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东吴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三国东吴政治制度历史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543 更新时间:2024/1/16 4:48:51

士族政治

孙吴的地方政治制度是州郡制,中央政权主要受江东士族影响。这时江南已经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僮仆,而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早在汉朝时就已经长居江南。孙权在接掌孙策位时年方十九,孙吴国内形势还不稳定。他一方面得到外来士族的全力支持,一方面尽力争取以顾雍陆逊为首的吴郡士族。孙家与江东名族多结成姻亲,孙氏政权因此有了可靠的基础。

朝臣中有很多顾、陆、朱、张四姓的人士,就是后世所说的“吴之四姓”的望族。作为孙吴政权支柱的江东大族如吴郡的顾氏、陆氏、朱氏和张氏,武力强宗如阳羡的周氏,吴兴的沈氏,钱塘的全氏等,也不愿离开他们的势力范围过远。在孙皓统治时期,江东士族更是趋于极盛,其中的陆氏甚至发展到了”二相、五侯、将军十馀人“的地步。

孙吴的士族政治在一定程度上,与军事上的世兵制互为表里。同时代的魏人邓艾对此便评价说:“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违命。”以顾陆为首的江东士族驱使官兵,藏匿人口众多,又受到朝廷庇护。即使是当地官员也无法阻止。

中央官制

孙吴的中央官制与曹魏、蜀汉相仿。孙吴置丞相,名义上也是百官之长,但实际效能是仅仅管理例行政务,往往不参与重大政务的决策。孙吴的三公废置不常,除授因人而异,前期为六卿、永安年间开始为九卿。

孙吴政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大司马(或分为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上大将军、大将军等内朝将军,这些将军外则领军,内则领政,是事实上的宰相。

孙权初置奉常,225年(黄武四年)改太常,太常置博士。东吴初置郎中令,后改光禄勋,有三署中郎将、领三署郎,还有羽林督,绕帐督、帐下右部督,皆领卫兵。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少府诸卿建置都与曹魏、蜀汉同。

东吴在屯田各郡置典农都尉,统辖属县,职如太守。典农都尉掌管军粮,不属于大司农。这不同于曹魏制度。孙权初年设左节度,专掌军粮会计。

法律制度

孙吴法规主要有“科”、“令”。见于正史《三国志》记载的孙吴立法工作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是公元226年(黄武五年)十月,陆逊上书“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孙权于是命陆逊、诸葛瑾对法律条文进行了整理。

第二次是234年(嘉禾三年),孙权征讨合肥新城,命孙登留守,总理政务,孙登修订当时的法律条文,使社会秩序转好。

第三次是237年(嘉禾六年),对有关官员奔丧进行了规定,杜绝了官员随意弃官奔丧的现象。

孙权晚年对文武官吏都存着戒心,任命检举官吏校事、察战,监视文武官员,由此产生了吕壹等诬告陷害的事件。吴国末期刑法亦趋于严苛。但总的来说,孙吴在三国政权之中,是相对能够与民休息的,孙吴社会较为安定,江南经济、文化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标签: 东吴

更多文章

  • 三国东吴货币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吴

    三国时期吴国采用的货币是什么?吴国通货膨胀了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孙吴曾大量铸造大钱,236年,开始铸造“大泉五百”大钱;238年,铸造“大泉当千”大钱。此后又铸造“大泉二

  • 明成祖朱棣在文化与外交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成祖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

  • 明成祖朱棣在军事与经济方面有哪些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成祖

    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缔造永乐盛世。1424年驾崩,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后明世宗改上庙号为成祖(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

  • 明成祖朱棣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成祖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他在位时,改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派郑和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

  •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有哪些为政举措与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建文帝

    朱允炆,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在位共四年。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允炆1398年继位,在位期间增强文官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改革弊政,史称“建文新政”;同时施行削藩政策以致燕王朱棣起兵对抗

  • 李自成起义后崇祯帝拒绝放弃迁都南京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帝

    朱由检,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一共在位17年。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说起崇祯皇帝,想必大家一点都不陌生,他是大明王朝最后的一任皇帝,也是一位渴望实现中兴的皇帝。自他上任以后,便以雷霆速度铲平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在任期间厉行节约、勤于政事、平反冤狱,但终究还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未能力挽狂澜

  • 西晋建立之后司马炎分封了多少同姓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司马炎

    司马炎,即晋武帝,晋朝开国皇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八王之乱是发生于西晋时期的一场内乱。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对于西晋时期

  • 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在军事与外交方面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英宗

    朱祁镇,即明英宗,明朝第六任和第八任皇帝,前后在位共22年。他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生母是孝恭孙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宣德十年,正式即位,年号正统。主少国疑,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操持,任用“三杨内阁”主理朝政,发动麓川之

  •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宣宗

    朱瞻基,即明宣宗,号长春真人,明朝第五位皇帝、书画家,在位共十年。他是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生母是诚孝张皇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朱瞻基生于北平燕王府。幼年聪颖,深得祖父朱棣喜爱。永乐九年(1411年),册立为皇太孙,多次跟随明成祖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

  • 明孝宗朱佑樘登基后在经济与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孝宗

    朱佑樘,即明宪宗,明朝第九位皇帝,在位共18年,年号弘治。他是明宪宗朱见深第三子,生母是孝穆纪太后。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即位,朱祐樘为人宽厚仁慈,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