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的太监监军为何没有唐朝危害大?

宋朝的太监监军为何没有唐朝危害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683 更新时间:2023/12/9 11:17:39

古代历史上的监军制度,从汉朝起就开始出现,发展到唐朝,从唐玄宗起开始用宦官监军,此后宦官监军在唐朝成为主要的监军制度。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那里,天下重新归于一统。宋朝重文抑武,更不会放松对军队的控制,监军制度自然也被宋朝继承下来,但具体来说,宋朝在唐朝监军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制约,形成宋朝自己特色的监军制度。

宦官监军在唐朝已被证明危害很大,甚至出现了宦官专权乱政的局面,那么为什么宋朝还要沿用宦官监军,宋朝又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呢,这与宋朝的制度有关。

宋朝为什么要沿用宦官监军?

监军虽然早就出现,但直到唐玄宗之前监军都没有用过宦官,宦官监军在唐玄宗时期开始出现,为什么李隆基想到要用宦官监军呢。

唐玄宗是历史上排的上号的皇帝,他派太监监军也不是因为以后的年老昏聩。玄宗有据可查派出太监监军是在开元六年(718年),高仙芝征讨小渤律的时候,朝廷就派去宦官边令诚监军。

开元六年,李隆基33岁,年富力强,显然无法用年老昏聩来解释。

唐玄宗派出太监监军的真正原因有两个,一是以往的御史监军职务过低,在操作过程中难以有效实行监察职责,也就是“以卑制尊,理便不可”。二是御史毕竟是大臣,大臣有受信任的,有不受信任的,如果他们与领兵将领勾结,就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太监则不同,太监的效忠对象永远只有皇帝一人,他们与皇帝的关系就是主人和奴才的关系。太监既不会背叛皇帝,也就更容易得到皇帝信任,至于以后的宦官专权乱政废立皇帝,则是李隆基所始料未及的。

所以,从开元年间开始,宦官监军逐渐取代了御史监军,到天宝二十年前后,已成为唐朝的主要监军制度。

《通典》:开元二十年后,并以中官为之,谓之监军使。

虽然唐朝使用宦官监军在安史之乱前后表现出了很严重的问题,但它还是被宋朝继承了下来。

原因其实还是和唐朝差不多,宋朝重文抑制武,武人不被信任,宦官更受皇帝信任。

赵匡胤在平定天下割据力量时就已经起用了太监监军,在曹彬南征时,军中就有他的亲信宦官李神佑随军。开宝五年(972年),李神佑又被派到广州督战,镇压地方上的叛乱,史料记载“内臣督战始此”。

要说宋朝太监监军的表现,比唐朝更为生猛,宋朝的监军太监,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中太监中的战斗机。

窦神宝是其中出名的一个。他不但长期在西北地区并州、夏州的等地担任监军,并且喜欢亲自带兵砍人,史书里多次记载有他带兵出征,斩首千余级的战果:

稍迁入内高品,监并州戍兵。屡出袭贼,前后破砦三十六,斩千余级,大获铠甲、牛马、橐驼,因筑三砦。

命(神宝)与尹宪屯夏州,时岌伽罗腻等十四族久叛,神宝率兵大破之,焚其庐帐,斩千余级,虏获甚众”。

最著名的监军太监应该是李宪童贯

李宪可以说是集宦官、监军、将领三重身份的人物,颇为传奇。

宋神宗时期,李宪开始外出担任监军职务,他与王韶一起进收河州、与西夏战于牛精谷、攻拔珂诺城,表现出很强军事才干,也因功主管秦凤路及熙河路军事,成为西北的军事主官。

相比李宪,童贯更加知名,他其实也出自李宪门下并且青出于蓝,被蔡京举荐为监军,后来更成为宋军实际上的统帅。

童贯也喜欢带兵打仗,并取得过一些战绩。但他虽然权势极大,军事却不如李宪,此后伐辽丧师、丧城失地,最终被处死,在京城悬首示众。

童贯是宦官监军失败的案例。失败的宦官当然不止他一个,比如除了童贯,还有黄德和。在著名宋夏的三川口之战里,李元昊率兵围延州,总管李平出战,在北川口与西夏军交战,当时黄德和担任监军,却不率部支援,看到西夏军就胆怯撤退,导致李战死。

虽然黄德和战后被处斩,北宋一朝宦官监军却没有消失,甚至更加受重用,发展到巅峰就是宋徽宗时期的童贯。

宋朝宦官为什么没能专权?

