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宁都会议背景 宁都会议内容

宁都会议背景 宁都会议内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7 更新时间:2024/1/22 10:28:19

1932年7月,中共正面临蒋介石发动的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但前后方的领导人出现了意见分歧,宁都会议就是在这一时候召开的。宁都会议的内容就是对中共的军事行动计划进行讨论。

宁都会议背景

1932年7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中央红军奉命从漳州千里回师北上。8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在兴国开会,讨论红军行动计划。会议采纳周恩来的意见,决定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会议还决定,前方组成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稼祥4人“军事最高会议”,由周恩来任主席,负责解决一切行动与作战总计划;后方则分工做地方群众工作,以积极配合前方军事行动。但是,后方中央局与前方领导人对打不打南城问题发生分歧。中央局不满意前方领导人决定不攻南城,而改在南城、南丰、宜黄之间分兵筹款的主张,要求按临时中央给予指示,将红军主力绕到乐安、宜黄等地迎敌,并进而威胁和夺取吉安、抚州等中心城市。9月23日和25日,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两次联名致电中央局,一再说明:在现有条件下,攻城打增援部队是无把握的;主张“赤化北面地区,逼近宜、乐、南丰,变动敌情,争取有利于决战以消灭敌人的条件。”25日,中央局复电不同意,要求红军主力“积极的出击敌军”。26日,周、毛、朱、王再电中央局,说明中央局的计划不能执行。同日,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毛泽东发出了《在敌人尚未大举进攻前部队向北工作一时期的训令》。训令对敌人第四次“围剿”的策略,红军的战略任务以及未来决战战场的预定和战备工作做了部署。但是,中央局认为训令违背临时中央的进攻中心城市与敌主力决战的“积极进攻路线”,是“离开了原则”的“极危险的布置。”并“决定暂时停止行动,立即在前方开中央局全体会议”。

前方的周、毛、朱、王从实际出发,于25日、26日和30日,3次致电后方中央局,提议在宁都召开苏区中央局会议,讨论当前重大问题与对作战行动的意见。30日的报告明确提出:在前方开中央局全体会议,4天后可开成,军事行动计划亦将在这一会中决定。

宁都会议内容

会上,“左”倾领导人批评了毛泽东“认为早应北上,过去七个月都错误了之不正确观点”,以及“乐(安)宜(黄)战役后,又重犯了分兵筹款错误”等,指责毛泽东对“夺取中心城市”方针,“消极怠工”,是“纯粹防御路线”,并且把在历次反“围剿”中行之有效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也指责为“以准备为中心”,“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同时,把毛泽东抵制“左”倾错误的正确意见,斥责为“不尊重党的领导”,组织观念不强等。

会议在“左”倾思想占上风的情况下,通过了“左”的军事行动方针,要求红军在敌军合围未成之前,主动出击,以夺取中心城市,争取江西首先胜利。会议还错误地决定取消前线最高军事会议制度,并无视周恩来提议,“坚持要毛同志在前方助理,或由毛同志负主持战争责任”的意见,不顾王稼祥、朱德的反对,最后以所谓“批准毛同志暂时请病假,必要时到前方”为由,排挤毛泽东对红军的领导。会后,“左”倾领导者调毛泽东专做政府工作,于10月26日又撤销了他的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而由周恩来兼任。

临时中央11月发出《关于军事路线给苏区中央局的指示》,把毛泽东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中形成的积极防御战略,歪曲为“纯粹防御路线”,并加以批判;对执行这一路线的干部加以打击和排挤;而且又否定中革军委通令中调毛泽东回后方“中央政府主持一切工作”的决定,剥夺了他的工作权利。

标签: 宁都会议

更多文章

  • 西藏宗喀巴的宗教改革介绍 宗喀巴怎么去世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宗喀巴

    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宗喀巴十分著名的原因除了他对佛法的钻研以及德行出众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宗喀巴的宗教改革。当时他生活的那个年代西藏地区的佛教受到了政治的影响,很多佛教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处于崩溃的边缘,佛教的各个流派一片混乱。面对这种情况宗喀巴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且创立了纯粹的

