弊病。金国打辽国,但辽国与之征战的只是参战部队,并没有调动其他边防部队。

天祚帝时,辽国已经快到灭和亡时。朝中皇族耶律大石,曾因天祚帝跑到山里没找到,就另立了一个皇帝。等天祚帝回来后,耶律大石怕天祚帝伤害他,但他也看到辽国已经无可挽回了,于是就带领200多人侍卫西逃。

耶律大石在西逃的过程中,不断收拢辽国边防部队,壮大了力量。耶律大石之所以能够收编这些人,主要还是辽国的体制起作用了。作为朝中重臣,耶律大石能借助皇族身份以及辽国灭亡的实际,唤醒边防军人跟他复兴辽国。当然耶律大石手里必定有辽国调兵鱼符。

耶律大石到了西域后,通过他不断征伐,实现了北跃西拓,重新为辽国续命,也成为中亚一个强大帝国,欧洲人也知道耶律大石的名。西辽享国88年,既为中国西部领土的历史写上一笔,也为辽国续命88年。

标签: 辽朝

更多文章

  • 楚国为什么大而不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楚国

    高中时,老师让我们记战国七雄的时候,曾经这样记:秦国最强、齐国最富、楚国最大。如果仅从面积来看的话,楚国确实是赵国七雄中最大的一个。据不完全统计,楚国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50万平方千米,人口多达500多万。秦朝鼎盛时期的面积也就是340万平方千米,人口为2000万。秦灭六国之时,楚国的领土面积并不小于

  • 西南军阀有几个派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军阀

    在南方,桂系、滇系、粤系、和亲孙中山势力围绕着两广地区和广州政府的控制权争斗。在广西,清朝广西提督陆荣廷借由支持辛亥革命和“桂人治桂”的政策成为了广西都督,之后更通过参与护国战争巩固了其在广西的统治地位,史称旧桂系。护国战争胜利后,黎元洪大总统任命陆荣廷为广东督军,但原广东督

  • 明朝黄福是如何治理交阯的?为什么黄福在安南就不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黄福

    明朝黄福是如何治理交阯的?为什么他在安南就不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坎坷的仕途到了建文年间的时候,黄福依旧遭到了建文皇帝朱允炆的器重,而他也在尽心尽力地为朝廷做事。也正因为如此,在朱棣入主南京当上永乐皇帝之后,所罗列出来的二十九个奸党名单中

  • 五代十国政权之后蜀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后蜀

    后蜀,又称孟蜀,是五代十国之一,孟知祥所建立的政权,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后唐灭前蜀后,派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管理蜀地。但不久后唐内乱,实力衰弱,孟知祥趁机消灭董璋,吞并东川,建立后蜀,对抗后唐。那么后蜀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前往巴蜀孟知祥少年时投靠晋王李克用,李克用于是将自己的侄女嫁

  • 中国古代朝代之桓楚政权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桓楚

    楚国,是东晋时期桓玄建立的政权,史界称之为桓楚。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元兴二年(403年),东晋权臣桓玄强迫晋安帝禅位,建立桓楚政权。但桓楚仅存在半年,就被刘裕消灭。那么桓楚是如何建立与灭亡的呢一,桓温奠基永和元年(345年),东晋朝廷任命桓温为都督荆梁四州诸军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

  • 唐朝时期的关陇士族集团究竟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时期,关陇,士族,集团,竟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什么说“玄武门之变”是关

  • 唐朝中期中央禁军神策军的兵权是如何完全落入宦官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神策军

    天宝十三年(754年),哥舒翰在西北组建宁边、威胜、金天、武宁、耀武、天成、振威、神策八军。安史之乱爆发后,神策军奉命进入中原平叛。乾元二年(759年),神策军参加邺城之战。为了加强对神策军的控制,唐肃宗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也就是监军。利用观军容使的权力和个人能力,鱼朝恩逐渐控制了神策军,还将

  • 古代周边小国没有得到册封就称王的话最后后果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

    对古代称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古代,周边小国未经册封就称王有啥后果?秦始皇一统六国后,秦朝逐渐成了亚洲东海岸实力最强盛的国家,而且一改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形成了以中央为核心的郡县制,由是在制度上、军事上以及文化上全面碾压周边小国,不过秦始皇虽然能一统六国,但并没有兴

  • 西汉外戚干政为何盛极必衰?外戚专权的危害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外戚

    印绶妻封邑,轩车子拜郎。宠因宫掖里,势极必先亡。西汉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其存在时间大约在整部华夏封建史的前端,由于西汉时期的政治制度承袭自先秦甚至战国,所以比起后端的明朝、清朝,从人类社会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很多地方还略显不成熟,尚有改进的空间。上图西汉建立者汉高祖刘邦在西汉时期,后来常常被

  • 三国时期的外族在做什么 他们为何没有趁机入侵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时期,外族,在做,什么,他们,为何,没有,趁机,入侵,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群雄割据、纷争不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直对中原沃土虎视眈眈的外族首领为何没有选择在此时趁虚而入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三国时期可以说天下大乱,面对天下群雄割据的时候,外族为什么趁虚而入?这我们就得看看曹操和刘备周围环境了,首先说,曹操占据着北方地区,在面对外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