话说回来,宋朝如此重用太监,难道就不怕重蹈唐朝覆辙,出现太监专权乱政的局面吗。事实上宋朝还真没出现过太监专权的事,这里面的原因,在于宋朝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发展出了一套防备太监专权的制度。

实际上,比较历史上历朝历代,不管是之前的汉唐,还是之后的明朝,宋朝对宦官的制约可以说是最成功的,这一切可以归为一句话“祖宗之法严,宰相之权重”。

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祖宗之法严”,指的是从赵匡胤开始,就对宦官进行严格的制约,严防出现汉唐时期宦官乱政的局面出现。

从宋太祖开始,宋朝就对宦官数量进行了严格限制,如太祖时期规定定员不得超过50人,到了哲宗时期,人数有所放开,但也不得超过100人。

并且监军宦官本来就是临时性的职务,随着军队出征而设置,在非战时,州县有都监、走马承受、兵马都钤辖等地方系统的监军。也就是说,仗一打完,宦官就自动失去了监督军队的权力(童贯是唯一的例外),从权力上看,没有军权的太监无法成为像唐朝那样的太监。

除了皇帝给予太监的权力有限,对太监更重要的制约来自文官层面,也就是“宰相之权重”。

宋朝重用文官,文官也无时无刻不在使用自己的权力,除了对武官进行压制,狄青这样的名将也免不了被文官群起围攻,文官集团也不会放过宦官,对宦官的弹劾

宰相领导文官集团,他们有权过问内廷的事务,其中包括了宦官的任用和升迁。

比如宰相吕夷简就以退为进,使得宦官主动请求不再出任监军。

这事发生在黄德和临阵脱逃之后,仁宗向吕夷简征求是否需要取消宦官监军,吕夷简回答:不用取消,只要再加一条,一旦监军宦官出现问题,宦官首领与其同罪。第二天,宦官首领主动请求取消宦官监军。

(夷简)对之曰:愿诏都知、押班保举,有不职,与同罪。仁宗从之。翌日,都知叩头乞罢诸监军。士大夫嘉公有谋。

文官有干涉宦官任用的权力,宦官却没有干预大臣任用的能力,这样的较量,宦官当然斗不过文官,宋人对此作过总结:

“我朝所以无内朝之患,以外朝之除拜,在内不得而知,内庭之请谒,在外可得而知之也。”

所以即使李宪曾屡立战功并曾出任宣庆使,也有把柄被文官抓住,不断遭到文官弹劾,并且被接连贬职,甚至哲宗要送他个右武卫上将军的荣誉称号让他致仕,还是被中书舍人孙升谏阻,而收回成命,李宪最终只得终老于贬所。

再看看童贯。

童贯虽然一度很风光,风头超过了李宪,并且长期领军,但在宋朝各方面制度的制约之下,也只是一场镜花水月。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童贯的命运就是被夺走军权,接连贬职,最后被监察御史张澄奉诏在他发配途中诛杀。

从以上看来,宋朝任用宦官监军也是和唐朝一样,是出于对宦官的信任,相比用文官监军,宦官更容易掌控同时也忠于皇帝。

从结果来看,宦官监军也是有利有弊,派到军队的宦官是皇权的代表,却无法形成自己的势力,因为国家的制度和掌权的文人始终压制着他们。

宋朝宦官能做的,只是在皇帝允许的范围内,做自己份内的事,要是想向唐朝宦官学习,那是绝无可能的事,在制约宦官这件事上,宋朝在历史上的朝代里,做得还算比较成功。

标签: 宋朝

更多文章

  • 古代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后

    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太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太后作为皇帝的老妈,太后主要负责什么事情?太后平时没有做事,又是怎么打发时间的?第一,就是太后的野心比较厉害,联合大臣干预朝政,进而控制朝廷的实权。我们知道几乎每个朝代都是规定后宫不得干政的。但是太后一般如果想干涉的话很简单,就说皇帝年幼,无法