  • 永乐盛世的背景 永乐盛世和康乾盛世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背景出现于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被称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的永乐盛世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历史学家认定其盛况远远超过了之后出现的康乾盛世。那么如此繁荣的永乐盛世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永乐盛世背景到底是什么?明成祖画像永乐盛世背景可以分作四个方面。首先,从政治层面来讲,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建立了

  • 韦后之乱的经过是怎样的 韦后之乱的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韦后之乱

    韦后之乱经过中宗时期,韦氏专权,一心想效仿武则天当女皇。勾结武三思,迫害忠良,任人唯亲,大肆修建庙宇,挥霍无度。那么韦后之乱经过怎样的呢?韦后剧照中宗即位之前被流放房州,受尽苦难。即位后,韦后与中宗享受了真正天子的生活,到处游玩,大肆奢侈,而此时天灾连年不断,边患不定,百姓死伤无数,使得朝政更加腐败

  • 韦后之乱和太平公主之乱的异同之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韦后之乱

    韦后之乱简介韦后,原名韦香儿,是中宗李显的皇后。中宗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武则天废黜,流放房州。韦后一直跟随中宗左右,受了很多苦。后来神龙革命复辟成功,中宗复位,对韦后非常信任,甚至达到了纵容的地步。那么在历史上韦后之乱简介是怎样记载的呢?韦后剧照公元705年,中宗李显复立为帝。中宗为感念韦后在流放期间的

  • 唐隆政变的背景怎么样 唐隆政变的经过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背景唐隆政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710年,也就是唐隆年间,是由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为首而发起的政变。那么唐隆政变的背景是什么呢?李隆基剧照时年,中宗李显当朝,但他昏庸无能,皇后韦氏独霸政权。此前李显被流放时,跟妻子韦氏受了很多苦,后来经过神龙革命复辟,李显感念妻子在落魄时的不离不弃,对于

  • 唐隆政变是谁发动的 唐隆政变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到底是谁发动的唐隆政变指的是发生在唐朝唐隆元年的一场军事政变,在这场军事政变中权倾一时的韦后集团被彻底的清扫干净,唐隆政变之后相王李旦登基做了皇帝,并且将自己的儿子李隆基立为太子。唐隆政变是谁发动的?唐隆政变是由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联合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共同发动的,唐隆政变的这一天是公元710

  • 汉武帝币制改革背景 如何评价汉武帝币制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币制改革

    汉武帝币制改革的背景汉武帝币制改革的背景中,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是重要的一面。汉武帝为了平定四方,与周边的少数民族发生多次战争。与北边的匈奴发生战争,耗费大量的金钱训练骑兵,与南方的百越发生战争,需要耗费巨资迁移中原百姓到东南地区守边。军费的大量支出使得汉朝国库空虚,而民间的大商人、大地主却有着大量

  • 满洲里界约的主要内容 满洲里界约是谁签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满洲里界约

    满洲里界约主要内容是什么满洲里界约又称为《齐齐哈尔协议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签订双方分别为大清朝和沙皇俄国,签订时间为1911年12月20日,当时正值清朝政权大厦将倾的危机之时,沙皇俄国利用了这个时机,都没有让清政府最后盖章就视为双方完全了结,成了定案。满洲里界约勘定图满洲里界

  • 满洲里界约签订的背景 满洲里界约赔款是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满洲里界约

    满洲里界约签订背景满洲里界约,是清朝政府同沙俄政府于1911年12月20日签订的,关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与俄罗斯毗连的地区边界的勘定条约。满洲里界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签订的最后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为此失去了数百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这是清朝政府的耻辱。满洲里界约边界图满洲里界约签订背景,和众多清

  •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退还?对留学生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为什么会退还庚子赔款是指的清政府与众列强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对诸列强在义和团运动以及与清政府交战中造成的损失的赔偿,因为这些损失发生在1900年庚子年,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庚子赔款。庚子赔款使得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来庚子赔款被诸列强退还超出列强损失的部分,那么庚子赔款为什么会退