  • 历史上第一次“清君侧”发生在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君侧

    所谓的“清君侧”是指清除皇帝身边的亲信或者奸臣,《公羊传·定公十三年》有云:“此逐君侧之恶人。”而唐·李商隐更是在《有感》一诗种写到:“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历史上第一次&

  •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实行藩封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

    藩封是古代封建社会下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分封的地面称藩国。“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朝之前,历史上有过几次分封诸王的行动,而影响比较大的,首先就是汉初的郡国并行,最后导致了七国之乱;其次就是西晋的分封,最终导致了八王之乱;然后就是元朝的诸王出镇制,这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41个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很多,前后一共竟然有接近41个,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41个又分别是那41个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了,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成康之治;宣王中兴;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

  • 仁宣之治是哪个皇帝 仁宣之治持续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仁宣之治

    这些问题也都还是比较好理解,比较好找到答案的,如果不知道的也不要紧,小编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分析分析介绍介绍,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看看。1、仁宣之治是哪个皇帝仁宣之治局面的出现并不是一位皇帝哦,是有两位了,分别是: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仁宣之治又叫这个仁宣盛世、仁宣致治,是明朝初年的三大盛世之一,在

  • 云顶天宫张起灵为什么在棺材里 棺材主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起灵

    《云顶天宫》的故事相信各位书粉还是非常期待的,在小说里也属于最精彩的一段冒险。只是剧版有太多槽点,评分更是创下新低,所以很多网友看了几集就弃剧了。《云顶天宫》结局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裘德考一直想要进入青铜门,结果刚进去人就灰飞烟灭了。看到有朋友问,说为什么张起灵会在棺材里?其实棺材里的并不是小

  • 北周“六官”制度历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六官

    六官指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这六府机构。西魏大丞相宇文泰接受苏绰、卢辩的建议,于恭帝三年(556)开始仿照《周礼》官制,实行带有复古色彩的六官制度,藉以取得中原地区汉族大地主的拥护和归向。次年北周代魏,宇文泰子宇文觉(孝闵帝)即位后继续行用,直到隋文帝杨坚代周称帝,开皇元年(581)恢复

  • 乾隆帝在位时期清朝有多强大 乾隆帝在位时期人口和版图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帝

    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乾隆时期清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乾隆以自己的贡献自称自己是十全老人,乾隆时期的清朝到底有多强大?清朝时期的人口有多少人?当时清朝的版图到底有多少?第一、乾隆时期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历史记录在清朝以前的所有朝代,在史书上的记载中,人数最多的时期大概也就是七千万人。当然了,很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深圳叫什么 五十年代深圳照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深圳

    如今的深圳是什么样子的?我们都很清楚,一座超级繁华的大都市。而大家有没有想过,原来的深圳是什么样子的呢?想要了解深圳以前是什么样子,那我们就要看看70年代的深圳,尤其是五六十年代时候的样子。因为那个时候的深圳,才是最原汁原味的甚至。在这一年代,没有外界特别政策的加持,只有其自身顽强成长的痕迹。今天回

  • 南北朝与五代十国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北朝,五代十国,区别,如何,五代十国,南北朝,进行,区分,

    如何将五代十国跟南北朝进行区分,其实区分起来还是很简单的。通过两个时代的时间跨度来看,五代十国的时间会比较短一点,差不多也就五六十年的样子。而南北朝就要时间长一些了,从420年到589年,有着170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具体有哪些皇朝和国家,这个没有巧,只能死记硬背了,这里就不多说了。先要加深对五代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